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开始说话后,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着。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很开心的,因为毕竟比起之前他们只知道用哭来表达,这是很大的进步了。于是一开始,我们乐此不疲地替他们解决问题,渴了马上递上水;车坏了马上修理;不仅递上袜子还帮着穿好;玩具怎么玩立马演示。
有时甚至在孩子还没提出要求时,我们马上就替孩子解决了。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我们开始抱怨了,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懒,不动脑筋,没手没脚,什么都需要我们帮着做。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我们试图想不再提供“帮助”了,我们试图希望孩子自己动脑筋,“你可以的,你自己试试看,你再动动脑筋,你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结果并不好,孩子总是说,“妈妈,帮我做”;“爸爸,我不会”。
于是,我们和孩子之间进入了一个怪圈,我们一边抱怨着孩子,一边却又甘之若饴地包办代替,因为我们觉得他们“需要”我们。而孩子在我们空洞的鼓励下和不停的抱怨下,似乎也毫无长进,甚至还变的越来越“无能”。
虽然我们知道问题在哪里,但似乎总是解决不了。不断地有父母会说,那孩子都向我们求助了,我也鼓励他自己解决,但是他就是做不到啊,难道坐视不理吗?
的确,孩子人生最初的那几年,他们从我们的反馈中形成自我认知。当他们需要我们时,我们的确不能忽视,我们需要让他们明白,任何时候他们都是会得到支持的,这份底气是孩子迈向独立很重要的前提。
那既然无法坐视不理,那些口号的鼓励也于事无补。我们到底可以怎么做呢?其实,只需要说一句话,就可以完全改变这样的局面,那就是这样一个提问,“那我们一起想一想,可以怎么做呢?”
这样简单的一个问句,对于父母来说,是个暂停键。它提醒我们,如何真正的爱孩子,而不是着急去“救火”。所谓“做父母”,不需要替孩子做很多事,但需要帮助孩子自己完成很多事,细微差距导致的结果却全然不同。很多父母跳过这一步直接替孩子做了,不但剥夺了“做父母”的责任,而且也剥夺了孩子迈向独立的机会。
这样简单的一个问句,对于孩子来说,是个开始键。它让孩子的大脑开始参与思考这个从来未曾想过的问题,“是啊,除了让父母帮忙,我还能做什么呢?”,不要小看了这样的思考,坚毅、独立、责任心,这些品格不是凭空养成的,就是从小到大这些困难时刻,他们自己解决了,他们承担了后果,他们哭了受伤了,然后擦干眼泪继续完成了,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克服困难”的过程形成的。
一开始,也许孩子无法想到任何其他方法,他们也许还会着急,一直嚷嚷,“妈妈帮我做”。这时,我们千万不要又急着替孩子做了,不要就此认为孩子的确不行。这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打破了之前固有的习惯,孩子还不习惯自我思考,还没有掌握相应技能。
我们可以用语言向孩子描述我们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我是你,也许我会先去回忆一下,最经常放袜子的地方是哪里?”;“如果我是你,我就会先来想象一下我想搭的桥梁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先搭第一步”。这样的描述,相当于在向孩子展现我们的思考方式。所谓的“动脑筋”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引导培养的,而最简单的就是父母们展现给孩子看我们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步骤。
随着孩子慢慢适应我们这样的提问,并且可以回答出解决方案后,我们就可以继续追加提问,“哦,这是一个好方法,那还有其他方法吗?”这样追加的提问,可以进一步启发孩子思考,让孩子想出更多的解决方案。
这不仅仅是锻炼孩子的思维灵活性,更关键的是,它传递给了孩子一个很强烈的信息,方法永远比问题多。从小具有这样思维模式的孩子,今后就不会害怕面对困难,就更有勇气去接受挑战。因为他们从小的经历反复都在告诉他们,“我可以找到更多更好的答案,我可以做到!”
学龄前是孩子很关键的自信和抗挫能力建立的窗口期,我们需要让孩子建立“我能行”的思维模式。不帮孩子做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个坏父母了,更加不意味着我们就少爱了孩子。相反,这意味着,我们更加爱孩子,只不过用了一个更加有效的方式在帮助孩子成长。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经常问一下孩子,不要让我们的“超能”养出了“无能”的孩子。真正聪明的父母都是脑子快一点,行动慢一拍。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1、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所谓“问题少年”,都是父母从小没教如何解决问题
掌握一个方法|普通父母灌输内容,聪明父母教会孩子思考
2、孩子哭闹
见招拆招|一不满足就带着哭腔大叫,再好的脾气也烦了
熊孩子闹起来戏还很足,这些演技派选手到底想怎样?!
3、正面管教
专治“不想吼孩子,脾气上来忍不住”这种病
3岁内宝宝打人,你管的不对才是大问题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畅销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的作者,微信公众号:大J小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