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父母也跟着读书!”这不是一句戏言,而是普遍现状:孩子写作业需要家长盯,孩子复习也需要家长陪!那孩子到底在为谁读书?这成为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共同的困惑。
(一)
我的堂哥,也跟我提起这个头疼问题。
堂哥很头疼,一天上班累得够呛,回家还得继续在孩子身上花精力,并且常常是气得不打一处来:拨一拨,动一冬,哪怕明天要考试,只有爸妈不给压力,孩子从来不会多读一页书,多写一个字!该拿他如何是好?
其实,在生活和工作中,推动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的,或者是任由我们不去做一件事情的,不是我们的性格,而是习惯!孩子的习惯就像是走路,如果选择了一条道路,他就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做事情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
这就是理论界被定义的“路径依赖”,由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提出,他用这个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规律,并因此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自此之后,“路径依赖”广泛地被人所知,人们发现生活中的很多情况,其实都可以用路径依赖来解释。
比如孩子做作业这件事,因为有一开始父母陪他做作业的行为,逐渐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给孩子一种错觉,让他骨子里面以为做作业也是父母的责任。所以父母不陪,他就不做!
如今,父母的苦恼正产生于路径依赖的负面效果:孩子无法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孩子懒于思考,孩子有困难第一时间求助父母。长以此往,孩子的成长进步将受到严重影响。
(二)
教育专家尹建莉关于孩子做作业这个问题,明确提出:“陪孩子写作业,不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是瓦解孩子的好习惯,是对孩子自制能力的日渐消磨。”同为人母,她自己也经历过孩子写作业磨蹭的阶段,与孩子“斗争一回”,最后大胜而归。
圆圆是尹建莉老师的女儿,在刚开始上学的一段时间,对写作业充满了新鲜感,回家第一时间先是写作业。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失去了热情,回家之后先吃东西、玩耍、看电视,一直磨蹭着不去写作业。一连好几天,都是在爸妈的提醒之后才去写作业的。
这个时候,其实是父母父母拉开差距的分水岭。很多父母看不下去,怕孩子不好好做作业,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亲自上阵监督,这就开启了“陪孩子写作业”的模式。
但是,尹建莉老师的做法却不一样,夫妻俩商量之后,决定连提醒都省了,装作完全忘掉女儿写作业这回事,只忙乎自己的事情,每天任凭她玩够了再去写作业。
很快,圆圆就把自己给搞乱了。直到有一天放学回家后,吃东西、看电视、玩玩具……晚上要睡觉了,她才想起来今天的作业没做,这才急得哭起来。其实,尹建莉老师早就急得发狂,只是没有表现出来,为了让孩子长记性,按捺住不去提醒孩子。
看到孩子着急,她才装作同样着急的神情:“是吗?你今天没写作业啊?”然后给了孩子三个解决问题的方案:1、晚点睡,现在去写作业。2、明天早起,写作业。3、不想写,自己跟老师去说明。
女儿自然是希望把今天的事儿做完,于是无可奈何地下床,掏出作业本自己写作业去。尹建莉老师则熄灯假装睡觉,听着女儿的动静,直到几十分钟之后,女儿收拾书包去睡了,她才放下心来,第二天也不再重提这事。
有过这次经历之后,圆圆一回家就主动先写作业,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可能有些父母会提出有异议:因为那是圆圆,那是教育专家的女儿,她要学,所以有过教训之后就会自主学习!但是我们家的孩子,无论怎么使劲,他都不爱去学!
关于这一点,诺妈想说的是:引用尹建莉老师家的例子,只是希望给各位爸爸妈妈一个思路,一个建议。孩子思维的成型,不在朝夕之间,而在点滴积累中。如果您也用同样的方式,您的孩子依然不见进取,那么爸爸妈妈们应该思考的是:孩子从小到大,是不是对他所有的事儿干涉过多?包办过多呢?事事依赖父母的思想从生活中延展到了学习中呢?
(三)
路径依赖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基本思维模式,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一个人以后的人生道路。而这种模式的基础,早在童年时期就奠定了。要想路径依赖的负面效应不发生,那么应该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找准方向。
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句非常发人省醒的话:“教育其实就是培养习惯。”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习惯,决定了他有什么样的人生。
美国学者特尔曼,从1928年起对1500名儿童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天才”儿童平均年龄为7岁,平均智商为130。这些孩子成年以后,特尔曼又对其中最有成就的20%和没有什么成就的20%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他们成年之后之所以产生明显差异,其主要原因就是前者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劲的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而后者缺乏这些优秀的品质。这就是路径依赖的力量。
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父母就有必要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改掉不良的习惯。
(家有男宝,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诺妈家有男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