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日趋长大,他对爸爸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一来是因为爸爸的个头更高、声音粗狂,这样的男性特质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另外,因为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一般相对较长,而日渐长大的孩子会因为“熟悉”所以对妈妈的好奇心会慢慢减淡,反而是对相处时间更少的爸爸有了更大的好奇和关注。
于是,在有效的相处时间内,爸爸打电话的坐姿、说话的用词语气、以及日常的交际动作等,都会引起孩子好奇的模仿。
一般来说,妈妈在表达方面对孩子产生更多影响,而爸爸的影响则是更深层次的,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情感观等。孩子的成长,其实也是促成为人父母的我们的第二次成长,高层次的爸爸往往不会对孩子做这些的事情:
1、对孩子的邀请敷衍了事
当孩子向爸爸发出邀请,希望和爸爸一起玩耍或者是交流的时候,成熟的爸爸都不会因为忙于自己的事情而随便敷衍孩子的。如果爸爸手上正在忙很重要的事情,可以跟孩子说明白需要等多久,爸爸就可以忙完,并且是说到做到;如果手头上的事情是暂且可以放一放的话,那爸爸不妨应邀和孩子一起玩,孩子这时候会受到“我很重要”的信息,他会欣喜若狂。
受邀的爸爸,与孩子一起玩耍、共事的时候那份用心、专注、享受的一举一动很容易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也将影响孩子在未来做事的态度。
如果爸爸在收到孩子的邀请时,总是以“正忙”为理由进行拒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将你清除出他的世界里,因为他知道了你并不重视他的情绪,也不重视他所重视的,他觉得自己并不重要。
如果爸爸接受孩子的邀请后,却是毛毛躁躁的敷衍了事,例如孩子邀请爸爸一起下棋,爸爸边和孩子下棋、眼睛却是盯着电视看,还要孩子不断催促才走棋,整个过程完全没有下棋该有的分享和专注。
长久下去,要不孩子就不再喜欢和爸爸玩,要不孩子就也跟着学会了“边下棋、边看电视”的习惯,凡事缺乏专注、应付了事。
2、向孩子传递消极的情绪
在平时我们会发现,父母并没有教孩子如何讲话,但是孩子逐渐地讲起话来就是父母的翻版,这是因为,当父母平时聊天的时候,孩子是在一旁听着的,听得多了孩子也就潜移默化地吸收了同样的表达方式、思维逻辑、处事观点等。
如果父母在平时的交流中,话题多以日子是怎么难过、挣钱有多不易,本地政策对外来人口有多不公平等,言语中隐隐都透出生活的不易和人生的卑微。孩子受大人所传递的信息影响,就会真的认为自己就低人一等,自家日子不好过、各方面都不如人,一来是容易滋长内心自卑感,接受,二来就是容易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所以,教育意识较高的爸爸,不会一味地轻易在孩子面前传递消极情绪,而应该突显“爷们”的力量,给孩子树立迎难而上、不畏挑战的形象,告诉孩子“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正如王石所说的:生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有了追求,我们有比较,我们有竞争, 我们就得赋予它意义。 所以,生命真正的意义,就在我们“做”的过程当中。
爸爸是孩子学习社交和走出家门的精神领袖,爸爸面对各种挑战和复杂时所呈现的状态,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战斗力和格局。
3、遇到不会做的事情直接“等妈妈”
有一种爸爸,会让妈妈很来气,那就是:凡事都“等妈妈”的爸爸。
◆“肚子饿了?先喝点水,等会妈妈就回来了!”
◆“要拉尿尿啦?忍一忍等妈妈回来了好吗?”
◆“要拉粑粑吗?稳住,等会妈妈就回来了!”
◆“想玩积木呀?我们等妈妈回来再玩如何?”
收到孩子的任何需求,一些爸爸总是不假思索、第一时间向妈妈传达,仿佛传话筒、复读机一般......
在孩子的心目中,对父亲的感情总是由崇拜开始的,因为他们高大的形象、苍劲有力的声音、身上的阳刚气等。一旦,某天难得地与孩子单独相处时,爸爸却凡事手忙脚乱、凡事“等妈妈”,会让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无声崩塌,一来孩子会对这样的爸爸感到万分失望,二来是孩子会认为“不会做的事情找妈妈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久而久之,孩子学到的就是推卸责任、高度依赖和逃避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