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给自己买了那么多东西,不正常啊!

作者:养育无忧 08-04阅读:2332次

作者:灰鸽

本文由:灰鸽叔叔(unclehuige)

1

珠海有一位家长,发现家里的贵重物品不见了。家里一盘问,原来是儿子拿出去典当了。

面对记者的采访,儿子坦言,“每个月600元的零花钱太少了”,“拿了9次”,“当来的钱买了手机、运动鞋和玩具”。

而家长在气愤之余也报了案——

当然不是说自己儿子盗窃,而是说当铺不应该做未成年人生意。

这个道理成立,所以警方介入了调查。

一般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所有当事方都会受到无情的抨击。

换我遇到这种事情,确实是有可能把孩子痛揍一顿的。

体罚虽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但一定是手段之一。体罚的确可能导致逆反,但不体罚也可能导致肆无忌惮。

但家长的反思一定要在体罚之前。

例如,如果这是一个持续性的行为,是否曾经发现过端倪?再简单点说,“发现家里的贵重物品丢失”之前,有没有值得引起警觉的现象?

当然有。

“你的新鞋、新手机、新玩具是哪里来的?”

那些不在我控制范围内的物质条件改善,我一定会心生警惕。

2

警惕的理由很简单——作为一个未成年人,他实际上并没有独立支配财富的空间。

零花钱终归是“有限的自主”,买鞋、买手机这类超过日常零花的消费事项,是不在这些自主范围内的。这已经不算“零花”了,这是“整花”。

不给这个权限的理由很简单——在没有取得自主收入、并且为家庭进行相应支出之前,他就不能逾越消费的红线。

我为什么可以自己买手机?是因为我有自主收入,同时支付了家庭的必要开支,随后才有资格去考虑购买的必要性。你为什么不能买?是因为你前两者都不具备。

如果我看到孩子莫名其妙多了一双新鞋,或者多了一部新手机,我一定是高度警惕的——因为他无法用合理的付出获得这些物品。

以前我住在小镇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孩子,有天突然往家里带了一只鸡:奶奶奶奶,今晚可以吃红烧鸡了。

奶奶问,鸡哪里来的?孩子说,路上被车撞的。于是奶奶兴高采烈地开始拔鸡毛。

万万没想到,隔了两天,孩子又拎了只鸡回来,“还是被车撞的”。奶奶高兴啊,一边拔鸡毛一边说自家孙子运气就是好。

再隔了几天,第三只鸡没等到,鸡的主人拎着孩子找上门来了——“老子盯了一星期,终于抓到这个拿石头砸鸡的了。”

遗憾的是这户人家并没有从这件事情上汲取教训。

此后的几年,孩子还带回过新玩具,家长问起,孩子便说是旁人送的或者别人借的,最厉害的一次,说是帮人家小卖部看店人家给的,家长还好一顿夸耀,说自家孩子学会干活了。

你猜猜这些玩具实际上从怎么来的?

怒气冲冲的别的孩子家长证实,一部分是他抢的;小卖部的店主证实,这是被他缠得没办法被迫打发的;还有一部分,和视频里的孩子一样——从他爸钱包里偷偷拿一点出去买的。

可能觉得实在没面子,这户人家最后还是搬了家。

3

无论怎么说,孩子付出的劳动,在极大概率上都不可能交换到这些物品。

如果他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拥有”,家长绝不能因为这些物品“没有花家里的钱”而心里窃喜,更不可能为“孩子真能干”点赞——它的背后一定有问题。

孩子撒谎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家长必须去查明真相。

很坦率地说,涉及到巧取豪夺、甚至涉及到盗窃,都未必是最差的结果。当然这已经足够让人气到脑血管撕裂了。

需要提醒的是:那些有特殊癖好的人,往往会用玩具引诱孩子,来满足自己不可描述的欲望——这是一件更吓人的事情。

没工作、没挣钱的孩子,突然自行添置了新的物品——无论是手机还是鞋子,那都是在家里一眼可见,怎么都瞒不住的东西。它的价格也明显超越了零花钱的合理范畴。

总有家长选择不以为然,甚至会高兴——觉得自家孩子为家庭节省了开支。

但我却会很紧张。而且这个物品的价格越高,我就越恐惧。

一方面是觉得他可能拿了不该拿的钱;

另一方面,是我笃信——

对一个未成年人而言,在大概率上,他正常的劳动付出,不可能让他获得这些酬劳。

它的背后,很可能有不正常的事情。

来源:灰鸽叔叔(unclehuige),原标题:孩子给自己买了那么多东西,家长怎么可以不知情?

编辑:刘韶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