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马君
常春藤爸爸
COCO LION
最近,一张加拿大联邦政府教你怎样打孩子的图片在各色家长群里疯传,
一时“群”情躁动,动过手的腰杆挺得更直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尚未开启动手挡的,仿佛接到了某种召唤,不安分的,“分开的五指”开始蠢蠢欲动;与此相伴随的,朋友圈里也时不时会跳出一篇文章告诉大家打孩子“有据可循”,拿出加拿大、新加坡或者美国的法律依然同意学校使用“打”来说事儿。
所以,关于打孩子,你怎么看?
COCO LION
一上来,我就要很严肃、认真以及诚恳地说一句:在“打”孩子这件事情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都是反面教材,不值得学习。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瑞典,早在1979年,瑞典法律就全面禁止了“打”作为惩戒孩子的手段。到2017年为止,联合国发布了全球有52个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不能使用“打”作为惩戒孩子的手段,但很可惜,美国、加拿大还有新加坡都不在这个名单中。
前几年的一次调查显示,美国超过21个州4000个学校依然允许老师使用“打”作为惩戒的手段,一年超过109,000名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打”。
在美国的密西西比州、德克萨斯州、阿拉巴马州、阿肯色州、与乔治亚州这五个州,老师“打”孩子情况最为严重,超过70%被打的孩子来自这些州。
联合国提供的全球孩子挨揍严重程度的标注图中,中国、美国、加拿大都是黄色,表明有些场合不允许但是没有达到全国法律禁止的地步。新加坡被标注为红色,说明打孩子的情况非常严重。
戏谑一番之后,家长们也要想想,到底该不该打孩子呢?打孩子的后果是不是就像有些说法提到的无足轻重?
先来表个态。我支持孩子做错事需要“惩戒”,但坚决反对把“打”作为“惩戒”手段。超过20年的学术研究已经反复证明了“打”对孩子长期发展肯定会带来极严重的后果,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学术圈达成统一观点的事件。对于打孩子,我的观点也许听起来比较极端,但我依然坚定不移地认为:
1. 如果小时候没被打,你可能会远比今天优秀
2. 小时候被打的孩子,长大了真的可能会变傻
3. 打孩子虽然“立竿见影”但是可能“后患无穷”
会有习惯于用“打”的方式来跟孩子“交流”的家长会问,不让打, 你告诉我还有啥比这更有效的手段吗?所以,文章最后我也会分享两种比“打”更有效的惩戒手段。
1
COCO LION
如果小时候不被打
你可能会远比今天优秀
在宾大学习的时候,课上有个母亲直接质疑教授对于“打孩子”的观点,“教授,我们都是从小被打到大的,也没什么啊。说打孩子一定会有很负面的影响是不是美国社会故意夸张了?”
教授笑了一笑说,“如果小时候你不挨揍,会比今天更加优秀。就好像如果我妈小时候不打我,那我都不敢想我今天会优秀成什么样!”
瞬间我们哄堂大笑!
随后,教授又进一步解释说,:
“打”对于每个孩子的影响确实是不一样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没有好处!
可能有些孩子天生特质就是“抗挫力”特别强,即使在成长过程中被“打过”,心理上可能并未受到什么影响。
但实际上,就是因为孩子有“抗挫”的特质,能够自动抵御“被打”而导致的负面影响,所以才最终成为一个你眼中还不错的人。
很多家长把这组因果关系搞错了,不是因为你打孩子他才优秀,是因为孩子他基因里本来抗挫力就足够强,就算你打了他也没毁掉他罢了。
关键是,教授说:
你怎么能够保证你的孩子就是那个对“打”免疫的人呢?
大部分的孩子生出来没这个特质啊!“打”孩子是一场不会赢、大概率输的赌局,你为何还要下注呢?只能说明小时候你被打傻了。
——当时,我还以为“被打傻”是一句玩笑,没想到在2009年就被一份调查证实了。
2
COCO LION
小时长期被揍,
长大后智商可能会比其他孩子低
2009年,由美国哈佛医学院、McLean医院、日本Kumamoto大学联合发表了一份震惊学术圈的医学报告。
报告涉及1455名18-25岁的青年,主要是为了测试小时候被长时间揍过的孩子,到了18-25岁这个年龄大脑到底会不会和其他人不一样。
所谓长时间挨揍,就是“在幼年阶段,每个月至少被揍一次、持续时间超过3年”。
脑部CT图像对比显示,长时间挨揍的青年的大脑在18-25岁时,脑前叶一部分灰质不分泌了。专家分析发现,这些灰质是帮助人类缓解焦虑、减少赖药性以及放松神经的;另外,还会直接影响人的决策能力,从而影响人的认知能力与智商。
这份报告,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切地证实,如果小时候被“打”得很严重的孩子,长大了真的会变傻,智商也会比同年龄的孩子低。
参考文献
Tomoda, A., Suzuki, H., Rabi, K., Sheu, Y. S., Polcari, A., & Teicher, M. H. (2009). Reduced prefrontal cortical gray matter volume in young adults exposed to harsh corporal punishment. Neuroimage, 47, T66-T71.
3
COCO LION
打孩子“立竿见影”
但“后患无穷”
其实,觉得“打孩子”不对是大部分家长心知肚明的,但为什么还是忍不住想打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你真的找不到比“打孩子”更能让他快速顺从的手段。
但很多家长没想到的是,“顺从”的背后会有哪些隐患?
