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萌宝变得有点无理取闹了:
出门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去开门,不然就要闹情绪;
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睡外面,要枕头,半夜想来,发现在床里面,就哭闹“我要睡外面嘛,我要睡外面嘛”;
穿马甲,一定要自己扣扣子,否则就情绪崩溃......
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妈妈群里同期的小孩也差不多有同样的状况,大家都在感叹“Trouble Two”,真是考验当妈的耐心!
虽然这个阶段宝宝“作”得厉害,但这也是好事一件,证明宝宝又向成长迈进了一大步。这一切的“作”,都不过是秩序敏感期到了而已。
蒙特梭利说过:秩序敏感期从孩子出生开始,并且一直持续到6岁左右,在孩子的九大敏感期中,秩序感是第一位的,它影响着孩子一生的行为和习惯。所以爸爸妈妈千万别把这当成“无理取闹”!。
那么什么是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心理成长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对秩序非常敏感,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人物的呈现、物品的所有权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一旦这种秩序受到挑战,孩子就会表现出极端的不安、焦虑,甚至极端的反应,有种“处女座”变异的既视感。
孩子秩序敏感期的几大重要表现
处在“秩序敏感期”孩子,面对“场所、位置、空间、时间、顺序、所有权、习惯”等秩序,有着极度苛刻的要求!比如:不穿的鞋子就应该放在那里、这件事只能妈妈来做、回家只能乘左手边的电梯等。
一般说来,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呈现螺旋式上升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了秩序的破坏而哭闹,秩序一旦恢复就会安静下来;
第二个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说不,自我意识开始萌芽;
第三个阶段,为了维护秩序而执拗,一切要重来。
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
虽然这些行为在我们看来有些无理取闹,但这对孩子来说却至关重要。秩序感得到满足的孩子,安全感也会十分强大,反之孩子则时常会感到焦虑不安,影响心理健康。
经过调查:秩序敏感期是为孩子智力打造基础的最好时机。孩子对秩序的敏感,能初步的帮助他进行思考和逻辑因果的推演。
在这一时期孩子如果能够获得良好的秩序感,并且拥有好的秩序环境。在这之后会顺利地形成对比、分类、序列等具体的思维形式。
如何化解孩子的“任性”行为呢?
1、接纳孩子
首先父母应该正确认识孩子的秩序敏感期,不要随便就给孩子贴上“无理取闹”“不听话”的标签。
秩序敏感期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这一切的“作”都不是孩子的本意,我们需要用耐心去理解孩子、接纳孩子。
2、尽量满足需求
这个阶段宝宝都是异常执拗的,所以爸爸妈妈别试图跟孩子讲道理,这时候只要顺着孩子就行了,当然前提是不触碰原则。
宝宝喜欢自己开门,那就等他去开吧;宝宝喜欢按电梯,那就等他自己再重新按一次吧;宝宝就要用指定的盆洗澡,那就用吧……
总之,尊重宝宝的秩序,是最有效的办法。但对于一些不能妥协的原则性问题,则不能放任宝宝去触碰,父母可以用转移注意力、寻找替换目标等变通的方式来处理。
3、尊重孩子对于物权的执着
如果孩子不愿意,不要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或物品,更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小气”的标签。你这是和孩子现阶段的天性在较劲,只能伤了孩子对你的信任,伤了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可以让孩子学会交换、轮流玩的方法来缓解孩子对物权的执着。
4、创造有秩序的环境
生活中可以给宝宝创造一个更有规律的生活环境,注意物品的分类归置,也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养成这样的习惯,最常见的做法就是通过“整理玩具”来实现。
整理玩具的过程能让宝宝参与到建立秩序感中来,也能训练动手能力,建议妈妈提供环境支持,准备一些分类存储的工具。
比如:玩具类的话,准备一个专门的玩具收纳架或者收纳箱,并且可以告诉宝宝:现在要让小积木、小玩偶们回到自己家里去了,宝宝帮帮它们吧。
书籍类的话,可以准备一个小书架,让宝宝每次看完绘本之后都放回原位,方便下次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