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的情绪我们应要无条件的接纳,有条件的对待他们的行为。
作者:胡小喵(富书签约作者)
01
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妈妈牵着4岁左右的孩子过马路。孩子手中的玩具掉落在马路中间,被开过去的汽车轧坏了。
孩子立刻大哭起来,他妈妈却大声的说:“赶快走,不要了。”
孩子哭得更凶了,说是他最喜欢的猪猪侠玩具。
妈妈大吼:“哭什么哭,自己不拿好掉了,怪你自己,再说哭就能变回来吗?你看大街上别人都看着,丢不丢人!”
孩子努力收声,却抑制不住地抽泣。一步三回头地看着破碎的猪猪侠。
妈妈仍然拉着他催促快走:“回头给你买个新的,一个男孩子别动不动就哭,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
看到那个努力抑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哭出声,还在抽噎的孩子,感觉一阵心疼。
孩子心爱的玩具坏掉了,他感觉很伤心,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悲伤,唯有哭泣。
可是他妈妈却并没有接纳他的情绪,认为这这是一种坏情绪,是丢人的。
试想我们丢失了心爱的东西时还会难过伤心,想办法舒缓自己的情绪,可为什么就不允许孩子表达呢?
否定孩子的情绪,还会给孩子暗示:妈妈不喜欢我伤心哭泣,伤心哭泣是不好的行为,我不应该伤心,否则妈妈就不爱我了。
好友瑜告诉我,有次她小侄女不小心摔了屁股,疼的连坐都不敢坐,可是当她告诉家里人,她感觉很疼时,却没有人相信。
所有人都在说:
就摔了一下,不疼的。
就是,你看多大点事,摔一下还能摔多疼。
多吃点饭,很快就没事了。
她听着你一言我一语,没有一个人真正的能体会她小侄女那种无助的情绪。
没有人去认可她的感受,去接纳她的情绪。
她当时很明白那种疼,因为她前几天也摔了一下,确实很疼。
她说,不被允许表达情绪,不被接纳情绪的后果就是:
她小侄女在遇到什么事,都不愿意再开口去告诉她爸妈,因为即使说了也没人相信,甚至还会被骂。
台湾教授洪俪瑜说过:“国人因文化的关系,并不接纳负向的情绪。”
然而当孩子无法顺利地将情绪感受表达给父母时,会采取两种作法:
一是深埋心中,攻击自己;
二是将情绪“丢”给他人,都是别人不好。
02
临床心理学家Dr. Jonice Webb认为:
如果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不关注孩子的真实想法,这种童年期情感忽视(简称CEN )会造成孩子的低自尊与自卑,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甚至陷入抑郁。
在微博上曾看到过一个关于抑郁症男孩的故事:
他在学校被大孩子欺负了,回家和父母说,父母却要他检讨一下自己的性格。
他喜欢涂涂画画,想去学绘画,父母告诉他别想这些有的没的,不要耽误学习。
他告诉爸妈自己身体不舒服。
回应他的永远都是:“谁叫你熬夜,谁叫你玩手机还有玩电脑 ,不舒服活该。”
甚至越说还越生气,开始数落男孩的其他毛病。
他感觉很难过,感觉没人理解他,接纳他,有一次忍不住向父母倾诉自己的想法。
而父母骂了他一顿,说你衣食无忧哪会有什么烦恼。
最后,当然男孩不再想和他们说话,他的父母骂他不懂事,和家人一点都不亲近。
然而每次想说的话都被无情的挡回去,每次的情绪都被冷漠的拒绝,男孩心理压抑着太多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得不到接纳。
而不允许宣泄的情绪就一点点积压在心里,最终变成伤害自己的利器。
孩子是依靠周围人的评价对自己进行推论评价,并以此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价值感。
一个不被允许哭、发脾气、表达情绪的孩子,会严重压抑自己,并通过一些非正常途径释放内心压力。
世界心理卫生组织曾指出:8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在遇到问题,有情绪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去制止。
而是应该去倾听,接纳他们的情绪,理解他们的感受,让他们知道遇到问题父母仍然爱他们。
03
在学习科学育儿群里,有个爸爸分享了他儿子的一件事。
有天六岁的儿子在出门的时候,头碰到了门,疼的大哭起来。
当时的他也是一个劲地说:“不哭,不哭,一点都不疼,不疼哦。”
可儿子还是在那哭泣。
后来他儿子忍不住了,朝他喊了一句:“你怎么知道我不疼?明明我就是感觉很疼。”
他当时意识到,原来我没有接纳他的哭泣,不能接纳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尤其负面情绪。