挨揍的时候,聪明一点的孩子肯定会表现顺从,因为这样被打的时间就会缩短,但顺从并不是心甘情愿的。
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吧,有多少“我错了”是发自内心说出来的,我们总是悄悄地把愤怒的火苗埋在心里,但这股憋屈的攻击性迟早都会被释放出来,无论是对外释放还是对内。
1 对外释放愤怒的结果:挨揍的孩子更暴力
Tulane University研究发现,孩子3岁时如果被打耳光,5岁时就会变得更加暴力。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他们在3岁的时候埋下了愤怒的种子,只要自己变得强大,变得有能力去控制一部分人的时候,他就会对外释放这个愤怒的种子。因为父母从小就用实际行动告诉他,“打”是比用语言更加高效、更能让人快速顺从的方式。
这些孩子长大成为父母后,一旦遇到被自己的孩子激怒的情况,脑回路里出现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打他”。
结果一尝试,果然效果出众。不经意间又给自己的孩子埋下了愤怒的种子,如此,这颗种子代代相传下去。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从小就是被打到大的,我现在不也挺好的?我确实揍了自己的孩子,但我看他并没有什么副作用嘛?
很遗憾,如果你连副作用都看不到,那问题可能就更严重了。
参考文献
Taylor, C. A., Manganello, J. A., Lee, S. J., & Rice, J. C. (2010). Mothers' spanking of 3-year-old children and subsequent risk of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Pediatrics, 125(5), e1057-e1065.
2 对内释放愤怒的结果:孩子变得焦虑与抑郁
很多打过孩子的父母都会沾沾自喜,认为“打”有效果,因为孩子被打后确实乖了不少。在我看来,这才是更加危险的信号。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发现,打孩子的负面影响并不会立马出现,而是会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出现。小时候经常挨打的孩子,在青年期更容易产生抑郁、患上焦虑症,甚至产生酗酒、嗑药、自杀等极端行为,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会更大。
如果你从小打孩子,他上高中后几乎不与你交流或者沉默寡言,建议你尽快带孩子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
“打孩子”短期内立竿见影,但时间终究会证明这种惩戒方法是愚蠢的,对孩子危害性也更大。
4
COCO LION
这些惩戒方式,
比“打孩子”管用多了
孩子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特别是在他做事出格的时候。但是真的只有“打”才能让他记住教训吗?我觉得不是,对于家长来说,有两种惩戒方法非常值得一试。
第1种:逻辑惩戒法 ▼
二话不说上来就揍,下一次他很容易忘了当初到底为啥被揍,好了伤疤忘了疼。很多时候,不如有逻辑地跟他分析为啥他的做法是错的。
举个例子:熊孩子吃饭时脚不停踢来踢去,你怎么阻止这个行为呢?
大声吼他,“好了好了别吃了!不是喜欢踢嘛?去门外踢去,今天就饿着肚子上学。”
也可以严肃但冷静地跟他说,“你可以选择坐好继续吃饭,或者现在放下餐具、准备好了再回来吃。”
第二种说法的逻辑非常清晰,就是如果想要吃饭就好好坐好,不然就只能被剥夺吃饭的权利作为“惩戒”。
再比如,孩子请求养一条狗,并且反复保证自己会去照顾它。但狗买来过了新鲜劲儿后,他开始时不时忘记喂狗,你会怎么办?
一种做法是大声呵斥,“我当初就不该同意你养!现在都是我跟你爸在管,以后再也不相信你了!”
另外一种做法是淡定地告诉孩子,“对不起孩子,你食言了,从今天起,我会把他寄存到宠物店,2天之后你可以把它带回来重新喂它,希望你以后不要再忘了。”
第二种做法把“忘记喂养狗”的结果说得很明确,也是孩子可以接受、能听懂的逻辑。用这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并且提出合理的“惩戒”,他是很快就能接受的。
第2种:自然结果法 ▼
我们总在想办法怎么让孩子长记性。比如外面天气很凉了,孩子就是不愿意穿厚外套,一定要挑一件好看但是很薄的衣服。你该怎么办?
首先你要跟孩子说清楚为什么需要穿厚一点,比如外面天气很冷,穿少了可能会感冒。如果反反复复说了很多遍孩子就是不采纳,这个时候就要让他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让他穿薄衣服出门,期间不能有任何添加衣物的行为。即使冻感冒了,也是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因为这是他选择不听从合理意见的自然结果。
如果你愿意狠下心来,让孩子为自己的言语负责,他只要真实体会过这整个过程,就不大会再在这件事情上犯倔了,这个方法比你“打”他的伤害要小得多,也管用得多。
|总结一下|
我们坚持给孩子培养好习惯,口口声声说“为他们好”,那我们是不是应该从自己身上先改变?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拿孩子当出气筒,更不给自己的施暴找理由。
小
可
说
HAPPY COCOLION
如果你希望孩子未来能比你聪明,比你有出息,那么从今天起就停止“揍他”,让他的大脑更加健康地成长,也让他拥有一个变成更好的自己的机会。
如果你曾经揍过或者刚刚揍过孩子,怎么办?我的态度很简单:既往不咎,但下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