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们,正在悄悄地毁掉我们的下一代

作者:喵姐早教说 04-12阅读:1014次

关注喵姐早教说从此育儿好轻松

要不是下班看了一眼同事的手机,都不知道抖音火到连小孩子都在玩!


还真没错,打开抖音,三四岁的小孩子都在手机屏幕前摆着各种姿势,学习着今年最流行的舞蹈:Madu Dan Racun、下个路口见;小短剧:容嬷嬷小黑屋进行曲;各种手势舞:忍者棒棒舞、心愿便利贴、师傅我坚持不住了;还有找各种搞笑小视频,真是多才多艺,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上热搜也比比皆是,几乎和王者荣耀一样都快成小孩子们的天下了。

小孩子玩抖音/快手这件事你怎么看?

坦白讲,我很焦虑


01

因为未成年的孩子会模仿

这是抖音上特别火的一个视频,把奔驰的车标拆下来装装各种食物。

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人这么干了!来自江西的25岁青年小郭,看到别人在抖音上拍摄的偷盗奔驰车标的视频,短时间内就能获得数十万点赞。


于是效仿,在住处附近一边偷车标一边录制视频上传抖音。


大人都会去争相模仿,何况还不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呢?


现在网络太“发达”,孩子们不会分辨网络上一些不良以及负面的信息,可能会抱着一种:“哇,好时尚,这就是我想要的潮流。”或者“我们班同学这样好酷”的一种心态,开始凑热闹,其实每个孩子本心都善良,但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久而久之,社会风气就开始“传染”,孩子会被同化。


除了展示才艺,更多人在抖音上展示的是“颜值”。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过早享受到因外表带来的巨大关注和收益,很难说得上是一件好事。

这很容易给未成年人造成幻象:长得漂亮好看就行!


小孩子有时分不清好坏,在网络上如潮的点赞、关注中,他们容易迷失自己,过分关注外貌从而被局限住,失去了看广袤世界的机会。

王菲和李亚鹏的小女儿李嫣曾经当了几天知名”美妆博主”,上传了自己多段教学视频,一会教大家如何自拍,又教大家如何化妆,还小大人般自称李老师,在网络上风生水起,短短几天就收获了一堆粉丝。


可爸爸李亚鹏觉得女儿年纪尚小,还不适合面对社会。就与李嫣商量之后关闭了她的公众账号,并发布微博:


“昨天被嫣儿刷屏,一面欣慰于她的笑容可爱,一面自责于我的管理疏漏,毕竟这个年龄还不适合面对社会。成长的道路还很长,在和她商榷之后,封闭了公共账号。谢谢关爱和点赞的朋友们,爸比其实也看了好几遍”。

当时李嫣是一个才9岁的孩子,但你会发现她拥有很多成人化的行为。好在爸爸李亚鹏及时叫停。

小孩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但是在孩子的阶段,他们还有很多东西还没有理解、认识,如果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把小孩当成大人,赋予他太多社会责任,这样反而不利于小孩的成长。

02

因为误导孩子的价值观

在IOS应用商店,抖音和快手的评级都是17+


这是什么概念?


很明显,这两个应用的使用年纪应当是17岁以上。


虽然现在网络监管的力度很大,但是一些隐性的软暴力甚至软色情的内容藏在一些角落里,静悄悄地潜移默化着人的价值观。


比如现在被痛批的“早孕妈妈”,这些还没有成年的,年仅15-16岁的孩子们在网络平台上“秀恩爱”“晒娃”来博关注。


令人震惊的是,这并不是个例,甚至00后引以为豪,纷纷效仿,成了一种风潮。

而这个年纪本来是美好的年纪,应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实现理想的时候,而这些网红却在镜头前告诉他们“读书没有用”“上学很无聊”“人生应该随心所欲”……在十几岁的年纪放弃学业,抱着孩子就能顺带把钱挣了,这在更多三观未成形的00后看来,简直就是人生赢家的真实写照了。


很多孩子会被误导!以为这些落后的,甚至违反婚姻法的早婚早恋,早孕行为是“美好的”。


这简直太可怕了!她们自己本身还是个孩子啊,这样又怎么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03

网络暴力的侵害无法想象


一些孩子拍摄的搞笑视频下面,可看到弹幕评论全是大人的恶意中伤调侃,只有少数在说不该给小孩造成伤害,然而有一些评论,入眼的就是:你真丑!甚至有人发私信给他们,骂他们像猪等等,语言污秽不堪入目!


网络上鱼龙混杂,有很多充满负能量的人会对你冷嘲热讽,甚至是出言不逊侮辱谩骂。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负面的评论,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坏的影响,尤其是那些特别在意别人评价的孩子,会沉浸在这种负面情绪里走不出来,会颠覆自己的自信,认为自己是不是真的像别人口中说的那样差劲……网络暴力带来的伤害真的可以摧毁一切。


04

手机不是父母哄孩子的玩具

成年人总愿意将过错推卸给他人,孩子沉迷抖音,就是小孩和抖音的错?

