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不竭,童心不老:金波爷爷陪你过六一

作者: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mp 06-02阅读:4948次

昨天下午,金波老师带着《金波60年儿童诗选》做客直播间,和大家聊了聊孩子诗歌阅读的那些事儿。对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金波老师在直播中深情地说道:

祝福孩子们,祝你们六一快乐。

你们要想到我们为什么这么爱你们?

为什么把你们的节日当成我们的节日?

因为你们身上寄托着未来。

你们是我们的希望,

你们是我们未来的阳光。

今天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机会,

让我们去表达对孩子的爱。

无论是否六一,我们都很爱你们!

截止到目前,直播视频已有120多万次播放量。

谈起金波老师,大家想起的称谓有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但更为读者称道的身份是诗人。虽然八十多岁高龄,但他总是精神矍铄,笑意吟吟。近日,他的《金波60年儿童诗选》全新面世,再次证明其诗情不竭,童心不老。

180首诗全为自选

活动中,金波老师以一首《云》拉开了直播的序幕。

这首《云》写于1961年。若从二十多岁开始发表作品算起,至今金波老师已有六十年坚持为孩子们写诗。

蓝天蓝,像大海,

白云白,像帆船。

云在天上走,

好像海里漂帆船。

帆船、帆船,

你装的什么,

走得这么慢?

不装鱼,不装虾,

装的都是小雨点。

雨点、雨点,

请你洒下来,

帮我浇菜园。

——选自《白天鹅之歌》

据金波老师介绍,《金波60年儿童诗选》为近60年经典儿童诗歌的自选集,共3册,每册收录诗歌60首,分别为《白天鹅之歌》《萤火虫之歌》《红蜻蜓之歌》。作品取材广泛,从大自然到现实生活,涵盖儿童世界的方方面面。

《白天鹅之歌》适合1-2年级孩子阅读,兼顾3-4年级。主要写孩子眼中的风景、大自然,以及对亲人的感受,侧重日常生活中的情趣展现。

孩子读抒情诗,希望有故事情节,情由事显。《萤火虫之歌》适合3-4年级孩子阅读,侧重叙事,包含丰富的情节。

《红蜻蜓之歌》适合5-6年级读者阅读。儿童诗是有思考的诗,本册侧重抒情,蕴含着细腻的哲思。

收录入选教材的诗歌

据国家文字著作权协会2010年统计,人教版《语文》教材收录的金波作品达28篇,作品被收入教材的数量在现当代作家中仅次于老舍。如《我们去看海》被选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用目光倾听》被选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及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国徽》被选入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等等。这些入选教材的诗歌,也被《金波60年儿童诗选》收录。

对于多首诗歌入选教材,金波老师认为,选入教材的作品首先水平要高。其次,能够入选的诗歌在语言规范、趣味要求、思想内容上的正能量表达上,也是有所要求的。叶圣陶先生曾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应是互补的。

返老还童的诗人

我从菜园里拔一根管,

好放进几只流萤,

让它闪出柔和的光吧,

孩子,送你一盏翠绿的灯。

放萤火在你的枕边

我再编一个童话给你听

说在夏天的夜里

有一个翠绿的梦……

孩子的一笑一颦,甚至一声音响、一缕气味、一种颜色、一个词汇,都让金波老师感受到诗意。他的诗,不是为儿童写的,就是适合儿童读的,因为他全身心浸润在孩子的世界里。

金波老师认为,无论诗歌、散文、戏剧抑或小说,所有的文学均有“诗意”,诗意呈现意境,总会在情感上打动我们,所以诗歌又被称为文学中的文学。能读懂诗的孩子,在读其他文学类作品时,会多一种道德情感。这种情感的养成,可以让孩子触景生情,将眼中所看,心中所想,联系起来,形成诗意。

古体诗与现代诗

合乎规律的诗歌,无论古体诗或现代诗,均会形成一种节奏感,会在生理与心理上给孩子双重慰藉,带来快感和美感。

金波老师认为,古诗可以多诵读,对孩子来说写作的话较为困难。现代诗接近于口语,形式自由,如果多写多读,会在音乐性上有更深的体会,也会对母语产生较深的语感,可以提倡孩子进行模仿、创作。

如《别碰蒲公英》写于1986年,但这种童趣的延续却有半个世纪,他记忆中的那朵蒲公英永远是鲜亮的。“别碰蒲公英/它等待着/秋天的风……别碰蒲公英/它属于秋天的风/也属于春天的风。”虽然他也曾为它的枯萎而歉疚过,但正是那朵蒲公英让他懂得了尊重生命。

精品之作 诚意满满

著名插画家钦吟之在原有“诗中有画”的基础上,为这些童诗配上相得益彰的图画,营造一种“画中有诗”的身临其境感,更是给人一种锦上添花的感觉。

它们长这样

还有这样

据了解,为了保证这套书的质量,中少总社邀请“世界最美书”设计师刘晓翔工作室进行装帧设计。整套书采用布面精装,镂空环衬,特种纸全彩印刷,极具收藏价值。

美图展示

这套书还邀请了金波老师、著名主持人小雨姐姐配了制作专业的音频。家长和孩子可以跟着小雨姐姐学习体会语音与内容的结合,学习朗读的技巧。读者扫描书中所附二维码即可收听。真正实现了在传统出版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