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直播坦言最后悔的事:孩子,你真的不需要太懂事!

作者:围桌夜读 07-17阅读:3814次

01.

马伊琍首次开直播,引来了近57万粉丝围观,直播过程中,她说出了自己一件自己最后悔的事。

是关于女儿爱马的,尽管女儿聪明优秀,去年底还在重大体育舞蹈赛上获奖。

可马伊琍却后悔曾经对女儿爱马管教太严格,使女儿过分“懂事”,虽然成为了人人称赞的乖孩子,却连自己的心里话都不敢表达。

有一次,女儿在幼儿园里跟同学一起玩过家家,一些孩子扮演妈妈,一些孩子扮演宝宝,可是有的孩子总是要当妈妈,逼着爱马当宝宝,其实爱马也想试试当妈妈,可是她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后来马伊琍告诉女儿“你完全可以拒绝”时,爱马仍然说“我不敢”。

马伊琍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过于“懂事”的爱马,已经“懂事”到连“不”都不敢表达。

不仅如此,马伊琍发现女儿在外人眼里:特别听话,特别好管,可是她内心非常胆小,而且动不动就认错。只要自己声音大一点,爱马立刻会认错: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她非常痛心,女儿在自己面前竟然变成了小心翼翼的样子,为了让妈妈喜欢她,她把自己逼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内心的想法都不敢说出来,就因为怕妈妈不高兴。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自己的身上”,马伊琍终于开始反省。



后来为了鼓励爱马,马伊琍花了整整个两个月时间每天与女儿沟通疏导,总算让爱马说出了内心的那句“我不愿意”。

马伊琍感慨:孩子的“错”只是没有迎合我们的节奏,可是凭什么每个人不能有自己的节奏呢?

是啊,我们大人总是想要一个“懂事”的孩子,因为懂事的孩子很省心,懂事的孩子让大人喜欢,可是懂事真的是他们的内心想法吗?还是单纯为了迎合大人,取悦大人而压制自己的内心?

毋庸置疑,有很大一部分“懂事”的孩子,内心绝对是不快乐的!



02.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可是对懂事的孩子来说,即便再想吃糖,他们也不敢哭。


只因为,一旦哭了,他们就不再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正如网友所说:熊孩子只要偶尔做一件暖心的事就能让所有人都夸赞,可懂事的孩子一旦做了一件出格的事却会让全世界的人失望。

老家邻居的女儿,就是大人眼中极其懂事的孩子。

她有个弟弟,是父母盼望了好久才得来的男孩。

所以妈妈从小教育女孩要懂事听话,凡事都要让着弟弟。

别家的小朋友去她家玩,她抱出自己最心爱的洋娃娃,却被一个熊孩子扯坏了娃娃的裙子。

女孩心疼得不行,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转,却在妈妈的训斥下,红着眼睛说没关系。

还有一次,我给她家送了个哈密瓜。

第一次吃哈密瓜,女孩觉得特别好吃,她想再多吃一块。

妈妈却让她把剩下的大半个哈密瓜全送到弟弟的房间去。

我听到女孩很小声的问:妈妈,我还能再吃一块吗?

她妈妈却说:弟弟还小,你是姐姐,你要懂事点,好吃的要让给弟弟。知道吗?

女孩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咽着口水把哈密瓜全部给了弟弟。

可她分明很想吃,却因为懂事,不得不眼巴巴地把想吃的东西让出去。


一个孩子,为了大人的期许,这样去压抑自己渴望,真的太残忍……

作家韩大茄小时候,非常想要一个CD随身听。

每次都会特意去商店门口看它几眼。


“当戴上耳机,按下播放键后,悦耳的音乐迅速在耳膜上倾泻下来,我整个人震撼地久久不能自已。”

当时他非常想要买下它,可母亲告诉他,要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于是他只得一次一次的放手。

多年后,当他终于买到那个随身听时,却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当初的心境。

对那些过于懂事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只会抑制自己的渴望,即便再想要,也终究会缩回伸出的手。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一旦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不够谦虚,不够懂事。

可当年的一个玩具,一朵花,一块蛋糕,都会变成深藏于心的针,溃烂到底,再拔不出来。


03.


演员杜江曾说:


如果可以任性被宠爱,哪个孩子愿意在委屈中变得懂事呢?


而且在他们这个年龄,还不能分辨出谦让和委屈,宽容和自责时,太懂事的孩子背后往往是有一些自卑,担心别人不喜欢,担心做错事呀,小心翼翼地看着大人的脸色,就失去了孩子应该有的放肆和任性,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这样的。


可以说,杜江这段话说出了无数懂事孩子的心声。



曾有一个朋友跟我说:我特别羡慕自信的孩子,因为他们就算是错的,也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我就算是对的,也没有勇气坚持下去,因为我害怕自己真的错了。


其实,孩子最大的自信源泉在于父母给予的肯定与支持。

可那些懂事的孩子,往往很难在父母身上获取足够多的鼓励。

大人心目中的懂事是什么?

无非是能够体谅大人、独立照顾自己、礼貌得体。

懂事的最高级别夸奖莫过于:我家孩子最省心。

可对孩子来说,一旦打上懂事的标签,就意味着必须压抑自己的无数渴望。

出门逛街,要忍住对玩具的渴望;看到好吃的零食,要忍住快流下的口水;跟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也必须谦让大度……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进行过一项关于“懂事”的调查。

调查发现,有7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喜欢懂事的孩子。

可他们不知道,所谓懂事的背后,是孩子们努力克制内心欲望的心酸。

我们最常听到的那句“你要懂事,要听话,不然我就不喜欢你了。”

于是孩子安静了,懂事了,当真了,他们只不过渴望以此证明自己仍然被爱着。

活在乖巧、懂事标签下的孩子,往往对父母爱的诉求更强烈。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懂事的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样?

据大数据统计,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尤其患抑郁症的概率特别大。

而小时候表现越自由、越能真实表达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懂事”就是压抑真实的自己讨好大人,而这样的人格长大之后,依然只会讨好他人,不能拒绝。

别人表面看他开开心心很好的一个人,可是他的内心溃烂到什么程度,你永远不会知道。

《请回答1988》中,有一句台词: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


心理学家武志红也说,“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是啊,再懂事的孩子,他也是只是一个孩子。

如果可以,谁喜欢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让孩子过早、过分的懂事,其实是一种残忍的行为。

压抑内心的懂事孩子最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