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拒绝了孩子的无理要求之后,奇迹发生了!

作者:舒心奶爸 05-06阅读:4476次


周六,去姑姑家吃饭,晚饭餐桌上孩子和她妈起了矛盾。起矛盾的理由很简单,孩子说以为今天晚上没有她爱吃的蔬菜,所以不吃饭。孩子不吃饭,妈妈当然不依,所以妈妈拼命要孩子吃,孩子就是金嘴难开。当然,最后还是以孩子的胜利告终:因为孩子的哭闹让她的爸爸和妈妈最终选择了妥协。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在他们家见到类似的场景了,每逢如此,姑姑她们就是选择妥协,孩子当然屡试不爽。

这番情景,让我想到了之前在书上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

朋友A喜欢邀请客人来家里吃饭,每次到了周末的时间,家里总是很热闹。

某天周末的时候,朋友A又邀请了很多朋友来家里做客,到了吃饭的时间,A朋友的孩子嘟囔着要吃甜点。于是,朋友给孩子用小盘子先盛了一份饭给孩子,并跟他说:“先把饭吃完,如果没有好好的把饭吃完,就没有餐后的甜点。”

就餐吃饭的时间,大人们边吃边聊,可是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离开了餐桌,而盘子里的饭只吃了几口。

到了吃甜点的时候,A的老婆端出事先准备的甜点。这时候,孩子看见自己心心念叨的甜品上桌了,马上跑过来央求爸爸给他分一些。可是,朋友A却丝毫不为所动,任凭孩子哭闹,始终没有给孩子甜点。

在场的客人对这对父母的行为不理解,觉得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何必对他如此严格。

一年之后,当这些客人再去朋友A家里的时候。与一年前相比,A的孩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次朋友还是和孩子事先约法三章,可孩子的表现却完全不一样:坐在桌子旁边认真的吃完了盘子的食物,并且征求了妈妈的同意之后才去玩玩具,直到最后才和客人一起吃完甜点。

同样是吃饭,父母处理的方式不一样,孩子呈现的结果完全不同。

其实这是说到底,就是孩子规则意识的问题。

无规矩,不成方圆。父母如果没有给孩子在关键期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也就会让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起床拖拉、作业拖拉、挑食、不懂礼貌等等。

然而,如果孩子建立了良好的规则意识,呈现的结果则完全不一样。知名育儿博主林小暖,在微博上记录了这么一件事:

满车厢里都是嘈杂的各种手机外放的声音。

她戴上耳机看视频之前问我:“妈妈,为什么他们都不戴耳机呢?”

又是一次规则意识的现实碰撞,她们的小脑瓜里怕也是会有些乱。

当孩子建立了良好的规则意识之后,不但自己知道了怎么做,还能对周围没有遵守规则的人提出质疑,这种觉察我们很多成人都没有做到。不然,为什么满车厢那么多人各种手机外放的声音呢?

那么,如何给孩子建立好的规则意识呢?

第一,父母要以身作则

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是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也能够在孩子面前建立起威信。

第二,层层递进给孩子建立规则

培养孩子好的规则意识,在给孩子建立规则之前,首先要了解孩子该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然后制定合理的规则。比如:你如果对一个5岁的孩子要求他和小学生一样40分钟认真听讲不开小差当然是不可能的。

第三,适当鼓励

当孩子在父母的规则之下完成了相应的任务,父母可以给予表扬和鼓励,可以通过语言或者物质奖励的方式。比如,开篇讲到的故事里,孩子顺利的在父母的规则下吃了饭,最后父母给孩子吃了甜点,以作奖励。

父母只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规则,孩子的表现往往会给父母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不如今天开始赶紧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