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禁止14岁以下儿童入内?这些“规矩课”您给孩子上过吗?| 特别关注

作者:中国教育报 08-15阅读:664次

小编听说,暑假里不少孩子“朝九晚五”地在图书馆里“泡馆”,还有家长带着孩子畅游图书的海洋。不过,也有图书馆对某些孩子说了“no”,因为有些“熊”孩子实在是……有点闹腾……

图书馆的规定是否合适的确有待商议。不过,这件事释放了一个信号,您接收到了吗——暑假,带着孩子出现在各种公共场合,我们是否给孩子上过必要的“规矩课”呢?

小编说

深圳一图书馆出规定:14岁以下儿童谢绝入馆!

近期,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出台一则规定:14岁以下儿童谢绝入馆,此举引来众议。

那么,这个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图书馆呢?小编在该图书馆官方网站的介绍中看到,该图书馆“面向深圳市民开放,是国内第一家兼具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双重功能的图书馆”。

对于大家对这项规定的热议,图书馆方面给出的解释是,该馆主要服务于教学科研,未配置少儿读物,且由于少儿入馆跑动喧闹,相关投诉意见急剧增加,所以才出台了这样的规定。

对此,有人说像图书馆这样的公共资源不该将儿童拒之门外;有人说“熊孩子”如果没人管,确实会打扰到其他读者;还有人说,如果能够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引导管理,就好了……

国家图书馆中设立的“少年儿童馆” 图源:中国新闻网

要说暑假的图书馆,那可是学生聚集的重要场所!

近日,天府早报记者从四川省图书馆青少年阅览室的工作人员李文娟那里了解到,暑假期间,来这里的青少年读者多了不少!阅读区常设座位130多个,而暑期每天来的读者能达到1000多人次。“有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让我印象很深,他的爸爸在附近工作,这个孩子每天上午9点就会来看书、练字,直到下午5点闭馆的时候离开。”

在阅览区门口,立着一个醒目的“读者须知”:该区域文献适合6至14岁儿童阅览;图书、期刊等实行免证阅览,暂不外借;食品、饮料等有损文献和设施、设备的物品及非本馆文献资料不得带入;每人每次最多取阅两册,阅毕图书请放在还书车上,不要乱插乱放,自觉保持书架整齐……

家长们常常在孩子们暑假期间安排各类丰富的学习、娱乐、出游活动,免不了频繁出入各类公共场所。在带孩子补知识、长见识的同时,这些“规矩课”,您给孩子上了吗?

公共场合守规矩,避免成为“熊孩子”

图书馆

01

小编说案例

今年暑假,有记者走访了温州市龙湾区图书馆,管理员陈女士告诉记者:“很多家长上班前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图书馆,自律性差的孩子就会吵闹,跑跳、追逐、打闹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劝诫也只能起到一时作用。”

“有些家长的意识也比较淡,不知道制止孩子的不良阅读习惯,自己反而还在阅览室内接打电话,大声喧哗。”

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情况也确实如陈女士所说,少儿借阅区成了一些孩子追逐玩闹的地方,有的家长还将襁褓中的婴儿带到借阅区里避暑,少儿借阅区内一片喧嚣,这也直接影响了其他孩子的阅读质量。

小编说规矩

家长们带孩子去图书馆,都是希望孩子能够从书籍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当然,教导孩子们遵守公共场所的规矩和从书本中学习知识同等重要。家长们带孩子去图书馆时,一定要告诉他们遵守这些规矩:

  • 不在图书馆里吵闹、奔跑嬉戏,保持安静的阅读氛围
  • 注意维持阅览室内的公共卫生
  • 公共书籍,不能涂抹、损坏
  • 阅读完毕,放回书架或指定归还地点
  • 自己不在时,不要长时间占座,浪费公共资源

餐馆

02

小编说案例

2017年6月25日中午,广东的唐女士带着女儿与朋友许先生、陈女士夫妇一家三口等人在某餐馆用餐时,许先生的儿子小崇(化名)因贪玩不断转动餐桌转盘,其间因转动速度太快,开水壶从转盘滑出,烫伤了唐女士及女儿小桐(化名)。

事发后,所受伤害被鉴定为十级伤残的唐女士将许先生一家及餐馆告上了法庭。今年4月4日,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为许先生、陈女士、小崇需要负80%的责任,赔偿唐女士6.8万余元;涉事餐馆赔偿1.6万余元。

