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三表妹,跨界早教的媒体人,五岁男娃的职场妈妈
“现在的小孩过得好艰辛啊”,最近一个朋友突然感慨道。正当我准备询问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时,朋友跟我分享了她在小区里看到的一幕:
一个四岁上下的小女孩嚷嚷着说自己口渴,要喝水,可站在她身旁的妈妈却只是冷冷地回了句,“现在知道口渴了?没有水,给我渴着”。
朋友见此情形,心里正犯嘀咕,想着怎么还有这样的妈妈。这时候,小女孩已经着急地哭了,没曾想妈妈还是不为所动,继续对她说道:“这就是你刚才让我买棒棒糖吃的代价,记住,自己做了什么选择,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朋友听到这才明白,原来小女孩妈妈不给她水喝,是为了惩罚她刚才违背自己意愿吃棒棒糖。而且她还进一步告诉小女孩,自己的钱只够买水和棒棒糖中的一样,买了棒棒糖就没钱买水。
听完朋友的分享,我也是差点没惊掉下巴,心想现在的妈妈这都是怎么了,孩子不就是吃了根棒棒糖吗,怎么还用上国产剧台词了?
我能理解这位妈妈给孩子立规矩的急切心理,可是这样的办法,还有这样的说理方式,实在是不敢恭维。如果不想让小女孩吃棒棒糖,那完全可以跟她说吃糖的各种坏处,然后立个不许吃糖的规矩,不给她买不就得了。
可隐隐又觉着小女孩妈妈的做法,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似的。没错,就是那本被奉为经典育儿之作的《为孩子立界线》。
这本书介绍了不少给孩子立规矩的原则,其中一条便是,要让孩子懂得因果律,也就是让孩子明白做一件事会有什么后果。围绕因果律,书中还举了个例子,讲的是:
有位妈妈和孩子约定好:“如果今天白天都乖乖的,听妈妈的话不调皮,晚上就带你去广场玩。”现实却是,孩子打翻了杯子,弄脏了地板,画花了墙壁,闹腾了一天,完全没有遵守和妈妈的约定,最后还是吵着要出去玩,甚至开始哭闹。
书中给出的应对办法是,奉劝各位爸妈,“千万不能妥协,最应该做的是严肃地告诉孩子:因为你今天在家里搞破坏,答应妈妈的事情没有做好,所以你不能出去玩。”
小女孩妈妈的做法,是不是跟书中给出的“因果律”办法高度吻合?可怎么看上去画风就不对了呢。我想,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书中这个例子里边提到的孩子,年龄已经超过八岁了,而她家女儿才四岁上下。
要知道,给小孩子立规矩,说到底是帮TA建立对规则意识的认知。既然是在建立认知,一个前提条件自然是,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话语和逻辑,去跟TA介绍规则。
像小女孩妈妈那样说什么“自己做了选择就要付出相应代价”,她肯定听不懂啊;而且,让一个四岁上下的孩子去理解因果逻辑,是不是要求太高了呢?
更重要的是,立规矩还是一个平等交流、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可不少家长爱用的立规矩逻辑却是——“你想要这个吗?那就乖乖听我的”、“你不按我说的做?那就要惩罚你”。他们总想用规矩当场解决问题,让孩子在恐吓之下乖乖束手就擒。
像小女孩妈妈那样,为了惩罚孩子吃棒棒糖,便不给她水喝,除了让她心生怨恨,破坏母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外,我想不出来有任何好处可言。
不得不说,这一届妈妈是真的超爱学,她们对各种育儿知识是如数家珍,育儿办法更是信手拈来。遗憾的是,她们中不少人育儿书读得再多,终究还是带不好娃。
原因何在?我想除了像小女孩妈妈那样的误读外,更主要的是,大家学习的目的,都不过是想弄一套好用的方法和话术,让孩子乖乖按自己说的去做而已。说到这,我不禁想起前段时间糕妈上海演讲举过的一个例子:
糕妈的一个闺蜜带儿子去上体能班,班上有个小孩一直哭着不想学,小孩的妈妈用了很多办法都无效。最后,她跟小孩说,“你现在心里面是不是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他们一个说想学,一个说不想学”。小孩点点头。
妈妈又问:“那谁赢了呀?”孩子特别高兴说:“不想学赢了。”
正当糕妈闺蜜惊喜她有学过游戏育儿的同时,这位妈妈一秒破功:“必须是想学赢了,只有这一个结果。”小朋友瞬间崩溃,满脸黑线。
这场景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我们一边拼命学习各种育儿方法,誓做科学育儿的妈妈,另一边轮到跟自家熊孩子实战演练的时候,却总是屡屡“破功”。
最后,我想说的是,“认为父母喜欢自己”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在与父母关系亲密时,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我们的引导,给孩子立规矩的最佳途径不是育儿书,而是你和TA之间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