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匠匠老师
孩子的情绪问题,是当代父母一大“心魔”。一天到家,家长们要在心中问自己几百次:孩子怎么就哭了?他为什么又哭了?怎么能把他哄开心呢?孩子的情绪太难把握,让人不禁想飞到他们身体里,看看这个小脑袋瓜子到底在想些什么。
孩子情绪难以控制,常常出现激烈的表达行为,如大哭大闹等,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情绪良好的孩子,是先天条件好,还是后天可以培养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孩子情绪的那些“小密码”。
想要了解孩子情绪的秘密,首先要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
人的情绪,主要由大脑边缘系统影响,这是我们产生情绪的神经基础,因此又称“情绪脑”。在这个系统中,主要有两个神经结构——“杏仁核”和“海马”。其中,“杏仁核”主要负责本能的情绪反应,比如察觉到危险的害怕情绪;而“海马”负责的就是非本能性的情绪,也就是可以自行调节的情绪。
举个例子
在外面孩子渴了,找爸爸妈妈要水喝,但是家长也没带水。孩子的生存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愤怒、悲伤的情绪,这是“杏仁核”负责的。但孩子同时也会想到,今天出门忘了带水,不是爸爸妈妈故意的,一会回家就能喝水了,这种情绪的调节就是“海马”的作用结果了。
也就是说,保证“杏仁核”与“海马”的正常发育,孩子就能自我调节情绪,不会屡次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而要促进这两个神经结构的健康发育,有两个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因素: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安全感”。首先,孩子要保证饮食营养全面,大脑正常发育;其次,孩子要感到周围是安全的,“海马”才能做好调节情绪的工作。
有研究学者发现,一个童年时期受过创伤的人,长大后面对一个负面情绪时,“杏仁核”非常活跃、“海马”相对不活跃,因此他会越来越消极负面,无法自我调节情绪。
小时候容易情绪失控的孩子,对环境的“不安全感”持续到长大后,会有更严重的后果;而能控制、化解负面情绪的人,则更容易获得成功。那么,如何让孩子“感到安全”呢?
请各位家长记住四个字——“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这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被称为“情绪的富养”,也就是理解、支持。你要让孩子知道,你明白他的想法,你与他在同一个频道,这样他才会相信,你支持他、你愿意帮助他。
如何“感同身受”呢?就是在孩子有小情绪时,把他的感受以“共情”的姿态讲给他听。
“玩具店关门了,你一定很难过吧。”
“刚刚被人推倒了,妈妈知道你现在一定很疼。”
孩子不会掩饰情绪,哭就是哭,笑就是笑。但是,孩子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所以你要说给他听。不管是多简单的情绪,你说了他才会知道,哦这就是开心、这是愤怒、这是难过……同时,孩子会知道你在关心他,而不仅仅是一句冷冰冰的“不要哭了”。
其实,负面情绪对孩子来讲很宝贵。不管是生气还是难过,负面情绪都不是一种障碍或麻烦。可以说,负面情绪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我们去调节它。除了“感同身受”,当孩子感到愤怒、委屈时,我们也要教他们学会发泄。
我们可以用“情绪豆子”的小游戏来发泄,不同的豆子代表不同的心情,如红豆代表愤怒、黄豆代表难过。给孩子一个罐子,让他根据自己的心情,往里面装豆子,直到填满整个罐子。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主动地分析自己的情绪,并且慢慢平复。等到豆子装满了,也就没那么生气了。相信学会了今天的方法,你和孩子也一定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