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孩子被骂熊孩子,我怂了

作者:涵妈育儿 04-26阅读:4972次

妈妈,你觉得我是熊孩子吗?”

某个早上,我正在大口啃着面包,怀里抱着小的喂奶,小拍冷不丁抛出了这么个诡异的问题。

我火急火燎地吞下那口面包,想脱口而出“宝贝你在想什么啊”“最近是不是惹上什么麻烦了”之类的担忧,但欲速则不达,我被,噎住了。

咳咳咳咳,这给我留下了宝贵的思考时间。

等我平静下来,智商才重新上线。

斟酌了几秒,我决定吐这几个字:“那,你,觉,得,呢?”

当我们还没想好如何回答孩子天马行空的问题时,最好的办法是,先把问题抛回给她

小拍眼神里闪过一丝犹豫,嘟着嘴说:“我知道我当然不是啦,但是上一次我和同学在超市买东西,可能笑得太大声了,有个阿姨说我们好吵,还说‘最烦你们这些熊孩子’……熊孩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这,这,这,我再一次语塞,暗暗摸着小心脏琢磨,幸好小拍还不知道“熊孩子”在这个时代有多贬义,不然她该有多伤心!

1


其实,说真的,我也说不清楚“熊孩子”的准确定义,可以说是,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种“熊孩子”吧。


那些公号里写的离杀人犯不远的熊孩子,虽然能极端挑动人的神经,但我相信毕竟是少数。

只有一点可以确定,现在“人人喊打熊孩子”,对“熊孩子”的过度反应,导致只要孩子的行为干扰到了旁人,不论是有心还是无意,就被扣上“熊孩子”帽子的风险都是极大的。


想想小拍在超市笑得太大声,的确是干扰到旁人了,被骂“熊孩子”冤不冤枉?

不冤枉。

但作为父母,我又忍不住想喊冤,孩子比大人更难约束自己的行为,只不过是笑声大了一点,提醒一下就好了嘛,一定要用“熊孩子”来骂人吗?

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我就在旁边,听到有人这样骂自己的孩子,我也根本无力反驳,只会从头羞到脚底板,弱弱说声“不好意思”,就恨不得光速把孩子拎回家,消失在“作案现场”。


这时候,我脑袋“叮”地响了一下,突然明白了,我,一个三宝妈,从来不敢一个人带三个娃出门,背后暗藏的深深的恐惧——

万一没能handle全场,三个娃状况百出,我一不小心被别人判下“熊家长”的罪名,绝对把脸丢到大西洋啊~

对于拍爸来说,这个罪名更是无法承受之重,也直接导致在家本是慈父的他,带娃在外,秒秒钟能变虎爸。

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家庭聚餐,拍爸就像个教官似的,不断在纠正孩子们的行为。

“小拍,别趴桌子上吃饭,坐起来行不行!”


“宁宁,你的脚不要踢到桌子了,脏死了!!”


“吃完饭,别瞎跑,乖乖呆着听见没有!!!”


“宁宁不要叫,再叫我下次不带你来了!!!!”


“lisa在哭什么,赶紧带她找个地方喂奶,喂了奶再回来!!!!!”

他表情越来越严肃,“焦虑”两个字越写越大,到最后,我们平日尽量避免用的什么威胁、恐吓、命令全都一窝蜂现了原形。



很难想象,如果我们的孩子,真在公共场所“闯祸”,拍爸极有可能会为了面子,恼羞成怒,二话不说就开始训起娃来。

“熊孩子熊家长”的可怕罪名,无形中,正在绑架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

即便我一直坚守,任何时候,都要和孩子站在一起,可当她突然成了被别人指责的“熊孩子”……


我们真的还能在当下保持理智,不但考虑孩子的自尊,又让她意识到做错了,愿意真诚道歉吗?

2岁的宁宁正处在喜欢打人的阶段,我没有采用强硬的办法去阻止她打人,而是不断耐心地教她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虽然最终目的,也是让她不再打人,顺利度过这个阶段,但后台也有不少让我意外的反对声音。

有的说,终于知道熊孩子是怎么来的了,就因为有你这样惯着孩子的熊家长!

还有的说,如果是你的孩子被别人打了,你还能这么淡定温柔地对待打人的孩子吗?

我这还只是隔着手机屏幕,在分享我的处理方式,就有这么多父母不满我的“温柔”,认为打人的孩子,就应该受到惩罚;

那如果现场遇到抱有这种想法的父母,我……是不是应该要在他们的指责中,真的好好训斥一顿宁宁,才能息事宁人。

说实话,我做不到。

自己孩子被人打了,为什么一定要对方家长好好教训惩罚一下打人孩子,才叫解气才叫正常?

不过是一种被伤害之后,愤怒的发泄罢了。


宁宁也有被别的同龄孩子打的时候,我一般会看看她的反应,如果被打哭了,就上前安慰,如果她还手,我急忙阻止。


不论怎样,都提醒她用嘴巴表达,还上升不到对方孩子或者对方家长的道歉的层面。

在我眼里,两三岁的孩子,打来打去不是很正常吗?(当然四五岁的孩子还动不动打人就另当别论哈。)

想想一个四岁的孩子,跑跑跳跳,动作太大,掀起的门帘打到了坐在饭店门口的我,就算我也大着肚子,被打得火辣辣得疼,也只会责怪自己选错了位置,那孩子一定是无心的。

好吧,再退一步,如果那孩子是故意的,觉得掀起门帘能打到人挺好玩的,我也只会尝试跟孩子说,你这样打到阿姨真的挺疼的,我们不玩这个可以了吗?

如果孩子没反应呢?可以选择跟他的父母交涉,一看父母就不想管的,自己换个位置算了。

3


任何时候,我们都没有教育别人家孩子的权力,更没有权力决定别人家父母怎么教孩子,最没有必要将一腔怒火报复在孩子身上。

对别人家孩子宽容,也是在对自己的孩子宽容。我们都不去绑架别人的育儿方式,自己的育儿方式,也就不会被别人绑架。

如果常怀戾气,戾气也会将我们反噬。

就像前段时间那个把孩子绊倒的孕妇,她有一百种方法去表达自己的不满,却选了一个最解气,但把自己也推入深渊的方法。


孩子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还被摔出了颅脑外伤。网上一片谩骂之声,还对孕妇来了个人肉搜索。


回到小拍问我的问题,熊孩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我回答她:“宝贝,'熊孩子',是个提醒你在公众场合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打扰到别人的一个警告。以后如果再听见有人骂你‘熊孩子’,就想想哪里做的不太好,向人道歉,再改正过来就是了。”

为人父母,不要把这个“帽子”看得太重,也不要轻易给别人家孩子戴上,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