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搜索率超高的吃手难题,破解方法都在这里了

作者:萌芽研究所BUD 05-22阅读:2291次

这段时间,在奋战下周「小芽启萌·优陪会员计划」的升级上新准备,是的,我又陷入“推文不知道如何写”的情况。随意查看后台的时候,却发现近期后台有妈妈留言问我:如何才可以系统地帮助孩子戒掉吃手?

那个妈妈的烦恼是这样子:

最最让我抓狂的事就是娃吃手!

我的养娃理念就是顺其自然,认为吃手是宝宝认识世界的一种必然方式,只是一个过度,自己慢慢就会戒掉的!娃就养成了吃手睡觉的习惯——困了自己就爬到小床里,吃着手睡着了;接觉也是吃手……不需要大人抱啊摇啊拍啊……我还挺得意的!

可是发展到常吃的那个大拇指长出厚厚的茧子,上门牙凸,下门牙凹,我这老母亲的心再也淡定不了了!

从20个月开始了人为介入,从讲绘本,到涂蒜水,期间讲了无数道理,都只见效一段时间。最后我采取了戴手套睡觉的方法,终于把睡觉吃手的习惯改掉了!

但是每天还是要抱着他的小熊仔(一直陪着他的安抚玩具)吃一会儿手,而且是找一个没人的角落里吃,看见我过去就马上拿出来,我真是很无奈啊……到底有什么方法可以彻底把吃手给戒掉呢?!我真是要疯啦!

说起吃手,想起前段时间刚好和萌芽群的一个妈妈谈过这个话题,当时她的孩子已经戒掉了吃手的困扰,原因是找到了孩子吃手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心理缺乏安全感,她非常开心地给我留言,听到这个消息,我当然也很开心的。

吃手这个行为,对孩子来说是常见的。一些孩子可能并不爱吃手,比如我家两个娃,他们2岁前虽然也吃手,但是频率超级低,也不会把吃手作为自己很满足的行为方式。

但另外一些孩子对吃手的行为真的是乐此不疲,那么这种情况出来,应该如何正确面对才好?如果孩子还在吃手,到底如何戒除才合适?

今天的文章,想和大家系统地谈谈让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吃手”话题。

两岁之前:

孩子吃手无需太过担心

坦白说,吃手这个行为,如果在2岁前出现,是正常的。这是因为这一个“娘胎自带”的技能。

他们在妈妈肚子里,大概8个月大的时候,伴随吸吮反射出现,就开始练习这项技能,手就是他们最方便的练习对象。张开嘴,塞进手指,津津有味地吸吮,这是一项自然获得的本领。

对于孩子出生后,吸吮成为每天最常用的动作之一,所以,宝宝觉得吸吮的动作非常自然,从吃奶到吃手,都是孩子可选的一个方式

尤其是4~7个月的宝宝,手部的精细动作开始突飞猛进,他们用手探索一切事物,当然也包括吃手。但是这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从最初将整个小手塞到嘴里,进步到可以准确将一个手指塞到嘴里。

其实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孩子精练自己手部精细运动的方式之一。比如你看我家弟弟小时候的这张照片,他也喜欢把自己的小手伸到嘴巴里眨巴眨巴地吮吸起来,没什么技巧可言,就是“眨巴眨巴”的不亦乐乎。

弟弟小时候吃手的样子,肉乎乎,当时他身体曲线90%左右的

从另一方面,对宝宝来说,吃手也是一种安抚方式,帮他平复紧张和焦虑。

就像大人也会觉得有自己熟悉的物件在身边,会感到安心一样,宝宝在吃手的时候,就能够感到情绪上的安定。这和其他宝宝用安抚奶嘴,或者用毛绒安抚玩具,是一个道理。

手是宝宝时时刻刻都能看到的东西,比安抚奶嘴、毛绒玩具更有亲近感,既然吃起来口感不错,又随时可以吃到,吃手自然就成了这个年龄宝宝的常见游戏。

这些都是很多爱吃手宝宝的心理学的理论支持。整体来说:

我们要多观察,保证孩子还有更多的自我安抚方式,让孩子能够良好过渡到2岁后的逐渐戒除阶段,这个便是我们可以提前学习的功课了。

2岁之后:

留意孩子是否逐渐戒除吃手行为

正常情况下,不爱吃手的孩子,可能很早就已经不会对“吃手”出现高频的探索欲望了。

比如我家两个孩子,他们喜欢的自我安抚方式更多的是滚动身体,在床上不停翻来覆去,或者手里拿着安抚物,这些都是我可以感知到的孩子的安抚喜好选择。

对于大多数吃手的孩子,即便2岁之前很喜欢吃手,在2-4岁会之间也会逐渐戒除这个习惯,出现自然停止吃手的表现

这时他们的情绪和心理都更加成熟,也有了更多的玩具、伙伴,慢慢地就不再需要靠吃手安抚自己,也不把吃手当成好玩的事情。

你会发现,孩子正在降低自己吃手的频率,或者从之前的喜欢吮吸手指,下降程度到只是把手指放在嘴里却不吮吸,甚至是已经有很多其他的自我安抚方式正在发展。

那么更多的时候,你无需太担心孩子的表现,孩子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成长和过渡,我们可以一边观察,再适时引导

