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星二代被捕,犯罪心理学家告诉你父母有效期只有6年

作者:择学堂 04-23阅读:1783次

前段时间,台湾女星狄莺在美国留学的儿子孙佐安,被同学举报入狱,因为他告诉朋友:“5月1号别来学校,因为我要进行枪击。”警方以涉嫌扬言恐怖袭击的罪名逮捕了他。



随后,警察在孙佐安的房间搜到了军用防弹背心、杀伤力强的弓箭、窒息设备和超过1600发子弹。


当地警长说,自己从业五十多年,从未见过一个18岁的青年拥有这么多武器。


有人发现,孙佐安的Facebook上有很多关于军用武器的记录。


被逮捕后,他辩解称他说要袭击学校不过是在开玩笑。


但警方并不买账。



他的母亲狄莺特意出面澄清,儿子的这些东西都只是“万圣节道具”,甚至指责媒体不该如此关注这样一件“小事”,儿子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但是警方在孙佐安住处找到了万圣节服装,和这些防弹背心完全不一样。


目前,等待他的,仍然是法律的审判。


网友很好奇,为什么孙佐安不过18岁,就有如此强烈的暴力倾向。


毕竟狄莺年轻的时候是人气和现在林志玲姐姐不相上下的女星,父亲是台湾的主持人,这样殷实的家庭背景,教育出问题儿童实在匪夷所思。


参演93版《包青天》的狄莺

6岁前一定要给孩子做好心理教育


孙佐安的犯罪倾向或许和狄莺从小对孩子的奇葩教育方式分不开。


著名犯罪心理学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说,有一位母亲向她倾诉,自己经常有这样一个念头,把孩子掐死之后,自己服毒自杀,她真的不想活了,孩子根本管不了,让自己太痛苦了。

李教授问,这个孩子在12岁之前不是这样吧?小时候特可爱吧?

母亲说,孩子12岁之前特别乖巧特别可爱,那时候大家都很喜欢他。

李教授告诉她,孩子现在的可恶就是在那个你觉得他最可爱的时候形成的。


她把孩子18岁以前分为六个阶段,其中0-12岁是孩子最依赖最抚养人的时期,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时期,其中0-6岁最为重要。这个阶段的性格培养,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情感、性格、言语和观念等。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李玫瑾

对孩子的“心理”教育一定要在6岁之前。


如果在这个阶段不能为孩子好好立下规矩,他们长大之后就不好管了。


李玫瑾:6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家长都发现孩子越大越难管,不管怎么打怎么骂怎么劝,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在黄金时段帮孩子成长


人脑是与生俱来的,但同时也深受后天环境影响。


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身体各个器官的发育都是不完全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从出生到上小学这个阶段,是人成长的黄金时期,在这个阶段人的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

例如,婴儿在出生第一年脑重量的增长是一生中最快的,在4岁的时候大多数孩子的脑重量都能到达1260g左右,也就将近成人脑重量的90%。

0-6岁又被称为敏感期,指生命体发展某种技能或掌握某些技能时,有一段发展最快的时期。


直立行走、说话沟通、生活习惯,甚至是潜能开发,在这段时期,都尤为重要,错过了必然追悔莫及。


1920年,印度一处村民在杀死大狼后,在狼窝里面发现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人类女孩,其中一个7岁左右,另一个大概5岁左右。

她们具有和狼一样的生活习惯,依靠四肢爬行;在白天的时候睡觉,夜晚才外出活动;并且十分怕火、怕光、怕水;只吃肉,但不会用手拿,而是直接用牙齿撕开来吃;在午夜会引颈长嚎……

随后这两个狼孩被送入孤儿院抚养,5岁的狼孩第二年便死去;而7岁的狼孩之后存活了7年。


为了让她融入社会,人类对她进行了精心的教育,但她直到死时,也只掌握了45个词,智力只相当于3、4死的小孩。

7岁左右才被发现的狼孩,虽然身上带着人类的基因,但无论之后再做更多的努力,也无法改变幼年期在狼群生活对她一生的影响,甚至连她的寿命也趋近于狼的寿命。


电影《奇幻森林》中的狼孩

卡尔威特曾提出儿童潜能递减法则。


即假设每个儿童生来都具有100分的潜能,如果从出生开始用心教育,那么其100分的潜能便可能得到完全的开发;