这明显是家长监管缺位的问题,小孩是未成年人,他们还不能为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任,他们的行为应该受到大人和父母的监管。

可是有的父母为了自己能清净一会儿,清闲一会儿,就把手机丢给孩子,让手机代替父母陪伴孩子,然后就索性不管了。


于是孩子无师自通地玩起了王者荣耀,玩起了抖音段视频,谁也不知道孩子在网络上接触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然后出了问题就来怪孩子和网络平台。

你说怪谁?

当初如果孩子要你陪他玩你不把手机扔给他让他自己玩,如果他哭闹无聊磨人的时候,你能放下手里的工作陪他一会,如果你耐心一点对他正确引导,孩子又怎么会沉迷网络游戏或抖音呢?


05

不断升高的阈值,用笑声代替思考

除了美女、小孩、动物之外,抖音上最多的应该就是恶作剧了。这些恶作剧有整人的、有吓人的,有对家人使用的,也有对陌生人使用的。

抖音上最出名的恶作剧,就是“透明胶带”恶作剧。视频的制作者在门框贴上透明胶带,然后在一旁支起手机等人走进房间,开门进来的人会因为看不见胶带而被胶带牵绊住。这类视频最后几乎都以被整的人摔倒、展现出气不打一处来的表情而结束。

这个恶作剧不光针对成人,很多孩子也被当成大人玩乐的对象。


很多父母还会用各种方法捉弄天真懵懂的孩子,比如,故意用孩子害怕的东西吓哭他,给男孩子穿女孩子的衣服,经常和孩子说不要他了要把他丢掉……看着孩子“可爱”的反应,成为一种生活恶趣味。


整人捉弄人,本来就是一种恶趣味,而不是幽默感。

这种在短时间内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获得欢愉的方式,如果没有更刺激的画面和更挑逗的情绪,不能让我们更轻松更爽,根本看不下去。


阈值在不停的提高,你就越来越不想思考。

抖音的算法会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每天给你推送喜欢的内容。技术让人越来越懒地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你会不费力气地沉迷在里面。


并且这类应用刺激的是你的神经,而不是你的大脑。极力献媚取悦的影像、煽动的音乐、声泪俱下、说学逗唱娱乐方式,让你不需要思考却有深刻的印象。

我们就在这娱乐的温水里煮着、炖着,一点一点地失去思考能力。慢慢地我们发现,似乎有什么不对劲,也不愿意去想清楚了。


大人且难以抵挡的上瘾机制,何况孩子?


当孩子遇上高刺激阈值,他们不再阅读、思考和学习。抖音正在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专注力和思考力。

06

奶嘴娱乐的圈套

阈值不断升高,人却逐渐丧失思考能力,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就不得不提起“奶头乐”理论。


全球化会加剧贫富差距,会使财富集中在全球20%的人手上,而另外80%的人被边缘化。

那么,如何化解这80%的人和20%精英之间的冲突?如何消解这80%人口的多余精力和不满情绪,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布热津斯基表示,谁也没有能力改变未来的“二八现象”,解除“边缘人”的精力与不满情绪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推出一个全新的战略“tittytainment”,即在80%人的嘴中塞一个“奶嘴”。


“奶嘴”的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发泄性娱乐,比如开放色情行业、鼓励暴力网络游戏、鼓动口水战;


一种是满足性游戏,比如拍摄大量的肥皂剧和偶像剧,大量报道明星丑闻,播放很多真人秀等大众娱乐节目。


通过把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及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产品堆满人们的生活,最终达到目的:占用人们大量时间,让其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思考的能力。


这样看来,抖音也好,快手也好,就是典型的“奶头乐”经济。那些把抖音玩坏的大人,不但自己要“奶头乐”,还要继续让自己的下一代玩下去。


更别提那些潜在的危险了!


抖音上的视频,有些看上去有趣,感觉比较简单,可以模仿,但是实际上模仿存在风险。

关于抖音上危险动作之前我们写过一篇,感兴趣的可以戳:传送门《抖音上这些动作很危险,偏偏爸爸们都爱做》。



我们承认,带孩子的过程很辛苦,很累。不光是身体上的疲惫,还有精神上的疲劳。这个时候有一个应用能够让你轻松一会儿,欢乐一下,暂时回复一下血槽,这很正常,也合乎情理。


但是沉迷在泛娱乐化的内容里,让感官体验开始凌驾于逻辑思考之上,人的思想一旦被侵蚀,和毒品又有什么区别呢?

借用专栏作家韩松的一段话来结尾:


“看和被看里,都是无尽的无聊、乏味和空虚,这种大面积的、长时间的无聊和乏味,让我毛骨悚然……不给文明增量,也不给经济增量,只是用互相消费来挨过暗淡时光。”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1岁半男童半张脸缝了100多针,家长千万要警惕!

阅读能力强的孩子,未来不会太差

黄圣依:你说你爱孩子,不陪伴的爱算吗?

孩子闹情绪时,做个会帮孩子剥离情绪的妈妈

应对孩子打人和挨打的实用方法,就藏在这些绘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