我们经常在育儿文章中看到“共情”一词。当孩子情绪来袭时,不是急于安抚、制止哭泣,而是“共情”,才最能帮助我们缓和局面,同时呵护孩子的内心世界。
共情能在大部分日常沟通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懂得共情的父母,更容易走进孩子内心;懂得共情的孩子,未来的人际沟通中也会显示出更高情商,更受欢迎。而缺乏“共情”能力的孩子,将会长成一个“情绪化”或者“巨婴”式的大人。所以,“共情”这个词近两年有点火,对于我们这一代小时候散养长大的新手爸妈来说,这个词简直是开天辟地般的存在,所以也在各路育儿理念list里也被置于了相当高的地位。
但问题又来了——你真的会共情吗?
小鲁曾看到过这么一个案例。怀上二胎8个月的果果妈去一家酒店办事。碰到一家奶奶、妈妈带着一个大概4,5岁的男孩跟果果妈一起进的电梯。男孩子很皮,到处跑,妈妈忙着去酒店前台处理什么问题,出了电梯就走开了。果果妈提醒奶奶让男孩儿回来,不要奔跑,酒店人多容易发生意外。奶奶的态度是不以为然,别人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当时,果果妈跟孩子之间的距离,大概也就是4-5米,走到酒店门口,孩子自己就冲向了旋转门,进去一半又往回跳着玩儿,果果妈眼看着旋转门要挤到孩子,迅速跑过去,不敢盲目拽孩子,只能把自己的胳膊伸进旋转门,挡住了旋转门的速度。但是孩子的腹部,果果妈的两只手臂依然被挤压了第一次,旋转门回弹,果果妈迅速往外拽孩子,并喊保安关闭电动旋转门,但是孩子吓懵了,使了反力,于是果果妈的手臂跟孩子的腿,又被挤压了第二次。拖出来孩子之后,果果妈立刻放平孩子,跪着检查他的腹部跟腿,并要求酒店医务室过来人。
孩子恐惧的大哭大闹,孩子妈妈不见踪影,奶奶不停的在旁边说:让你淘,好了吧,挤死你,我怎么有你这么个祖宗……孩子很明显吓懵了。果果妈不停地告诉孩子:“没事儿了,已经过去了,不怕,阿姨给你检查,阿姨轻轻按,哪里不舒服马上告诉阿姨。奶奶是因为吓坏了,在发泄她的恐惧,你不要担心,现在先告诉阿姨哪里不舒服,咱们以后就知道旋转门危险了,以后一定要注意,不在这里玩儿。”孩子突然投进果果妈怀里,死扒着她狂哭,初步判断孩子没有内伤后,她就抱着孩子让他宣泄,告诉他:“哭出来吧,你被吓坏了,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知道危险,以后注意就好了。”孩子情绪慢慢平复,可是他的奶奶还在喋喋不休,孩子妈妈来了之后,更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攻击了酒店,孩子又再次爆哭。
共情,是平复孩子情绪与受到伤害的第一要务,而不是抱怨,更不是事后的攻击,无论是对孩子攻击,还是对社会的攻击,都不会对孩子的教养有正面的意义。那个孩子,明显的依恋果果妈作为一个外人的怀抱,都不愿意去找奶奶跟妈妈,为什么?因为一个外人,愿意跟他共情,愿意体会他的恐惧,愿意抚平他的伤痛,愿意给他他当时亟需的安全感。所以,在“共情”这方面,这位妈妈和奶奶应该是做得有所欠缺的。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要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共情呢?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几个方面:
1、先会听再感受
我们要倾听的,不仅指听取孩子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包括观察孩子非语言的行为,如动作、表情、声音语音语调。进行倾听时,要有适当的言语和肢体反应,表示听了并且听懂了,比如点头、微笑、应答等。
孩子放学回家情绪不太好,我们可以先试探性问问孩子:妈妈看你今天心情好像不太好,你愿意跟妈妈说一下吗?
孩子可能会说:今天在学校,因为上课说话被老师批评了……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家长就开始数落孩子了:你怎么就不能让人省点心,上课不好好听课说话,被批评也活该……
所以你看到了吗?孩子都还没有说完,就被你打断了,估计也就不想说了吧?
但事实是上课时同桌总是跟他说话,他跟同桌说,下课再说吧。这一幕恰巧被老师看到,所以老师当众批评了他。
好的共情需要做到认真倾听。
还要注意,当孩子表达他的想法或者感受时,父母要多去接纳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总是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对于小孩子来说,他的感受只是感受,只是情绪的正常反应,未必能答不上来为什么。在情绪还未被疏导之前,你所问的为什么,只会给孩子带去压力。相反,给了孩子共情后,一般孩子会主动开口跟你说点什么。
2、共情不是告诉孩子“我理解你”而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理解他”
不要空洞地说“我理解你”、“我知道你的感受”,而要将问题细化,告诉孩子你知道他“今天打针没有哭,很勇敢”、他“被同学欺负一定觉得很委屈”等。
给孩子体验负面情绪的权利。当他特别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会有失望甚至愤怒的情绪,这是自然的;很多他想做到的事情没做到,感受到很受挫也是自然的。
孩子很生气,很愤怒,或者是想扔东西,我们就让他先发泄一下,让孩子去经历和体验这种负面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拍拍孩子的肩膀,一个拥抱,一个理解的眼神,给他无言的陪伴。
3、积极回应而未必是事事认同
共情的主要目的是能感受和了解孩子的想法,尤其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了解他,愿意认真倾听他,而不是事事都要赞同、满足孩子的所有想法,得要有规矩。所以,表达共情与坚持规则并不矛盾,只是一个执行先后顺序的问题。先共情,再遵循规则,解决问题。
4、反应不要过于强烈,也不要过于冷淡
孩子向父母描述一些事情或感受时,父母的回应要有度,既不能反应过度,给孩子带来较大压力和心理负担,也不能过于轻描淡写,似乎那是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
在“共情”方面,你和孩子有怎样的互动和疑惑呢?欢迎给小鲁留言,说出你的故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