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涵涵妈
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之间,有一道鸿沟。
很多时候,就算我们与孩子共处一室,内心世界也是无法统一的。比如涵涵爸爸就经常委屈地对我说:“你娃每次说让我跟他一起玩,可是就是让我看着她玩!”
其实,是他觉得涵涵的玩法有些无聊,融入不进去。
每次我跟涵同学一起玩的时候,也会发现,孩子的玩法对我们大人来说很没意思,但当你融入她的玩法时,会有不少惊奇。
就像绘本故事《莎莉,离水远一点》里的妈妈一样。
虽然她时刻表现出对女儿的关心,并不停地提醒:“莎莉,离水远一点”。但是妈妈没有触碰到莎莉的幻想。
妈妈只看到莎莉和一只流浪狗在脏兮兮的小船上玩游戏,但是妈妈不知道:在女儿摸小狗、扔石头,拔起海草的时候,脑海中正上演一幕幕惊险的挥剑搏斗、夺取藏宝图的大历险。
多么像那些一边拿着手机,一边陪孩子玩耍的家长啊。他们的不停关心和提醒,其实是在表达内心的愧疚吧,是在不断地安慰自己:“虽然,我在看手机,可我主要注意力还是在孩子身上的!”
故事讲述的是莎莉一家人带着大包小包来到海边。
爸爸妈妈忙着放置椅子,摆放食物,莎莉则静静的一个人远望海面,瘦小的背影看起来孤单寂寞。
整本书分成两条线进行,左页和右页的情节各自分开发展。书的左页全是妈妈的叮咛,而且大都是否定句。诸如不要去游泳、不要让新鞋沾到脏东西,还有扔石头不要打到人等等。
然而除去言语之外,父母从未走近莎莉身边,和她一起玩耍。莎莉似乎觉得很无聊,她想摆脱一切规则的束缚。
由此,右页就呈现出了莎莉的想象世界——一个刺激的冒险之旅。在这里,莎莉得以表现其英勇、机智的一面,更让她可以自得其乐,痛痛快快地玩一场。
最后,莎莉要跟着父母一起回家了。
可是,只有小读者知道,莎莉不像爸爸妈妈一样无聊地坐在沙滩上虚度时光,而是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奇幻之旅。这正是许许多多的孩子所向往的。
伯宁罕通过这本书,让大家都彷佛亲身经历了这一旅程。左页右页两条线的叙事方式,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左页是父母熟悉的日常,右页是我们不熟悉的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
然而其实当你愿意走近孩子,陪她痛痛快快玩一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右页也是孩子最平常的日常。
我们来看看余治莹老师的推荐语:
◎余治莹 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
也许很多父母都常常会自认为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认为他们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换句话说,孩子就好比那顽皮成性的孙悟空,再怎么翻筋斗、乘云驾雾,终究逃不了如来佛——父母的手掌心。
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许多父母都会习惯性地站在制高点,抱着“我都是为孩子好”的态度,指导着孩子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他们期望孩子就像棋子一样,按着自己所规划的路线往前走,不能走偏,更不允许出错,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这样,就难免会忽略了去关心孩子自己真正的感受以及他们心里究竟想要做什么。
英国著名的图画书大师约翰伯宁罕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图画书,他的作品深受小读者的喜爱,除了他的图画充满创意与美学之外,最重要的是,孩子早已把伯宁罕视为最能理解他们的“自己人”了。
年龄差距从来不是伯宁罕的问题,他总是能够发觉孩子们心底的秘密,并且尊重他们的各种奇思异想,不会用大人的规矩框架去限制他们、约束他们,让他们感到闷闷不乐。另一方面呢,孩子们在伯宁罕的图画书里也总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在这里,他们可以天马行空地展开无限想象,可以无忧无虑地开怀大笑。
在这本书中,伯宁罕没有使用一个批判的字眼,可是他通过图画,传神地表达出孩子的心思意念,让小读者产生共鸣,同时也激发许多父母心中的警醒:若只是一味地站在旁边念念叨叨,会让孩子的心与父母渐行渐远,日后也许会造成亲子间难以跨越的鸿沟。
所以,特别是每天都在忙的爸爸们
你真正放下手机走近过孩子吗?
你真正意义上的陪过他吗?
你了解过孩子的内心世界吗?
你可知道孩子需要的不是看似关心的提醒和唠叨?而是真真正正地陪我玩?
放下手机,好好陪孩子吧!我们还可以拥有手机三四十年,甚至五十年,可你能真正拥有孩子的时间却没有多久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涵涵妈聊绘本
专注儿童心理和亲子阅读。爱看书爱研究的妈妈。推崇接地气儿的育儿理念,分享最实用的育儿方法。育儿路上我们携手同行,让更多妈妈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