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清楚这四个问题,不再纠结孩子的课外班~

作者:央视少儿 04-20阅读:4214次

小编身边很多家长都或多或少地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有焦虑感。

除了在校学习,孩子要不要上课外兴趣班或补习班?

有的家长给孩子一周七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音乐、数学、围棋、书法、外教英语……

也有家长坚持不给孩子报班的,认为课外班对应的是应试教育体系,孩子的大量时间和家长的大把金钱花出去,剥夺了本该快乐玩耍的童年时光。

更多的家长,大概是对课后班又爱又恨:既心疼孩子辗转于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的辛苦;又担心如果不报课外班,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落后。

到底报不报补习班? 报多少合适? 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在很多人认为更为快乐教育的国外,大多数中产及以上家庭的孩子,也是有课后兴趣班的。

比如日本,孩子们每天课后,大量的时间会在学校参加社团活动——其实就是兴趣课程。在美国,不但课余特长培训极其丰富,而且擅长搞全美排名,网球、游泳、钢琴……越好的私立学校越重视培养孩子的特长,越好的高校越喜欢招收有特长的孩子。在欧洲,孩子不学个音乐美术或是别的什么艺术类或体育类兴趣,几乎就是异类。

换句话说,教育竞争在国外同样存在。但是,在一个家庭里,假如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变成了孩子受累、全家疲于奔命的一件事,一定是家长的心态和选择出了问题。

01

课外班报还是不报?

家长要做出适合自己孩子的选择,课外班不在量,更应该注重质量。不盲从,要有选择性,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其发展的班,千万不要跟风报太多,要适度。

02

课外班该怎么选?怎么报?

找到一个孩子喜欢的,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并且要合理搭配这些课外班,比如跆拳道,乐器这些兴趣类的,搭配一个学术类的如英语、数学,报班不在有多少,而是要对路,在报班时候,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控制数量,把握质量

好多孩子都是三分钟热度,看着新鲜所以就想去学,孩子想学习家长肯定会同意,所以造成了好多孩子上一段时间以后就对这个课失去了兴趣,不去学了,既浪费金钱又浪费精力,所以在给孩子报班的时候要思考清楚这个课程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孩子是不是真心想学,在日常生活中,要观察孩子的特长,不能明明是科比的料,却当成朗朗来培养。

03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有的家长只在乎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完整地演奏出一首曲子,能不能解开一道数学题,能不能画出一幅油画,而忽视了孩子在学习这些的过程。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身体各个器官在不断相互协调。比如学习钢琴,耳、手还有大脑,都在不断协调,在这些器官的配合下,最终才能弹出一首完整的曲子。

在解开一道道烧脑的奥数题的时候,孩子的思考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最后想出一个简单又快速的方法,父母可能看不到的这些,但是这些思考方式、身体协调能力可能对孩子的未来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04

别让课外班占满亲子时间

平时家长上班忙,孩子放学了没法去接孩子,把孩子送到课外班,可是到了周末明明可以好好陪陪孩子,和孩子多交流,但是却把孩子送去了课外补习班。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离不开亲情的,与父母在一起,是使他们心理发展正常的基础,如果忽视孩子心理以及亲情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等等。今后容易与子女在心理上产生隔阂,难以沟通。

一味地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容易使孩子疲劳、厌倦。今后他可能对什么都知道一点儿,但对哪个都不精。不如只选择一两项重点学,学会了再学其他项目。孩子如果在哪个项目上特别有潜力,就要多花时间重点培养。

课外班学习,重点是引导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想清楚了以上四点,假如家长做到对课外班的诉求是开阔眼界、享受快乐。请相信,愉快的过程,一定会慢慢在孩子身上结出美好的果实。

本文来自央视少儿,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