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傍晚,我带着14个月大的二宝出门遛弯,在楼下碰到几个和我家二宝年龄相仿的宝妈,宝妈们凑到一起,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
A宝妈:“你家孩子和我家孩子差不多大,看着好像没你家孩子高,来比一比,看看谁高?”出于面子,我将二宝从婴儿车里抱了下来,A宝妈左看看右比比,小声嘀咕着:“好像我家的矮一些啊!”脸上不由地流露出一丝担忧。
刚比完身高,B宝妈又说:“你家孩子长多少颗牙齿了?我家孩子才长了6颗,我这个周末想带他去儿科看看呢?”
C宝妈:“你们都给孩子吃的什么奶粉啊?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哪个牌子的好?”
……
说着说着,不知道谁挑起的话头,又谈到了孩子上幼儿园的事,说现在的幼儿园是多么不让人省心,讨论公立私立幼儿园哪个好。
我原以为自己是个很淡定的人,听着这些宝妈的七嘴八舌,感受着她们的种种焦虑,让我也不知不觉地被这种焦虑的气氛笼罩,赶快逃之夭夭,借故带着二宝离开了。
有一种焦虑叫宝妈焦虑,好像女人从知道怀孕那一天就开始焦虑,去哪家医院孕检,吃什么补品,如何进行胎教……
孩子出生了,宝妈更焦虑了,孩子该吃哪个牌子的奶粉,该用哪个牌子的尿不湿,该不该买婴儿床,该从什么时候给宝宝补钙,补多少……
等孩子上幼儿园、小学了,又该焦虑孩子上哪个幼儿园、小学,孩子要不要上兴趣班,报哪个兴趣班,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怎么办……
心理学家认为,过度焦虑会影响人的思维,导致错误的判断。育儿原本就是慢工出细活的事儿,急不来的,越急越会出差错。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
一位妈妈因夫妻两个身材不高,总担心儿子长不高,就给孩子补充了很多钙剂,有好多还是托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可是,孩子不但没有越补越高,反而越补越矮。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去医院检查,结果令这位妈妈当场崩溃。
由于孩子补钙过量,导致了骨骼过早钙化,骨骺提前闭合,使长骨发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从而使身高发育受到了抑制,以后孩子不仅不能长高了,还因为骨头中含有过量的钙,使骨头变脆了,很容易发生骨折。
这就叫揠苗助长吧,这个例子比较极端,其实很多父母都在不知不觉地进行揠苗助长。
听到别人家孩子这次考试比自家孩子考得好,就急忙给孩子找培训班,给孩子补课,而不找找孩子为什么没有考好的原因。
听说别人家孩子报了什么兴趣班,自家孩子没学,也会着急,赶紧报名,而不考虑这个兴趣班是否适合孩子。
看见别人家孩子买了什么玩具,据说有开发智力的作用,不管这事有没有谱,一个字“买”!
……
总之,我们就是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可这样做真的就能赢吗?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孩子A在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一个孩子B在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和A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满54周的时候,A练习了8周,而B只练习了2周。
现在我们来猜一猜,哪个孩子爬楼梯的水平会高一些?大多数人会认为练习了8周的A会比只练习了2周的B爬楼梯的水平更高。
但实验结果让人意外,只练习了2周的B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习了8周的A更高,B在10秒钟内就能爬上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但A则需要20秒钟。
格塞尔解释说,孩子从46周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的身体发育还没有达到很好的爬楼梯的程度,所以,虽然经过提前训练,却事倍功半;从53周开始练习爬楼梯,孩子的身体已经为爬行做好了准备,所以经过训练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实验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在孩子的身心发育未达到一定程度时,不要让孩子做一些违背其发展的自然规律的事情。
比如,有的家长让5、6个月的孩子练习行走,这就是违背生长发展规律的,不仅不能让孩子提早走路,还会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如把孩子的双腿压弯、形成扁平足等。
那么,在这个育儿普遍焦虑的时代,我们如何独善其身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两点:
学习育儿知识,了解幼儿发展规律
有些家长出现育儿焦虑,是因为缺乏育儿知识,所以,才会看到别人家孩子比自家孩子多长了几颗牙就紧张,在育儿过程中遇到困惑,应寻找科学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因焦虑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
克服攀比心理
在育儿过程中,家长之间相互攀比的现象比比皆是,人家孩子有的咱得有,人家孩子学的咱得学,人家孩子能考100分,咱家孩子就不能考99分。这种盲目的攀比,让家长越来越焦虑。
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优势,与其去与别的孩子攀比,不如发现孩子身上与众不同的东西,家长才会自信,孩子才能更自信。
每个孩子都有花期,每个孩子的花期都不同,我们不应该着急拨快孩子的“时间表”,而是应该静静等待花开的时刻,会等待的父母才能教出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