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捡”奶嘴给孩子用,亲妈忍不住要爆发了!你怎么看?

作者:父母堂 04-28阅读:5290次

都说“婆媳矛盾”千古难平,涉及育儿话题时更难解难分,但最近,有位宝妈却和自己的妈妈、孩子的外婆吵得不可开交,而争吵的导火索竟是这件事……

事件回放

最近,在武汉某论坛上,一位宝妈发帖称:孩子的外婆总会接收别人的旧东西给孩子用,从衣服到玩具,甚至连奶瓶、奶嘴也不放过。

宝妈吐槽外婆爱接收二手货

宝妈吐槽道,早在4月初,自己就曾因此与孩子的外婆争吵过一次。

不想,没过多久,外婆又接收了一只别人用过的碗,这只碗很脏很旧、怎么洗也洗不干净,但她坚持说“还可以用”,于是,宝妈忍不住爆发了。

洗不干净的二手碗

此事一出,立即引来网友热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理解楼主心情啊,再这样就不回去了”、“直接扔了,这么脏又不怕病菌啊”、“老人过去过了穷日子,所以有节约过度癖”……各式各样的声音此起彼伏。

明星妈妈也爱“二手货”

老人热衷于接收“二手母婴用品”,对此,你怎么看呢?在发表个人观点以前,我们不妨先来瞧瞧这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家境殷实的明星爸妈也并不怎么排斥“二手货”,对“自家孩子穿过旧衣、旧鞋”的事也毫不回避。

孙俪

在生活中,“荧幕大女主”孙俪一直以勤俭持家闻名。据说,她不仅乐于培养儿子等等的劳动意识,和他一起挖过竹笋、拔过萝卜,还经常将两个孩子用不着的衣服、玩具、文具在网络上以超低的价格进行变卖。

据孙俪自己透露,儿子等等出生时,他有三分之一的衣服都是“二手货”。女儿小花出生后,哥哥穿过的“二手衣服”更有了新的着落。

孙俪变卖自家旧物,不亦乐乎

马伊琍

马伊琍是娱乐圈中典型的贤妻良母,不仅本人衣着朴素,常以“普通T恤+牛仔裤”的搭配出镜,在育儿方面,她也一直秉持自己勤俭节约理念。

2012年,马伊琍曾在微博上晒出一件旧毛衣,据称,这件毛衣是马伊琍7岁时母亲为她织的,如今,她又将毛衣转送给自己的女儿,并称赞道“女儿穿上真好看”。

跨越30年、两代人的旧毛衣

张延

因饰演《粉红女郎》中“男人婆”一角走红的女演员张延,也曾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提到,自己的老公(香港男演员张锦程)会不定期地拎一个大包裹回家,里面装着亲戚朋友家小孩穿小了的衣服,在收到这些二手衣物的同时,夫妻俩也会将自家女儿穿不下的衣服整理打包,送给正好能用得上这些旧物的其他朋友。

张延还说,女儿小时候,真的很少买新衣服穿。

张延自述:女儿小时候很少买新衣

勤俭节约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低碳环保也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从素人到明星,接收“二手母婴用品”的现象实属常见,更有人将此看成“穷养”的妙方、看成一种值得点赞的做法。

但在论坛中,那位武汉宝妈忍无可忍的爆发,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了一件不容忽视的事——再怎么勤俭节约、低碳环保,我们都不能忘了这道底线!

勤俭?环保?请守住这道底线!

无论是要贯彻勤俭持家原则,还是传递低碳环保理念,家长都要守住这一底线——尊重孩子的成长需求!这里所说的“尊重成长需求”,既包括满足孩子身体所需,也包括对孩子心理健康的观照。

满足孩子身体所需

本应是专人专用的一次性用品(如原帖中提到的奶瓶奶嘴等),为了省钱,偏要“捡”回来给孩子用;考虑到孩子足部尺寸变化快,为了省钱,直接买一双超大码的鞋子给TA穿;不仔细检查亲戚朋友送来的旧物是否适合自家孩子用,为了省钱,一股脑地照单全收……如此种种,都是不尊重孩子发育需求的错误行为。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事关孩子身体健康、成长发育时,高价虽然不代表高质,但省钱也绝不是第一要义。前文中提到的那些明星妈妈,她们接收“二手货”时,也都会顾及质量、安全、卫生这些大前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见识过“鞋码不合脚严重影响孩子足部发育”、“嫌贵不肯更换纸尿裤导致孩子肾结石”等极端案例,以“省钱”为出发点却带来更严重后果,个中得失,家长细想便知。

观照孩子心理健康

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中,有这样一个令人玩味的情节:女主角的妈妈是位锱铢必较的家庭主妇,外出shopping只认“优惠”、“特价”,丝毫不理会女儿是否认同她的眼光。

当别的小伙伴在闪闪发光的鞋架上挑选自己“心头好”的时候,年幼的女主角只能穿着价格美丽、卖相极丑的折扣商品闷闷不乐,还要承受嘲笑和鄙夷。

小伙伴们嘲笑女主角的“特价鞋”

于是,童年“始终得不到物质满足”的她,长大后毫无悬念地成了一位病态“购物狂”,刷着12张信用卡游走在纽约街头,最后负债累累、才闹出一系列荒唐事。

得不到满足的女主角对购物憧憬不已

如果你觉得电影终归是电影,那么我们就再来看看现实中的案例。

据报道,在成都龙泉驿十陵镇,已经读初二的小明因想要一双运动鞋遭父亲拒绝而与之发生争执,父亲一怒之下还将他关在了房内。没想到,这个孩子竟从5楼窗户爬出去,并被困在了3楼平台,直到消防员到来,才成功将他救下。

被卡在3楼平台的男孩

电影中的主人公、现实中的小男孩,都因“未被满足”而产生过激举动,归根究底,这都是父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忽视、对孩子内心需求的“不尊重”造成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虽然免不了要拒绝一些“无理要求”,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给予孩子“表达需求”的权利,忽视与不尊重,都必将导致长远且严重的后果。

尊重孩子的成长需求,想必是许多宝爸宝妈都理解、认同的道理,只是家中仍难免会有来自老人、其他亲戚的“反对意见”,这样的分歧才更为令人头痛。每个家庭解决矛盾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在这里,我们还是建议,宝爸宝妈要在育儿问题上掌握话语权,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扫除错误的育儿观念,道阻且长,但这也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