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2岁之前,必须狠心立下这几条规矩!

作者:涵妈育儿 07-27阅读:3257次


有位杂志社的朋友跟我吐槽,说他们社里,有个潜力很大,但毛病很多的小姑娘,观察两年多了也不见太多进步,担心这姑娘一直这样怎么办。


这个小姑娘在创意方面有天分,对热点话题、选题敏感,出稿速度也不错。


正常来说这样的条件,在他们公司做两年左右薪资翻上1-2倍不是问题,但这姑娘只每年年终调薪涨500块钱,原因就是她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太平庸。


比如社里要求是9点钟上班,她几乎都是卡在9:00整或者8:59,气喘吁吁的跑进门,而且经常因为一些诸如地铁临时停车、限流、自己忘带东西回去取等原因迟到。


图片来源:电视剧《对不起青春》


朋友好心提醒过她要不要提前10分钟出门,姑娘不以为然,还挺得意的说起自己从高中以来一直都这样,还有个外号叫“踩铃”:每次都踩着铃声进教室。


在媒体工作经常有一些热点是在晚上和节假日临时突发的,但姑娘从来不下班后回复同事群里的消息,更不会在非工作时间出稿子,经常跟同事说:“下班后不要谈工作,要学会享受生活”。


再比如姑娘做很多事情都特别自我,会在聚餐的时候点一两道自己喜欢的菜,放在自己面前一个人吃;会拿着蒸蛋器早上在单位蒸蛋,一边听同事们的早上工作分享一边“享受早餐”;交代什么她不爱做的工作,她不推辞,但是会特别的拖延,到最后才说自己完成不了。


朋友说这样的员工很鸡肋,说开除或者劝离,似乎她没有什么大的过错。说留下来好好培养,又确实担不起事儿。


工作前3年要是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天赋什么的,也挽救不了她跟同龄人的距离了。


02

朋友的话我是深有感触的,工作的前3年,确实是同龄人之间拉开差距的一个关键期。在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拼的就是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但这种素质和修养,如果只想着步入职场以后再通过领导的提点和自己的领悟来补足,实在是太晚太难。


图片来源:电视剧《一半蓝色》


很多细节,都是一个人从小的家庭教育的缩影。父母越早的意识到,孩子在学业方面也与人交往的能力方面,就越强大。越容易受到欢迎,取得生活和事业上的进步。


1、及时回应、反馈他人


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讲过她的育儿经,她家孩子在小的时候特别慢性子。经常是叫很多次,然孩子吃饭、睡觉、出门,孩子都不理她。


后来她就教孩子背《弟子规》,特别详细的给孩子解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几句。


等孩子背熟之后,每次她叫孩子几次,孩子还是不理她,她就高声背“父母呼”,孩子会很自然的接“应勿缓”,她再背“父母命”,孩子再接“行勿懒”,背完孩子就开开心心的跑到她身边。


看起来及时回应父母和周围外界环境的问答,是一个特别小的细节。很多父母都经历过反复叫孩子,孩子都不回复,或者只是含混的说“嗯”、“哦”、“随便”的情况。


图片来源:电视剧《丧失名字的女神》


实际上,由于个别孩子性格的原因,可能不会主动与人打招呼,但是当朋友主动与他交流时,及时回复、反馈他人是一种非常基本的素质。


从小任由孩子对他人的信息坐视不理,以后他很可能就变成那种,你这边发了几条微信对方都不回,过几分钟却看到他在发朋友圈;你费心记得,祝福对方生日快乐节日快乐,对方还是毫无反应,连句谢谢都没有的人。


虽然很多时候都是确实有事情耽误了,但发生的次数多了,不免让关心他的人心里觉得不太舒服,给人一种冷漠傲慢、难以接近、难以相处的印象。


2、能看到别人的好,会用行动表达感恩


有位姑娘在电视情感类节目中委屈的说,男友在她加班回家的时候,给她做的煎鸡蛋没有放盐,她从小吃的煎鸡蛋都是放盐的,所以就跟男友大吵了一架。


节目中嘉宾看不下去,跟姑娘说:“饭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是别人的付出和辛苦。你得到了别人用心做的食物,不感激还要发脾气,这不对!”