但是的确有不少孩子,形成了吃手的习惯

那到底要不要戒吃手,答案是要的。

因为不妥当的吃手行为所反映的问题,最重要的,吃手对孩子的牙齿和口腔发育可能会有影响,比如说孩子一直用门牙来吃手,就会出牙齿突出,甚至是咬合问题、上颚发育问题等等。(如下图)

特别是当孩子喜欢很用力地吸吮手指,影响牙齿和口腔的可能性会更大。如果孩子4岁以后仍旧吃手严重,甚至还会影响上下颌骨、肌肉形态,最终甚至会慢慢影响脸型。

如何戒除:

温和沟通和顺势引导双管齐下

比如文章开头的妈妈所分享的情况,即便孩子是在2岁之前,但是因为孩子吮吸手指的习惯不好已经对牙齿和口腔影响较大,那么戒除也是必须要进行的。

但是戒除过程中,妈妈也发现,真的是用尽了一切办法,似乎都无计可施,那么从心理学层面,我们如何双管齐下才能更对症地帮助孩子呢?

我前面提到的,孩子如果戒不掉吃手,甚至出现加剧的情况,其实已经不是简单的“吃手”问题了,往往背后伴随的是心理上更深层次的依赖

其实就好像断奶一样,大家也知道断奶期对于孩子来说各种激烈,戒吃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大原则就是:越是重要的事情,父母越淡定、温和,会有利于事情的过渡和解决。

儿童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社会模仿”(Social Imitation)。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孩子的早期道德观的形成并没有一个独特的发展过程,道德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都是通过强化和模仿形成的。

这里体现在孩子观察并仿效别人的好行为来学会道德行为,比如判断一件事情的利弊(比如吃手行为不好,要戒掉,我要用勇气去克服)。一旦孩子通过社会模仿感知并且接受了这些亲善行为的合理性,孩子会更愿意关注、并接受这些行为。

执行过程中,父母不同的榜样特征会对孩子学习道德行为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而已经被证明的三种可以提高孩子模仿意愿的榜样特征分别是:

这也是为什么我并不推荐父母一听到“要戒掉吃手指”,就好像如临大敌一样,用非常严肃、激烈、焦虑和忐忑的方式去介入孩子的行为调整中。

比如很焦虑地看着孩子痛哭、看到孩子吃手就打骂、即便孩子反抗不已还强行给孩子手上涂药等。

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爆棚的时候,用激烈的方式强行让孩子不吃手,很容易吃力不讨好,效果不理想,还弄得家里鸡飞狗跳。

如果你能够时刻意识到榜样特征对孩子行为模仿的力量,在这个心理基础上不妨试试温和的引导,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明确告诉孩子吃手习惯要戒除

找一个气氛轻松的时候,明确地告诉孩子:

“吃手是小宝宝的习惯,

你现在长大了,

可以尝试一下不吃手吗?”

这能够帮助孩子知道他应该做什么。

如果有合适的绘本、动画片,用故事的方式引出吃手的话题。让孩子明白吃手对自己身体的伤害。

我最喜欢的方式是给孩子看图片,比如我今天文章里所示范的吃手对牙齿的伤害,很多时候让孩子了解利弊,是需要更直观、孩子也能够接受的图像引导方式来辅助的。

2、帮孩子建立自我认知

当孩子吃手的时候,不要直接打断,而是温和地问他:

“你知道现在自己在吃手吗?”

这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自我认知。

吃手常常是下意识的行为,孩子很有可能不知不觉地就把手放进了嘴里。所以,帮助他们意识到“哦,我在吃手了”,是非常重要的。

千万不要直接打断他,那样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自我认知,还激发逆反心理。

顺着孩子吃手这个行为,你便可以和孩子讨论“吃手”这个行为了,基于第一步你们前期对于吃手的沟通和调适,第二步是引导孩子建立自我的觉察,让他意识到说,“这原来是我可以控制的行为”,我可以去尝试戒掉。

积极关注是一个很好用的方法,就好像我昨天的文章分享的一样,哪怕孩子出现一分钟放下了吃手的行为,你都要鼓励孩子,告诉他:

“谢谢你坚持了一分钟把手放下。”

