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玩游戏偷偷充值了10000块钱

作者:智象儿童阅读 05-15阅读:3058次

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交通方式和通讯方式都有了飞跃般的改变。

人人都可以捧着手机“不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人人都可以打开手机随时来一把紧张又刺激的王者荣耀,可就是这些便利的生活造成了许多家庭的不便。

前几天闺蜜说,她们家孩子玩游戏充了一万多块钱进去。

五一劳动节放了三天假天上就下了三天雨,于是我就带着孩子在家里玩了三天,没有出门。

本来以为这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假期,一切都被一条意外的短信打破了。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刷淘宝买了一床空调被,付款成功后银行卡来了信息提示,我一看被吓了一跳,少了一万多块钱。

我问老林有没有拿我的手机买什么东西或者转账,老林说没有。

我想了一晚上都没想出来自己把这笔钱花到哪里去了。

只能去查自己的消费记录,从支付宝查到微信才发现,这些钱都被孩子充值进游戏里了,前前后后共十多次,每次两百到一千多不等,持续时间将近一个月。

那天我一晚没睡,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为什么一个9岁的孩子会想到往游戏里充钱,他是怎么知道我的支付密码的?

第二天早上我没控制住自己对孩子发了脾气,我问他是怎么知道我的支付密码的,我问他为什么要往游戏里充钱,我问他知不知道一万块钱是家里人三个月的嚼用。

然而孩子的回答震惊了我,他说他看到过我付款时输入的密码,他说因为充了钱在游戏里会更厉害,他说因为从小到大我们都不陪他,所以他喜欢玩游戏。

孩子喜欢玩游戏原因有四

1、游戏具有趣味性

很多父母谈到游戏便会勃然大怒,觉得开发者们做什么不好偏偏要做游戏,国家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禁止这些“害人的东西”出现。

小编不这么认为,游戏既然被开发出来就有它存在的道理,它能够带给人们快乐,也能够打发时间。

手机游戏其实和我们小时候玩的过家家一样,也和大人们打麻将是一样的,只不过切换了一种载体。

游戏具有的趣味性是吸引孩子的原因之一。

2、孩子觉得孤单

很多孩子是在手机的陪伴下长大的。

孩子小的时候,吵着要吃零食或者哭闹着不肯吃饭的时候,家长拿一个手机在旁边放动画片就好了;

孩子大了,家长有事在忙的时候,丢一个手机让孩子自己玩就好了;

孩子懂事了,他发现自己玩手机家长根本不会管,所以他每天玩到半夜。

孩子在生活中觉得孤单了,自然会寻求自己的精神寄托。

孩子发现游戏里的世界可以让他获得现实世界中得不到的成就,于是他们沉迷其中,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精神涣散、性格孤僻等不良后果。

3、父母的坏榜样

父母的行为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孩子,孩子在不经意间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习惯,这种模仿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曾在微博上看到这么一个段子:

父亲深深地吸了一口手中的烟,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你长大以后可千万不能学别人抽烟啊;

妈妈教训完奶奶洗的碗不干净后,立马变换笑脸对孩子说,我们要做懂礼貌的好孩子,尊敬老人。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段子也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爸爸捧着手机打麻将打得开心,嘴里不停地和孩子说,快写你的作业,游戏有什么好玩的。

如果大人都没有办法放下手机,又怎么能责怪孩子沉迷于游戏中呢?

凭什么你可以玩孩子就不能玩?

4、孩子的自控能力弱

手游的世界里充满着太多的诱惑,很多心智成熟的成年人都没有办法克制自己充钱的冲动,更何况八九岁的孩子。

“他还是个孩子”这句话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没有家长的陪伴与监督,孩子一旦尝试到了充值的甜头后怎么能够控制得住自己的欲望呢?

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终将一步一步毁掉自己的自控能力。

孩子爱玩游戏怎么办

1、带孩子见识世界

世界是多彩的,有趣的事情不仅仅是游戏。

家长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看看大千世界;可以带孩子去游泳,感受运动的快乐,也可以躺在穿上和孩子一起看一本有趣的绘本,一边看,一边讲。

这些事情的趣味性并不比游戏低,关键看家长要怎么去引导孩子。

2、多陪伴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父母的陪伴更令他开心的。

家长回到家后请放下手机,辅导孩子写作业也好,陪孩子看一集动画片也好,给孩子讲一个睡前故事也好,至少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父母所关心和在意的。

不要回到家就打开手机看看今天又有什么八卦新闻,明天又有哪家网店在打折。

3、防范于未然

可怜天下父母心,很多父母根本没有意识要对孩子隐瞒自己的支付密码或者银行卡密码。

所以家长为了防止孩子进行游戏充值,所有的支付密码都要对孩子保密。

其实杜绝孩子沉迷于手机和游戏的根本方法就是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显然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手机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4、制定规则

游戏本就是一种玩乐的方式,我们没有资格剥夺孩子的游戏时间,但是要告诉孩子,我们是玩游戏,而不是被游戏玩。

家长可以坐下来和孩子聊聊,什么时候允许玩手机,什么时候绝对不能碰。

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看手机,写完作业后可以玩一会,每次玩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等。

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知道,规则的制定者应该是孩子。

家长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不能让孩子觉得这是不平等条约。

规则一旦制定,全家人都要一起执行,全家人互相监督,管理好自己。

5、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在管理孩子之前,一定要管理好自己。

要想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放下手机,家长就要做到不把手机带上餐桌,父母管理好自己才更有底气管理孩子。

父母做好了,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也会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