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就是忍不住要打怎么办?这3种孩子再生气也不要打

作者:父母在线mp 06-20阅读:3556次

"端午放假,在家带了三天娃,居然动手打了娃两次,看来是真的不能放假,一放假在家就忍不住打孩子!。"

"让他去写作业,叫了100次还没去,终于最后去了吧,中间我推门一看,人家在画画,我那个气啊,顿时过去拿起本子就往他身上拍!"

"打完以后心里又挺难过的,看着他哭的样子还挺心疼,可是不打吧,气都没处撒!怎么才能做到不打孩子?"

说真的,当了父母,真的一天有无数次要打孩子的冲动!

可是,我们心里也知道,孩子是不能打的,那不打孩子,如何管教孩子才是让孩子听话的正确操作方式?

打孩子真的只能暂时起到效果,但实际上孩子心里并不是服气的,所以,在你要打孩子之前,先冷静一下,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

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很可能你的气就消了,因为他的说法可能让你理解了他。

第二步

脑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才可能冷静思考。

所以,我们希望孩子听话,首先就得认可他的情绪,让他觉得你是理解他的,他才可能听你接下来说的话,你那一大堆教育的话才说得有意义,否则你边打边骂,效果一点没有!

第三步

这时不管孩子说什么,先不要急着教训他,而是冷静地听听他想要做什么。然后再问他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步

当你问他有什么办法解决的时候,其实是让他反思,让他自己意识到应该怎么做。

可能他的答案就是你说期望的那样,但是由他自己说出来,比你骂骂咧咧地让他这么做要好得多。

比如,孩子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你冷静地问他有什么解决办法,他可能会说"妈妈,我应该看看时间,闹一个闹钟,7点闹钟响了我就去做作业。"

这样让他说出解决办法,真的比你逼着他"你七点必须给我去做作业"效果要好得多!

怎么样打孩子才有效?

有时真的忍不住打孩子,但是,打孩子不能白打,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我打你一次是让你长记性:我不是不高兴才打你,而是你做这事我容忍不了,这是我的底线,希望你下次不要再犯!

如果孩子这事做错了,可以事先警告,屡教不改才打,不要一上来就打。

比如,一个孩子总是吃晚饭不做作业玩游戏,第一次,警告!

第二次:告诉他已经是第二次了,不想再发现第三次。

第三次:问问孩子,这是第几次犯同样的错误了?下次绝对不客气!爸爸妈妈记得说:"这次我不打你,希望你记住了。"

第四次:再发现没什么好说的了,4次都改不了,就要问:"你要我打你哪儿你说,你说打手心就打手心,你说打屁股就打屁股。"孩子想想还是打手心好了。父母再问他:"用什么打,你选一个?"打完了,最后还要问问他:"你真的知道了?"

所以,真的要打孩子,要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很多时候,父母打了孩子,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打他,孩子挨了打也搞不清到底是因为什么,这样完全没有意义。

这几个阶段的孩子不要打

两岁以前:两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这一阶段,孩子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为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建立自己的安全感,他们的自控力较差,如果这个时候对孩子进行打骂,会让孩子对自身的行为感到疑惑,缺乏安全感,长此以往,性格会变得内向而自卑,长大后可能更加叛逆。

6岁以后:这个时候孩子进入小学了,他们渴望获得同伴认可,这个时候打孩子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让他们在同伴面前感到自卑胆怯,自己看不起自己,不认可自己,长期以往会养成消极、自卑的性格。

12岁以后:孩子真处于青春期,荷尔蒙使大脑中掌管情绪的地方——杏仁核特别活跃,因此青少年的情绪起伏都比较大。这个时期,他们强烈地感到自己要脱离父母,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表达自我、张扬自我的要求也达到一个顶峰。

这个时候打孩子,孩子会觉得这是对他的侮辱对他人格的严重践踏,他们会在内心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产生"仇恨"的感觉,这个时候打他们,很容易让他们有过激的不理性的行为发生。

父母要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多一点耐心和包容。和青春期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最好途径就是平等、尊重,父母要努力和孩子站在同一阵营,保持亲子沟通的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