针对吃手这个行为,在心理学上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戒掉某个负面行为,我们需要强化“正面行为”,所以你的鼓励不应该是“谢谢你坚持了一分钟不吃手”,而是“谢谢你坚持了一分钟把手放下”。

这里的区别是,放弃使用“不”开头的句式。

3、用更好的方式代替吃手

和孩子一起想想代替吃手的方式。

吃手本质上是孩子寻求自我安抚的方式,那么给孩子“关了一扇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让孩子能找到另一扇窗”,而这扇窗也是孩子能接受并认可的。

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很有想法了,如果他也认同“大孩子不要吃手”的观点,不妨邀请他一起想想,如果想吃手的话,有没有别的方式可以代替。

比如挑选一个喜欢的玩具带在身上,玩拍手游戏等等,一个行为的过渡,时间是漫长的,所以才更需要父母去仔细观察孩子的喜好,让孩子找到更好的替代方式

涂药水的方式不是不可以的,香港和美国的儿医也会有推荐的药水帮忙

临睡的时候给孩子涂一点点,然后帮助孩子避开夜间吃手的行为。当孩子夜间碰到药水的时候,它的味道是苦涩的,也会让孩子不舒服。

4 、观察孩子是否有其他心理隐患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孩子5岁之后还有吃手的情况,需要有一定的干预措施。年龄越大,吃手对牙齿和嘴部发育的影响也会越明显。

很多难戒除的原因恰恰在于孩子心理原因,而这个本质上是孩子心理压力的一种映射,比如焦虑,比如紧张,比如害怕,比如惶恐。

这个时候,父母还是要回归到根源,从心理调节上开始做起。找到根源后,我们就可以适当地在孩子紧张的时候,多给一些关注,拉拉他的手,多给他鼓励和肯定,让紧张的情绪通过其他方式得到释放。

比如这个妈妈所反映的做法,其实是明白自己孩子吃手是因为分房睡后亲子关系的不安全感。

每个家庭的情况真的都不一样,所以戒除的时间有长有短,但是最基本的行为调整的基础框,一定是亲子关系。而父母的榜样特征会成为行为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

养育了两个娃,我家孩子虽然不吃手,但需要介入的行为调整又何尝少呢?比如前段时间刚和搭档们说,我要介入弟弟的学习坐姿引导了。

很多时候孩子的成长真的是每一个环节都让人放心不下,怎么突然之间孩子就喜欢躺着看书了,怎么突然之间孩子趴着长时间,盯着密密麻麻的字玩游戏,怎么突然时间孩子就扭扭曲曲睡觉了,这些都是也许一不小心,孩子就近视、脊椎侧弯、蛀牙等。

但发现孩子出现了这些状况,我们是敲锣打鼓去制止,还是顺势引导,让孩子也能借此机会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和行为觉察力呢?

我更希望我可以坚持的教养方式是后者,学了那么多年心理学,我想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往往咨询室里能真正看到成效的,都是在咨询过程中产生内驱力,愿意给自己赋能,最终能够赋能自己的人。

我督导常说,每一个咨询师,最大的感恩之处在于,虽然看似是我们帮助了一个人,其实也是他们治愈了我们,让我们相信,人是有韧性的,也都是有成长力,而这份力量,会成为每个人人生最好的导航和灯塔。

与大家共勉,一起共度这段坎坷不平的养育生涯。

参考文献:

http://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childrens-health/in-depth/thumb-sucking/art-20047038?pg=1

https://www.whattoexpect.com/first-year/ask-heidi/thumb-sucking-baby.aspx

http://kidshealth.org/en/parents/five-habits.html

http://childrensmd.org/browse-by-age-group/toddler-pre-school/thumb-sucking-and-finger-sucking-11-ways-to-break-the-habit-without-breaking-your-budget/

http://www.webmd.com/parenting/features/9-ways-to-wean-a-child-off-thumb-sucking#2

萌芽的话

日以继夜的在赶优陪计划」的新课程,今天抽空写的小文,不知道大家是否喜欢,有没有些些启发。

如果你家宝贝有吃手现象,你也因此在糟心,不妨也留言讲讲你的烦恼;有帮孩子戒除掉的父母们,也来分享下你们的经验和点子吧!

对了,我还要给大家说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5月25日(本周五)下午17:00开始,「小芽启萌」服务号将对即将上线的2-3优陪游戏课产品进行最后的调试,届时将暂停招募新的「小芽启萌·优陪会员计划」会员。

是的,大家期待已久的24-36月龄段的优陪游戏课很快将与大家见面了,爸妈们终于可以完整购买0-3岁的优陪游戏课了

最后也想提醒一下大家,升级完成后269元/年的首发会员价格将成为历史咯。如果宝宝月龄合适,不要错过以「历史最低价」轻松购入会员年卡,加入我们学习大军的最后机会哦。

本文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

转载合作请回复关键词 转载获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