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
现如今,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人们,走路看手机,上班盯电脑,下班刷游戏,就连带娃的时候,手机、电视也被当作最有效的“哄娃神器”。
这些电子产品,似乎有一股魔力,让一枚枚小娃沉浸其中,不亦乐乎。可是你知道它们对宝宝的眼睛伤害有多大吗?
先来看一组数据:
泪膜破裂时间正常值:15-45秒,少于10秒为病态
正常人每一分钟眨眼:10~20次
PS. 我们每眨一次眼睛,泪腺开口处就会受到压力,流出泪液,泪液在结膜囊均匀地分布,形成一层液体的薄膜,医学术语叫泪膜。它能保持角膜、结膜的湿润。
“泪膜破裂”听着吓人,其实只是一个术语。“泪膜破裂时间”指的是泪膜维持的时间,医学上经常用泪膜破裂时间来判断泪液分泌是否充足。正常人的泪膜破裂时间大于10秒。
孩子连续玩20分钟手机
结果
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
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ad
结果
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4.67次
孩子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
结果
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7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9次
当我们双眼长时间紧盯电子屏幕时,眨眼和眼睛活动次数减少,导致泪膜不完整、不均匀,就会出现眼睛干涩、疲劳、异物感等,时间久了很容易患上干眼症,甚至诱发角膜炎。
电子设备上的影像是频繁闪烁变化的,孩子为了看清屏幕上的内容,睫状肌必须跟着影像的变化而频繁运动,久而久之睫状肌就会疲劳,甚至出现睫状肌痉挛,不仅影响视力,还会影响眼部聚焦功能,渐渐发展成弱视、近视、斗鸡眼。
再加上,幼儿的视觉调节能力较差,眼部神经、肌肉发育不完全,电子产品对眼睛的影响,比成人要更加严重。
另外,由于宝宝的脊椎和骨骼尚未发育完善,而一旦观看电子设备,基本一看就是半小时、一小时。长时间僵坐或者维持不正确的坐姿,会引发各种颈部不适,甚至脊椎变形,驼背等。
当然了,现实生活中,对孩子完全禁用电子产品是不可能的。我们起码要用手机给宝宝拍照;或者用电子设备和宝宝做交易。
比如让小家伙看十分钟动画片换取一次乖乖刷牙;甚至学校里有的作业都需要使用电脑完成……那到底要怎么在保护眼睛和使用电子设备之间找到平衡呢?
01
控制时长
2岁以下的宝宝,建议尽量不要看电视。如果实在要看,看得时间越短越好。2-3岁宝宝,每天控制在30分钟内。并且提前订立好规则:到了规定时间就关闭电视,不再拖延。
在这点上,国外的做法更为严格: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
1岁半以下的儿童禁止接触电子产品;2-5岁每天总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而澳洲明确禁止2岁以下的孩子观看任何电视节目,2-5岁的孩子每天也只能看1小时。
02
改善使用环境
这里有一个“20-20-20”规则:即每 20 分钟抬眼看 20 英尺(约 6 米)外至少 20 秒。
保持距离:观看距离在电子屏幕对角线的6倍处。
光线控制:尽量使用自然光源或者类似自然光源,避免关灯后在黑暗中玩手机。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亮度适当,清晰度要好。
正确姿势:最好端坐,避免躺、卧、趴着。
03
父母以身作则
很多孩子迷恋电子产品的原因,就是受父母的影响。父母总在一旁玩儿,好奇的孩子也想一探究竟,抢爸爸妈妈的手机这里划一划,那里按一按。
因此,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要率先树立榜样,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玩拼图、堆积木、玩过家家、讲故事、做游戏,既提高了亲子陪伴的质量,也能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有趣的事情上。
04
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2007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验光学系教授Donald Mutti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他们针对加利福尼亚州500多名视力正常的孩子进行了5年的跟踪研究。
五年后,每5个孩子中有1个得了近视(比例为20%),而唯一和近视强烈相关的环境因素是户外活动时间。之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Kathryn Rose教授的团队,同样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视野开阔,眼睛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也减少了近距离用眼的机会,间接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
wode
影响孩子视力的因素有很多,遗传占40%,用眼习惯和用眼环境占60%。在这个电子信息化时代,完全杜绝孩子接触电子设备是不可能的。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要对电子产品过度迷恋。
而大人一旦发现宝宝有斜眼、频繁眨眼或眯着眼睛看东西的情况,最好及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做检查,毕竟孩子的视力问题发现得越早越容易矫正。
给文章点个赞吧,让我们一起守护孩子的视力健康。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