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吼叫“是育儿鸡汤中的砒霜

作者:功夫妈咪 04-24阅读:4022次

文丨宸宸妈妈

来源|成长说(ID:shuochengzhang)

0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吼叫父母”、“零吼叫育儿”铺天盖地的充斥在各个育儿公号,不断被爸妈祖辈大V小号转发。

甚至还有“不吼叫”父母训练营?

让看到的父母都忍不住自我反省与检讨:

自己“吼娃”是否错了?

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去接受一些培训?

那么,对娃大声吼了两句是否就真的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未来的成长呢?

No!

吼叫不一定会毁了你的孩子,但“不吼叫”却很有可能毁了孩子!

我们都知道,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是非善恶观念,父母怎么教,孩子就怎么长。

父母的底限在哪,孩子的行为就止步于哪。

很多时候孩子犯了错,自己是意识不到的,若父母也一味以“孩子还小”来纵容他,那么孩子潜意识里就会认为这个行为是正确的,后天纠正起来也就特别难,具体难度请参考“如何掰直长歪的树”。

前几天看超级育儿师,里面的一个镜头令我印象格外深刻:

母亲叫儿子不要玩手机了,儿子竟然对母亲大打出手

打完之后还口出狂言:

而被问及原因时,母亲泪目:

还有前段时间江苏盐城12岁男童打妈妈事件,起因竟是儿子摔碎饭店餐具后被妈妈说了几句:

类似的案例网上一搜一大串:

什么时候开始,孝道为先的中国孩子竟肆无忌惮的将巴掌挥向了母亲?

我不信家长和学校没有教导过孩子不能打人,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孩子屡教不改呢?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被惩戒或者惩戒力度不够。

古时候的人,家风严谨,家法严明,信奉“百善孝为先”“棍棒底下出孝子”,因此古人即便坏到了骨子里,对父母依然孝顺有加,父母的话也不得不听。

而现在,很多家长都“舍不得”或者被各种教育观念吓得“不敢”吼骂孩子,甚至一次又一次打破自己的底限去容忍迁就孩子。

这样无下限的“阳光教育”之下,孩子又怎能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02

前几天去表姐家,表姐在厨房做饭。侄子一个人在客厅玩玩具,玩了一会儿,侄子跑进厨房拉着表姐让讲故事。表姐让孩子先自己玩一会儿,等做完饭再给他讲。侄子不干,大声哭起来,边哭还边打表姐。

正尴尬间,表姐夫回来了,听到孩子哭闹并打妈妈,立马放下公文包,走进厨房,一把抓过儿子,蹲下来,故意板着脸对儿子说:“我警告你小子,不许打我老婆,再让我看到你打妈妈,小心我揍你!”

侄子被爸爸吓到了,哭得更大声。但表姐夫并未哄他,反而拦着表姐也不许哄,等孩子哭够了,表姐夫语气才稍微缓和了一些,继续跟侄子讲道理:“儿子,爸爸跟你说,妈妈带你很辛苦,你不能打妈妈。当然,也不能随便打别人,打人是不对的。我们有什么事好好用嘴巴说,可以吗?”

侄子含着眼泪,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我相信,从此以后,侄子肯定会牢牢记住“不能打妈妈”这句话。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第三界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中也讲到:

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没有错。那么,惩戒呢?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不相信。

知乎上有个网友这样评价惩戒教育:“如果当初不是我的老师打了我一巴掌,现在我估计在回答‘真实的监狱生活是怎样的’这类的问题吧……”。

可见,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适当的惩戒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就连拥有先进育儿观念,提倡“阳光教育”、“快乐教育”的欧美国家,也存在着惩戒教育。

大家知道英国的好学校规矩严到什么地步吗?

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大意是“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揍。

而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也经常悬着一把戒尺。这戒尺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据说,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可以打三下,当然,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而且必须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

如果说惩戒教育是不对的,为何还能如此受重视?

唯物论提到: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它们相互对立却又相 互依存。用中国的古话来说就是阴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单方面的盲目推崇“阳光教育”并不可取,适度的惩戒教育很有必要。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识礼明智的,百说不听的时候,一顿吼骂很有必要。

我也问过周围的父母,真心没几个能做到”不吼“娃的。

相比中国古代的“棍棒”教育而言,“吼叫”已经算是一种非暴力的教育了,毕竟它只是一种语气和态度的传递,人生在世,谁没被吼过呢?

通过“吼叫”,我们可以传递给孩子明确且记忆深刻的的信息:

“你不可以这么做!”

“妈妈(爸爸)现在非常生气!”

03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我们需要做“吼叫式父母”?

  • 道德是非观面前

天气逐渐转热了,放学的时候我喜欢接宸哥在小区满眼的春色里散步,已经高过灌木丛的他,对落叶、花朵、树木也是各种欢喜。

有一天,他从两排绿植间的小径穿过,一边走一边扯下两边的小圆叶子,被我发现了以后,告诫他不要再拉扯,他悻悻然答应了,表情里隐藏着不开心。

第二次被我发现的时候,我再次严肃告诉他这是比不写字不做计算题更坏的事情;

第三次发现的时候,我用吼叫表明了我的立场,

从此,我没有发现第四次。

  • 安全教育面前

水对孩子具有天生的诱惑力,宸哥对水也情有独钟,不说每次洗澡都要玩个三四十分钟,洗个手都各种不太平。

小时候大人帮着洗还算好,现在我一般都让他自己跑去洗,然而他常常洗着洗着就玩上了,洗手台的左右放着各种电动牙刷、冲牙器、剃须刀等等都成了宸哥最稀奇的玩具,每次都得我亲自过去把他拎出洗手间。

有一次我发现,他用湿漉漉完全没擦得手开始揿按电源开关。

同样的,在一次两次的耐心教育无果下,

我一吼,瞬间老实了!

“吼叫”让宸哥加深了做这件事情妈妈非常生气的印象。

  • 其他屡教不改的问题上

作为父母,我们必定有着比孩子更深刻的社会认知。很多时候,孩子的有些行为,是当下环境不接受的,又或者是会对他造成伤害的。

在几次三番耐心劝导后孩子仍屡教不改的时候,家长就应该摈弃“不吼叫”的自我催眠,适当的吼一声。

这并不会影响你和孩子的关系,反倒能让孩子深刻认识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危害。

04

当然,并非所有的“吼叫”都一定正确。

做为一个家有5岁调皮男娃的母亲,我承认,除了上述这些事情我一定会“吼”之外,在其他的事情上,我也忍不住会吼他,这点也的确需要自我反省。

很多时候,因自己焦急心态而起的“吼”,是可以避免的:

比如上学快迟到了,孩子还在磨磨蹭蹭;或者孩子做一件事情不能专心,写一个字要东张西望等。都可以用一些鼓励奖赏的方式来督促孩子改进。

归根结底,我们不需要做一个“零吼叫”的父母,而是要在恰当的时候用合适的情绪表达自己的立场。

该“吼”的时候吼,该温柔的时候温柔。

- End -

作者:宸宸妈妈,来源于成长说(ID:shuochengzhang),专注于0-12岁孩子的成长,专业的师资团队,以科学的方式引导孩子,为父母提供专业的教育、学习等信息、观点和解决方案!

171:“没有我拐不走的孩子!”人贩骗术再升级,看完让人毛骨悚然

172“生女儿没压力,不用买房真轻松”,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

173当着孩子面换衣服、上厕所不关门,危害竟然这么大

174被黄圣依儿子的幼升小面试题吓到了?现实的幼升小题目比这个难得多!

175把它蒸熟,只吃一口,孩子咳嗽,管两三年不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