因为没看管好孩子,及时引导规劝孩子的行为,这对家长不仅付出了金钱的代价,更伤害到了身边的朋友。

小编说规矩

在外就餐,为了他人和孩子的安全,家长要给孩子上好这个“规矩课”:

l 餐厅内常有端着热汤热饭的服务员来往,请孩子放慢脚步,不要奔跑打闹

l 不要把餐桌上的转盘、餐具等当做“玩具”,不仅影响他人用餐,也有安全隐患

l 使用餐具轻拿轻放,尤其是盛有热水、饭菜的餐具

l 餐桌上说话尽量注意自己的音量,不要影响其他客人

电影院

03

小编说案例

据澎湃新闻,2016年8月25日,广西南宁两女子带一男童看电影,观影过程中男童不时吵闹,旁侧陈小姐换位到前排,又遭男童踢踹椅背。

陈小姐提醒注意素质,男童母亲却称“小孩看电影就是这样”。陈女士为平息矛盾求助了影城工作人员。但电影散场时矛盾却激化,陈女士被两女子打伤,摔裂手机。

小编说规矩

进入电影院之前,家长首先要考虑选择的电影是否适合孩子观看,防止孩子因恐怖、无聊等情绪而哭闹,影响到他人。其次,要告诉孩子这些电影院内的规矩:

  • 手机的铃声和屏幕的亮光都会影响别人观影,请调成静音、如必须要拿出来,调低亮度
  • 看电影尽量少吵闹,有问题和需求可以小声跟爸爸妈妈讲
  • 专心观影,收起“小动作”,不要影响前排和周围的人

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

04

小编说案例

空姐陈女士曾在朋友圈和大家分享一件动人事:一次在宁波飞西安的MU2357航班上,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小女孩坐飞机,妈妈怕孩子会吵闹打扰到身边休息的客人,给其他旅客每个人都发了一份礼物。

让空姐陈女士感动的是,这位妈妈送的小礼物,里面是耳塞和两颗糖果,礼物虽轻,但最动人的是礼物袋背面打印的一段话:

“你好!我是来自宁波的Wendy,我刚刚一岁半。这不是我第一次出门旅行了,可是独自带我的妈妈还是担心我的哭闹会打扰到您,毕竟飞机气压变化会让我感到很烦躁。在公共场合打扰别人的可不是好孩子,我会尽力保持安静的。这里有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减轻你的困扰。Wendy祝你旅途愉快哟。”

小编说规矩

这位年轻的妈妈在孩子小小年纪时就在孩子心里种下了考虑他人的善意的种子,这样的教育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榜样。在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上,请家长们提醒孩子做到这些:

  • 不要大声喧哗、踢踹座椅,打扰他人旅途
  • 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不在车厢内奔跑打闹
  • 注意卫生,不乱扔垃圾
  • 需要乘务员帮助时,请把“谢谢”挂在嘴边

电梯

05

小编说案例

陕西西咸新区世纪大道附近一小区的一位业主发现电梯里总有尿骚味,这种情况持续半个月之久后,保洁员查看了电梯的监控录像,发现在一段6月23日的视频中,一名约十岁的小男孩进入电梯后,电梯内仅他一人。小男孩背对电梯门,站在一个角落小便。

6月24日,一位女士加进了该小区业主群。

随后这位妈妈还在群里发了一张孩子亲笔写的检讨书:

据小区物业说,他们和孩子妈妈沟通了解到,孩子妈妈知晓此事后,严厉地批评了孩子,孩子意识到错误后,写下了这份检查,让妈妈发到了业主群里给大伙道歉,并且每天由孩子的父亲监督孩子打扫电梯,作为道歉和补偿。

业主群内,大伙对孩子母亲的教育方式点赞,也为这名熊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的行为鼓掌。

小编说规矩

这位母亲面对孩子的错误,不包庇、不开脱,并且用适当的方式,教导孩子道歉并承担后果。即使之前孩子犯了错误,相信有这样的教育,以后也能懂得规矩的重要。平时出入电梯,家长们需要提醒的规矩有:

  • 先下后上,不争不抢
  • 别在电梯里跑跳、做剧烈运动
  • 不要猛按、乱按电梯的按键,不故意损坏电梯里的任何设施
  • 电梯是公共空间,要维持公共卫生

其实,不论在任何场合,家长给孩子的规矩教育最本质的出发点都是考虑他人的感受,尽量不打扰别人、为别人带来不便,并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提供帮助。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不同的场合有特定的要求,我们享受公共场合带来的服务,就应该遵守他们定下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给孩子上“规矩课”,家长的三种姿态很重要

姿态一:能够预见的打扰,不妨提前与周围人沟通

在飞机、火车上进行长途旅行,孩子情绪管理能力差,难免“叽歪”。家长即便想到也难以完全控制,这该怎么办呢?