如果教育是从5岁开始的,那么孩子的能力最终可能只能达到80分;如果教育是从10岁以后开始的,即便教育再完美,最终或许只能培养出60分的孩子来。

0至6岁,孩子还未具备明确的自我意识,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由父母陪伴成长。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0-6岁是最佳保鲜期。


劣质教育影响深远


幼年时代对孩子影响很大,不难想象,星二代孙佐安被捕入狱背后,家庭教育踩了多少雷。

狄莺曾在综艺节目上说,她每天都要花七个小时盯着孩子吃饭,每顿饭吃两个小时,并且强制要求11岁的他吃到成年人的量。


因为,孩子发育需要营养,她担心孩子吃不够会长不高。并且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只能看日本“大胃王”的节目。


她在家中给孩子的食物都是“顶配”,一次得知孩子去同学家只喝了稀饭,就再也不让他去任何同学家玩。

对于孩子的成绩,她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只要哪一门功课不到80分,就把他的屁股打开花。



孙佐安一岁的时候被其他孩子打了一巴掌,狄莺直接把那孩子推了一把。

狄莺这种以暴力解决一切的人生观,也为孩子出事埋下伏笔。

如果说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那狄莺大概到达走火入魔的境界。

她疯狂地控制孙佐安的一切,在孩子18岁之前,不可以一个人到街上去,不许随便离开视线,也不能用手机,并且让佣人帮忙监视……



如此“深沉”的母爱真不是什么人都承受得了,强大的控制欲对于孩子而言就像令人窒息的枷锁。

她从来不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也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不关注孩子自己的感受。



也许正是因为她从小向孩子强调,18岁之前我会管着你,18岁以后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当第一次离家远行,孙佐安才会摆脱束缚,想通过暴力来发泄自己多年来,被压抑的自由。


狄莺曾立下flag,“我儿子是要做栋梁的”;“老公不许介入我管孩子,如果没教育好出问题了谁负责”?“我不求他有多大出息,只要健康不是败类就好。”

心理学曾提出“内在孩子”和“内在父母”的个人自我关系,即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年幼的自我形象和一个心中父母的形象。


比如你想吃垃圾食品的时候,年幼的自我形象会跟自己说:“看起来好好吃,快吃!”同时,心中的父母形象会跟自己说:“别吃了,对身体不好!”


如果年幼的自我形象控制能力较强,你就会吃下垃圾食品;如果父母形象控制能力较强,你就会选择不吃。


可以看到,“内在父母”和“内在孩子”有时会是矛盾的,但如果控制在一个协调的关系之下,一个人就能阳光的成长。

当家庭中父母控制欲极强,两者的关系就会失衡扭曲。


就像狄莺这样的母亲,总是要求孩子做这做那,动不动就指责他。


假如孩子表面顺从乖巧地按照大人的意愿,以他们的要求为自己的目标,他们的自我就会一直处于被“内在父母”控制之下,“内在孩子”受到严重的压抑,导致失调,难以感知到真实的自我,甚至莫名其妙地抑郁或者有其他精神问题。

也难怪在听完狄莺夸耀自己的奇葩育儿宝典后,主持人赵正平说“如果我有这种妈妈,只有两个想法。要么赶紧长大脱离她,要么赶紧得忧郁症让她不敢管我。孙小弟你要坚强的活着。”



蔡康永说“叛逆期他会做什么,他的行为你是预料不到的”。



狄莺立的flag倒了,嘉宾的预言成真了。

孩子的未来不一定可以预言,但一定和年幼的家庭教育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放纵是一种毁灭性教育


去年7月,长沙某小区里,两岁的小姑娘莉莉和两个小伙伴正在楼道内玩耍,他们进入电梯后,其中一个5岁的男孩摁亮了18层的按钮。


电梯到达9楼时,三个小孩子一起往出走,但后面的男孩却把莉莉重新抱进了电梯,将她关在电梯里,送去了18楼。


监控画面里,小小的女孩惊慌拍打电梯门的身影让人心疼。


电梯到达顶层打开,莉莉本能地向外走去,却没料到顶层围栏失修,莉莉从18楼坠落身亡。


自私、任性、骄纵……尚可以忍耐和教育,但一个5岁的男孩,已经背上了一条人命,就让人无法再原谅他。


在中国家庭里,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孩子小,还不懂事,你跟他较什么真。”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不懂事,犯了错就该包容原谅。