图片来源:电视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不懂感恩,总是认为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是举手之劳,是理所当然,这样的人看不到别人的好处,自然也不会成为受欢迎的人。


我朋友圈子里一位妈妈为了培养孩子感恩的心,专门给孩子准备了一个感恩笔记本,当孩子感受到他人的帮助,感受到幸福,就记录上。有些还会特地让孩子亲手制作卡片和挑选小礼物等回馈给帮忙的人。


这样做孩子不仅仅通过反复看笔记本认识了特别多的汉字,更重要的是孩子整个人的幸福感变得非常强烈,总是能很贴心的发现别人对他的照顾,也愿意去帮助别人。小小年纪,却让人感觉到跟他相处如沐春风。


这样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相信肯定都少不了朋友和愿意帮助他的人。


3、有主见,同时会倾听他人


一次陪先生去参加一个研究生同学组织的饭局,席间有人问起饭局发起人,怎么没把“严哥”叫来。发起人苦笑:“带上严哥,这饭就没法吃了”。同桌的几个人也表现得心照不宣的样子。


后来才得知“严哥”虽然也是他们研究生的同学,人虽然不错,但是特别喜欢跟人“抬杠”,对方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要会很强势的态度反驳一通,口头禅是:“你真说错了”,“你有说错了”,常常把气氛搞得很僵,大家一起小聚,就不太爱带着他。


图片来源:电视剧《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其实每个人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合群”而去故意顺着别人说话,但是同样的,每个人也都需要尊重其他人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我们有些孩子在有主见这件事上做的很不错,能够大方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在倾听方面做的就差一些,常常会打断别人的谈话,不断的去插话,去反驳。


有些父母会觉得这是孩子机灵的表现,并不加以纠正,其他人可能也不会跟孩子计较。但是这个小细节,也往往容易让孩子变得刚愎自用,失去很多宝贵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4、懂得合理规划时间,排列优先级


我曾带过一个实习生,她坦言自己有很严重的拖延症。比如周六早上起床,明明知道自己有一篇很着急的稿子要赶出来,并且自己很饿了,应该去洗漱、吃早饭。之后还想收拾收拾屋子。


可是这个时候她往往会先打开手机,刷一会微博、刷一会知乎,再玩很长时间的王者荣耀。等到交稿子的截止时间快到了,再不洗脸不吃饭的从床上爬起来,去写稿子,结果稿子也没写好,一天也过去了,饭没好好吃,屋子也没收拾。


图片来源:电视剧《一半蓝色》


很欣赏这个实习生的坦诚,但这样的流程不用想也知道她的时间规划能力有多欠缺。


逃避解决不了问题,事情一件一件去做,总是会做完的。管理时间的高手们,通常都是提前做好规划,每次只做一件事,并且高效去执行的。


执行力弱,拖延性很强的人,可以推测这个人从小就缺少相应的教育引导。因为写作业,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计划就是一个很强的很有针对性的训练。


03


一个孩子至少有9年以上的时间,去学会控制自己写作业的节奏、安排自己写作业的优先级,以及自己玩耍与学习之间的矛盾。


如果说孩子在这短则9年,长则16年乃至更多的学校时间内,还没有学会这些,只能说明父母引导得还不够,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时间负责,是对孩子未来极其有帮助的一项技能。


很多父母,都会用“孩子现在还小”“等他长大了他自然就会知道”这样的观点,看待孩子身上存在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可说可不说的一些小细节,常常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是很多事情是,如果我们现在舍不得纠正孩子,要求孩子,总有一天这个社会会狠狠的教育他。


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养,都是体现在细节之上的。它能影响的,不只是孩子一时的举止做派,更是孩子一生的处世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