德国教育专家麦克指出,我们不喜欢看到孩子难过哭泣,不仅是哭泣让我们觉得麻烦,而且也怀疑自己的价值。
孩子负面情绪的爆发,会触及父母内心的同类情绪,潜意识里因为担心自己失控,所以我们也不允许孩子发泄。
但是美国化学家Dr.William的研究很有趣,他发现,人因情感与心理因素而流的泪,和因外在物质刺激(如切洋葱)而流的泪,其成分是不一样的。
他指出,压力会使得化学毒素在人的体内累积,而这些毒素经由眼泪可以释出;哭可以排出身体中的一些废物。
因此,哭是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之一,它并不全然是负面的;相反,有时它具有正面的功能。
孩子哭过之后,不但会有纾解、畅怀、满足的感觉,它也具有治疗的功效。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讲过一个案例:
一个女孩子因为家境不好,在学校为了让大家喜欢自己,常委屈自己迎合他人,可最终还是一直被欺负。
而她将自己的感受告诉自己父母的时候也是会被批评,让她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还会说:“为什么别人都没事,就欺负你自己?那一定是你的原因。”
后来即使长大成人,也一直深受过去伤害的影响,一直都在隐藏自己讨好他人,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后来她找心理咨询师,有人倾听她诉说过去的种种,她说着说着就大哭起来,一直哭了很久很久。
哭完的她重新认识了自己,也接纳了自己的过去,然后开始了新的生活。现在的她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感谢你的不完美》中武志红说:
悲伤的过程是告别不幸的过去的必经之路。并且必须是那种真切而纯粹的悲伤,仅仅是直面自己的不幸时产生的自然而然的难过。
所以当你感觉悲伤的时候,不需要拒绝,而是应该去接纳。
当孩子因心里难受而哭泣或发脾气时,往往会遭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堵截”。
比如:
你再哭,我就打你了。
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不许哭了,哭什么哭,不嫌丢人呀。
然而成人的这样强行“堵截”孩子的情绪是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的。
这样的“堵截”虽使孩子暂时压抑了内心的紧张情绪,不让它表现出来,但是长期这样压抑下去,会使孩子将不堪重负。
最终导致心理失衡,造成人格方面的病态发展。
越是爱哭的孩子,越说明他心里深藏着一些痛苦和压抑。而哭泣本身能够愈合孩子的创伤。
因此我们要允许孩子发脾气、大哭,以排解创伤,发泄平日里积攒的缺憾。
04
精神病学家斯坦利·格林斯潘把情绪称作“心灵的建筑师”。
他的研究表明,情绪对于孩子正在发育的大脑至关重要。随着孩子历经各种感受,他们也在构建未来学习所需要的神经系统。
每个人的大脑中,都会有某一个情绪作为主导者,每种情绪都有自己重要的作用,不同情绪的共同作用,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人格。
情绪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它的存在即有它的道理。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这些感受向我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号。
当孩子有情绪需要表达时请允许他们表达,而不是喝止或辱骂。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如果父母不接纳孩子的情绪,会让孩子认为:爸妈不喜欢我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喜欢我表现的情绪。
最后孩子就学会伪装,将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不再和父母说心里话,也不敢于去表达自己。
他们的心里藏着很多的痛苦得不到宣泄,最终变成父母心中有问题的孩子。
不被允许表达的情绪,对孩子都将会是潜藏的伤害。
对于孩子的情绪我们应要无条件的接纳,有条件的对待他们的行为。
作者简介:胡小喵,富书签约作者,心理咨询师,家有二宝,致力于儿童营养与心理教育,微博@笑笑葫芦娃。本文首发爸妈精读主笔(ID:bmnfrc),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