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六一儿童节
怎能不送绘本给大家
拉到文末,有秒杀福利哦~
还记得我之前文章里讲过的一个身边的真实案例吗?
我们隔壁的女孩上初三,她妈妈在生她时大出血,在手术台上抢救了好久才活过来。自此以后身体就很不好,他们两口子都很在意娃的教育问题。那个女孩儿也很争气,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年级前三名。
可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她放学回家后,跟妈妈吵架的声音。
有一次,她妈妈跟我一起买菜,就在路上开始诉苦。说是自己一心为女儿,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生怕有一餐不和她胃口,让孩子吃少了。学业这么重,作业那么多,该如何是好?
再后来跟她一起聊过好几次,每次的话题都以她女儿开始,再以她女儿结束。很少有听她说起过自己。她在照顾女儿方面也确实尽心尽责,每天女儿进门前,她都会把精心做出的饭菜摆在桌子上,洗完衣服叠好放柜子里,并且把第二天要换的衣服给孩子放床头。
有一回天气热,她给女儿拿的衣服有些厚,自己在那里自责了好久。我对她说,孩子都上初中了,热了肯定自己会脱的。
可这样一位尽职尽责,无微不至照顾女儿的妈妈,却每天要接受孩子的责备与挑剔。女儿从来不觉得妈妈为她付出有多辛苦,好像自己享受到的一切都理所应当。
我想如果那位妈妈让女儿放学回来自己盛饭,自己收拾房子和衣服,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种结果呢?
作为父母无论孩子怎样都是不记仇的,我们养孩子的初衷也从来不是为了让他养老。
但是孩子的这种对父母一点儿都不体谅的“小白眼狼”行为,对他自己走向社会也是没有好处的。
因为不懂体谅父母的孩子,在跟朋友的相处中,也是没有同理心的。
前几天,我一个朋友跟我诉苦,说是她跟一个大学同学相处的好累。我说:“发生什么事了?”
她说:“哎,我都郁闷死了。朋友让我给她的群里拉人,我没答应。
我朋友就发来消息,说:“看来我们是塑料姐妹花了!让你给我拉个人这么简单的事儿!你还推脱!我以后还敢叫你为我办事吗?不用了!拜拜!”
我一看全程都是叹号,还这么理所当然,就告诉她,你直接拉黑吧。感谢她能来,不遗憾她的离开。
我们身边确实有这样一些人,总觉得别人给他帮忙,不过是举手之劳,为什么就懒得帮,真是不够朋友。可就算你一再帮了她,她也不会感谢你,因为她觉得理所应当啊。
但假若你一次不帮他,那你就是罪人了,还是罪大恶极的罪人。他口口声声嫌你不顾情分和情谊,却思考没想过自己是否记得之前别人对他的帮助。
而且这类人,倘若你有事需要她“举手之劳”一下的话,她很少会帮你,而且不帮的也是理所当然。
那这样的行为,肯定是朋友远离,同事不喜的。我们肯定不希望孩子成为这样的人。
涵涵让我和爸爸陪她玩的时候,总是喜欢设定好我们的台词,她说什么,然后我们接着说什么,都是固定的,错一句还得重新来。
有一次走在路上的时候,我就用她的方法,要求我说完一句,她必须用固定的格式去回答,不然就重来。
结果她不愿意了。我说:“你看,每次你让爸爸妈妈这样陪你玩时,我们也是一样的心理,不可能每个人都按你设定的方式来,你想要什么,人家不一定会配合着跟你玩,而若是你强迫小朋友,人家肯定不喜欢这样。”
心理学研究表明:9-10岁的孩子才能做到换位认知,还不能做到换位认知的孩子是不能明白自己的行为表达,会给身边的人里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所以,你看,孩子在10岁前,是不懂得换位思考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让他感同身受。
最近跟涵涵一起看了这样一本绘本,说的就是这个游戏。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是我的偶像彭懿老师翻译的哦~
扉页图画上我们看到,在一个月圆之夜,一家三口正在沉睡中,从窗口爬进“哭闹虫”和“生气虫”两只小怪物。
接下来,会怎么样呢?