在他们的逻辑里,纵使孩子小时候爱胡闹,但长大后自然就会懂事了。

而事实却是残酷的。那些从小规则意识淡薄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更容易触碰违法边缘;那些从小嚣张跋扈,唯我独尊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在社会群体交往中遭受排挤。


父母一时的袒护包庇,带来的是孩子长大后四处碰壁。


社会对犯错误人的惩罚从来不会缺席,只是早晚罢了。


父母不肯好好教会孩子什么是规则、法律、道德,那么世界可能会以更残酷的方式来教他们懂事。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近几年,“原生家庭”的话题开始引起广泛讨论。许多人抱怨,随着他们渐渐长大,他们在自己身上看到了父母的影子,许多行为和处事的习惯自己根本无法挣脱。

狄莺曾在台湾的一档综艺节目里面自曝,当年蓝洁瑛很喜欢迟到,为了“伸张仗义”她决定出面教训蓝洁瑛。

狄莺特意在酒店的电梯门口等蓝洁瑛,电梯门一开,一脚踢在蓝洁瑛肚子上把她踹倒在地上。



她还眉飞色舞地强调,自己是刀马旦所以力气很大,蓝洁瑛很瘦,所以把蓝洁瑛踹得飞好远。


把暴力当作炫耀的资本,还特意在蓝洁瑛精神失常时把这事当做谈资。

自以为是大姐大的狄莺说话也不注意分寸,在公共场合也总喜欢以“耿直”的名义做着尖酸刻薄的事。

许多人都知道,关于生儿子的话题,是小S的心结。

在《康熙来了》里面,狄莺特意多次强调生儿子的问题:“我们很想生个女的,生不出来真的好懊恼哦。”


这样追着别人的痛处戳,从来和直爽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打着有趣的名号,一边伤人,一边满足自己唇齿之欲。

而她的丈夫是台湾主持人孙鹏,两人可谓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他在综艺上自曝当年玩的“趣事”,用酒灌醉女老师掀起内裤来看,在打针筒装热水射学妹和教官,用水管抽同学,多次扒同学裤子……

人到中年,回想年少劣迹斑斑,并不觉得愧疚或者羞耻,反而得意洋洋地说好笑、有趣……

连蔡康永都忍不住问一句:“所以你是有反社会倾向吗?”

在现代社会,物质的富足对于许多家庭都是可以达到的,因而,父母的三观和正确的引导对于孩子发展,极为重要。

许多父母都会发现,孩子的足迹,多多少少都在复制自己曾经的样子。

像狄莺这样以暴力为傲的母亲,孙鹏以校园欺凌为乐趣的父亲,培养出一个有恐怖袭击倾向的孩子,似乎也说得通了。

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父母什么样,孩子就会是什么样。

一位开名车的母亲送女儿去贵族学校时,对女儿说:“为了能让你去更好的学校,妈妈努力赚钱,所以才没时间陪你,你可以理解妈妈吗?”

女儿回答:“我长大以后也要努力赚钱,把你送去最好的养老院”。母亲听罢痛哭失声。

想把母亲送进养老院的女儿不是不孝,而是母亲以身作则传输给她的价值观,让她理所应当地认为“花钱”就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年老的母亲需要儿女的陪伴,幼小的女儿又何尝不需要妈妈的陪伴?


俞敏洪曾说“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张白纸,任凭父母在上面涂涂抹抹,有的成了写意的水墨画,有的成了写实的油画,有的是朋克的涂鸦,有的可能是看不出画了什么的抽象作品。

孩子就是父母的作品。父母温柔善良、谦逊有礼,孩子往往也会宽厚待人。


现实生活,我们往往缺的不是100分的孩子,而是合格的家长。


再成功的事业,都无法弥补在孩子教育上的失败。


与其等孩子长大后,砸钱送他们去补习班,不如从小在他们身边,言传身教。


正如龙应台所言:


等孩子已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应该早就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有


必须在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真的过的很快。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