有一点要注意,“放弃治疗”是肯定不行的。其实,很多时候,被打扰的其他人最在意的可能不是孩子的行为本身,而是身旁的家长纵容娇惯、放任不管的态度。所以,不论如何千万别“放弃治疗”。

资深乘务长宋丽娟为带孩子上飞机的家长提供了自己的经验:2岁以内的婴儿,建议父母把孩子的奶粉或母乳,在起飞降落前备好,起飞降落时孩子不舒服可以及时给孩子喂奶。三四岁的孩子,建议提前准备好他们喜欢的零食玩具,并提前和相邻乘客沟通,取得谅解。

这难吗?并不难!上文中小宝宝Wendy的妈妈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其实不论在任何场合,家长们都可以借鉴这个方法。这样既提前和周围的人打了招呼,也能够为孩子起到示范作用。

姿态二:别把“小孩都这样”挂嘴边,适当让孩子自己承担“惹祸”后果

家长邵辉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

“几年前带儿子坐国际航班,时间太长了,儿子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动来动去,脚踩在前面的椅背上,我们提醒了好几次都没有用,结果,坐前面那个老外受不了了,转过来冲着他叽里呱啦训斥了一通,儿子立刻乖乖坐好了。我们也没有阻拦老外,后来的旅途里,儿子长进了。”邵辉说。

我觉得只要对方不过分,就得让儿子感受一下,知道什么叫为自己行为负责,不是所有人都会像家人一样无条件迁就你。再多说教,不如一次亲历来得强烈,每一个孩子都有‘熊’的时候,做错了让他自己挨骂承受,他就懂了,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护着他。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儿,必要时我可以和他影响到的人商量好,‘演戏’也得让被他影响到的人教训他一顿。”邵辉补充道。

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承担后果,这与上文中那位陕西妈妈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孩子在电梯中便溺,那就拉孩子出来道歉。

很多人都说“你舍不得教育孩子,总用人会替你教训。”这让孩子明白责任的重要性,才能使他们自觉遵守规矩。

姿态三:要想人前不“囧”,必须注重平时教育

知名早教专家徐明指出,公共场合管教孩子深层次反映了家长的“儿童观”问题。

在飞机上骚扰他人,说明孩子家长平时很可能对孩子的规矩教育不到位。“比如平时爸爸早上和孩子早起时,就会提醒孩子不要打扰下夜班需要早上好好休息的妈妈,这些教育平时就缺乏,到了公共场所自然变本加厉。”

徐明看来,不管或管过了,撒手放任和过分严厉,都是因为家长觉得孩子“是我的”,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解决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家长和孩子各自的定位要准,家长要在平等的基础上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家长别总觉得孩子可以例外,孩子可以无理。这种表面上的“护短”,骨子里是对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忽视心态。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在公共场合遵守规矩,不为他人制造麻烦,这是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礼仪。家长们可以借鉴上面的教育方式,以身作则,及早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

实习编辑 | 常何秋子

参考文章 |

中国新闻网 《图书馆拒绝儿童入内 公共场所如何管住“熊孩子”?》

浙江新闻《现在的图书馆不文明现象还会频出?》

四川在线 《暑期恋上“泡馆” 有学生读者朝九晚五不缺席》

广州日报大洋网 《7岁熊孩子玩餐桌转盘 把父母朋友烫伤致对方十级残疾》

现代快报 《男孩看<西虹市首富>大笑不止,家长不满邻座吐槽引发冲突》

央视新闻 《熊孩子连续半月在电梯里撒尿,妈妈的教育方式值得点赞》

重庆晚报 《妈妈给同飞机乘客发耳塞 担心孩子哭闹会打扰》

北京晚报《公共场所怎管教“熊孩子”?家长孩子定位要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