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光脚探索世界,越早越好?让娃更聪明、走得更稳!

作者:科学健康育儿 05-22阅读:1391次

学会走路是宝宝探索世界的里程碑。

能独立行走的宝宝,不再单单用小手和嘴巴感知周遭的一切,还能用小脚走向更宽广的世界,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

因此,走路一直是宝爸妈非常关心的问题。

宝宝稍微晚走会儿、或走路样子和别家宝宝不一样,宝爸妈就各种担心!

今天科长根据专家建议,告诉宝爸妈3个简单有效促进宝宝大运动发育的方法,让宝宝爬得快、站得稳、走得顺!

文末还有超值福利免费赠送,数量有限,着急的宝爸妈可以尽快拉到尾部参与哦!

大运动发育要符合“首尾原则”

对婴幼儿来说,大运动发育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趴是大运动发育的起点。学走路之前,宝爸妈应让宝宝多趴。

趴→抬头→抬胸→坐→爬→扶站→扶走→独站→独走……每一步都不可或缺。

抬头

0~1个月

抬胸

1~2个月

翻身

3~4个月

独坐

4~7个月

爬行

7~10个月

扶站

8个月

扶走

8~9个月

独站

9~12个月

独走

12~15个月

宝宝学走路越早越好?

宝宝还不会坐或爬,宝爸妈就帮宝宝练习学步,“拔苗助长”的伤害有:

① 身体无法承受重力,宝宝易跌倒、受伤。

② 双腿要承受自身重量,易导致腿部变形。

③ 足弓的承受能力较差,容易造成扁平足。

如果宝宝各个阶段的运动能力都超前,即抬头、翻身、爬行都较早,那宝宝走路早没有问题。

最常见的学步误区

误区一:牵着宝宝走起来

牵着走让宝宝产生依赖心理,一旦没有了宝爸妈这个“拐杖”,宝宝就失去了探索兴趣。

牵着走使宝宝习惯于“被拎着”,易造成习惯性踮脚;同时,宝宝错失锻炼平衡能力的机会,走路时容易摔倒。

误区二:学步车、学步鞋用起来

宝宝在学步车里,无法练习平衡能力,造成宝宝学步延迟;宝宝两腿间的宽带子,使宝宝无法真正站直,易导致宝宝腿部异常。

在宝宝学步初期,光脚撒欢儿是最好的选择!

光着脚走,脚趾能用力抓住地面,有利于宝宝掌握平衡;穿上鞋,宝宝无法感知地面,久而久之可能养成低头走路的习惯。

误区三:瞎补

很多宝爸妈认为,宝宝走路不稳、易摔跟头,肯定与缺钙有关。

事实上,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是宝宝出现了X型腿。

X型腿的宝宝走路内八字,又易被绊倒。两腿膝关节向内弯曲,走路时双侧膝关节会碰撞,造成自行相绊而摔跟头。

如何判断宝宝是X型腿?让宝宝放松平躺,轻轻靠拢两侧膝关节,观察两侧踝关节内距离,如果超过6厘米就可能是X型腿,需要找儿童骨科诊治。

怎样教宝宝学走路?

看准学步时间

宝宝学步应在10~11个月,表现为能够独自扶着站立,甚至走上几步。

确保周边安全

四周围起,中间铺爬行垫,宝宝在中间爬行,爬到周边能扶物站起。

正确引导

宝爸妈引导宝宝学走路,以下三步,缺一不可。

学蹲站

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让宝宝自己体会“站起来”的过程,感受手臂、腰腹和腿部的发力。

宝爸妈可以在沙发旁的爬行垫上放一个小玩具,让宝宝捡起再放到沙发上。

学扶走

宝宝能稳稳地站立时,产生向前迈进的欲望。

宝爸妈可以蹲下身子,适当拉着宝宝的小手,让他试着迈开小腿。

如果宝宝胆小不敢走,宝爸妈要充分鼓励,当宝宝能够掌握身体平衡时,就不会那么害怕。

放开手

当宝宝扶着能走时,宝爸妈可以试着放开手,让宝宝独自行走,鼓励宝宝走向2米远的宝爸或喜欢的玩具。

当宝宝能独自走几步时,宝爸妈记得及时表扬。

宝宝学走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宝宝踮着脚走路,怎么办?

学步期宝宝,走路时踮脚非常正常。

如果宝宝2岁以后还踮脚走路,或没走路时腿部肌肉紧绷,要去看医生。

爱蹬掉袜子,光着脚走路怎么办?

光脚丫对学走路的宝宝有莫大帮助。

走路更稳,协调性更好

小宝宝光脚学走路,脚趾能用力抓住地面,不但不易滑到,还利于掌握平衡,走路更稳。

脚底丰富的感觉末梢,能分辨路面高低起伏,随时调整,让宝宝的协调性更佳。

促进足弓形成,避免扁平足、足内翻/外翻

经常有妈妈问,宝宝扁平足、足内翻/外翻怎么办?答案是多多练习光脚走路。

当小脚丫不受束缚、自然生长时,足底肌肉和韧带能得到充分锻炼,足弓的发育会更好,还能缓冲走、跑、跳时引起的震荡。

所以,宝宝学走路,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光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