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读呀原创
同事的孩子4岁,已经报名学了钢琴。有人问:你为什么不让孩子出去野、出去跑,而要把他拴在家学钢琴呢?叮叮咚咚多枯燥啊。
同事说,自己是《逻辑思维》的粉丝,有一次罗振宇在节目中讲过一个案例。罗振宇认为,当琴童的孩子很辛苦,自己绝不会逼着他们练琴,要让他们过上快乐的童年生活。罗振宇的有人却说:“你的孩子当不了钢琴家几乎是100%的,但练钢琴的目标不是这个,而是赠予孩子两个礼物,一是自律、二是灵敏度。”
自律和灵敏度,同事的这番话让听者沉默了。
为什么学习乐器能锻炼自律能力呢?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琴童有这样体会,弹钢琴快20年了,非专业院校人员毕业,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如何“坚持”。
我小时候学手风琴,每天从幼儿园回来,自己背上琴就开始练习。日复一日重复做一件事,确实疲倦,甚至感到厌烦。但无论如何,当坚持变成习惯,忍住了疲倦,最后就会迎来质的飞跃。你会发现,幼年学习乐器不仅不是负担,甚至变成童子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一日三餐一样。
有一天,当孩子走上舞台,展现台下十年功的基础,他会惊讶地发现,自律为他赢得了台上一分钟最值得肯定的辉煌。
学习乐器也是逆商飞扬的阶段。所谓逆商,是指挫折商或逆境商吗,往往人在面对挫折时需要用摆脱困境、超越困难的勇气去战胜。这是一种抗压能力,心理学家发现,那些事业有成的人,除了高情商、高智商外,逆商决定了一个人能否逆风翻盘,向阳而生。
学习乐器头3个月是入门,3年后小有成,随机进入瓶颈期,如果能坚持学3年上,据音乐教育者研究,这个孩子的逆商是大过一般人的。能坚持学会一门乐器的人,耐心和意志力不会太差。
再说灵敏度
学习乐器是大脑和手指之间构建关系的过程。所谓心灵手巧即是这个道理。在音乐的世界里,通过感受美,创造艺术,从而不断构建精神家园。这对孩子感官的灵敏能力是极强的训练。
心理学家认为,聪明无非是反应快、记忆力好、理解力强。学习乐器不就是这样吗?以钢琴学习为例,除了手指的运动,还包括各种心理活动:眼睛要读乐谱,识别五线谱上各种音符并作出精准的动作。与此同时,耳朵要检验手指音准的效果,眼睛要准备后面的音符……
弹琴时,手指精细动作层出不穷,和弦音能否又齐又准?旋律音能否轻重有别?手指头的动作差异真是微乎其微,演奏者必须用灵敏的官感,引导所有的细微动作。
正因为这些训练,那些学习乐器的孩子,学习都不会差。因为长期投入这样训练的人,他的神经元细胞就会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刺激增长,他的感觉器官会比别人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