一大清早,楼下就响起了刺耳的吵闹声。
“嗵咔 啪嚓 咔——吱!咔锵 啪嚓 啪嚓嚓嚓嚓! 姆喀 姆喀 噗——咻”
读绘本时,这些拟声词一定要读给孩子听哦,他们很喜欢~
哎呀,太糟糕了!房间里乱成了一锅粥。
妈妈做了一个巨大的三明治!
只见她张开大嘴:“啊呜——”
我还以为她要把整个三明治都吃下去呢……
想不到妈妈只吃了火腿!!
临出门时,妈妈把衣柜翻的乱糟糟,还非得让儿子带上小兔子发夹。
而且妈妈一只脚穿凉鞋,一只脚却穿着长筒靴,打扮的这么怪异就要出门。
儿子只好死命把她往回拉,请她换掉。
妈妈会听才怪呢!
出来后,妈妈各种不走寻常路,爬高上低,踩水坑。
拿着气球撞到别人,不道歉就跑掉啦,还得儿子在后面善后,替妈妈去道歉安抚人家。
游乐场玩了一会儿,儿子和妈妈去吃饭,刚吃完饭,一转头,妈妈不见了!
哎,原来妈妈在这里,她总是到处乱跑,还不停地朝城外跑去,儿子得快点才能追上她。
天黑了,妈妈竟然还躺在树下不肯走。
好不容易说通了,还一边走一边哭,磨磨蹭蹭,儿子只好耐心地哄妈妈。
回来后,发现,天哪,怎么爸爸也不对头了???
儿子这次真的给二老跪下了
爸爸妈妈开启了不管不顾的疯玩模式,儿子只好说:
“不要把果汁往地上倒!”
“不要用奶油乱写乱画!”
“不要随便玩我的玩具!”
“不要大声唱歌!”
爸爸和妈妈怎么一点儿都不听话啊!
爸爸和妈妈眨巴着眼睛。
“哎呀,家里怎么乱成这个样子了!这都是谁干的啊?”
“音乐怎么开得这么大声!”
突然地,爸爸和妈妈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这个故事讲完后,我问涵涵:“你说,这个爸爸妈妈像谁啊?”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回答:“像我。”
然后她从我手里拿过这本书,仔仔细细地看了下封面问:“妈妈,怎么这么好的书,竟然没获奖啊?”
哈哈,原来小丫头在找奖章啊。我说:“大概是大人觉得这本书太无厘头吧。”
后来我翻看了评论,很多家长都说,没想到孩子们竟然都很喜欢这本书。
换位游戏,是最能让孩子获取同理心的一种方式,我们平时在家也可以像《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面一样,玩今天你当爸爸,我当儿子的游戏。让孩子也体会下当父母的感受。
但真正说到不要把孩子养成“白眼狼”的话,我觉得还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01.不包办代办
不然长期下来,孩子就麻木了,觉得你做一切都是应该的。包办代办的其他坏处,之前文章里都有讲过很多了,这里仅说这一点。
02.让孩子学会感恩
卡耐基才说:“忘恩是人的天性,它如同肆意生长的杂草;而感恩犹如靓丽的玫瑰,它需要细心的栽培与爱心的滋润。”
所以想让孩子懂得感恩,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引导。比如在公交车上有人让座后,真诚地给对方说谢谢;去朋友家做客,走的时候感谢人家的招待;别人帮了我们,及时表示感谢等。
董卿说过,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所以,我们平时也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
03.不要“无私”地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
还记得那个在机场弑母的汪佳晶吗?他在日本留学五年,期间的生活费和学费都来自于母亲每个月7000元的收入。他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给予的一切,从未想过自己24岁的大好年华,完全可以靠勤工俭学来替母亲分担。
最后一次,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没钱给他了。他竟然对着前来接机的母亲连捅9刀。
因此,我们不能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不能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让孩子争当“富二代”。
我们单单爱孩子是不够的,还需要教会孩子爱别人,富有同理心,毕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今天六一儿童节
怎能不送绘本给大家
来个0.01元秒杀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这本书吧!
并祝愿咱们号里的大朋友家的小朋友
儿童节快乐
开开心心、快快乐乐每一天
绘本售价29元,下单减28.99元,到手价0.01元
数量:10本
适合年龄: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