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误解眼泪了,让孩子哭真的很必要

作者:壹父母 08-16阅读:3835次

游戏育儿

本栏目由壹父母和简耕教育联合出品


| 劳伦斯·科恩博士


很多中国父母都问过我一个问题:孩子受点挫折就哭,怎么办?

有家长是这么说的:“我的孩子只要事情不顺利,就容易哭,我希望他能坚强一点,别动不动就哭,该怎么样才能让他明白,哭是没用的呢?”

和这位妈妈一样,很多人都认为哭是没用的,但其实哭相当有用。哭虽然不能修好坏掉的玩具,但是可以疏解孩子难过的情绪;哭虽然不能解决冲突,但是可以释放紧张情绪。

这对于孩子更好地解决问题十分有利。

只有情绪释放出来了,孩子才能恢复到健康的平衡状态,才更有能量和勇气面对挫折。成年人也一样。当你悲伤时,是否曾有人倾听过你? 当你流泪时,是否有人温柔地安慰你,直到你把眼泪流完?

我猜你们多半会说:没有!因为我们大多数成年人从来没有被这样对待过。

所以,我希望如果有机会在20年后遇到你的孩子,他的回答会是:“是的,我的爸爸妈妈会在我哭的时候倾听我,允许我表达任何一种感受。”


1

有用的“哭”

当孩子痛痛快快地哭过一场之后,结果常会令人惊讶:他会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坚强,更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会更加合作,行为也更得体。流泪是一种生理现象,它的功能就是为了帮助我们从失败、伤心、难过中走出来。

但这种治愈效果,只有在我们接受哭泣这件事的时候才能起作用。如果有人讽刺你是“爱哭的孩子”或者“傻瓜才会哭”,就不会有疗愈效果了。

所以,不要再把眼泪看作成软弱的标志了。尤其是对男孩子。

我们更容易把哭看成一个缺点,因为人们总希望男孩儿从小就是个坚强的男子汉。

但哭是一种健康的释放情绪的方式。当人感到受伤害、疼痛、失去、悲伤时,自然就会产生想哭的反应。

有些男孩并不会因为我们说“男孩不要哭”就真的不哭了。长大一点之后,他们还会发现,哭也许会受到其他男孩的嘲笑。

可是,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的大本营,在这里,他们可以卸下一切防卫,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自由地表达。

这样的大本营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重要基石,这对于他们将来能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非常重要。

现实中,很多男孩并没有这样一个安全的大本营。大人经常会对孩子说:别哭了,有什么可哭的。爱哭的男孩有时甚至会被家里人说“太丢脸了”。

所以,不知不觉中,这种情绪越积越多,最后常常就是大爆发。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时候,一方面孩子努力压抑自己不哭,可是另一方面却因为一点小事而嚎啕大哭。

作为父母,我们大多数都会为此感到很烦燥,觉得孩子是小题大做。

但我们需要明白,他们哭可能是因为一些自己也说不出来,说不清楚的事情,而不是小题大做。

这事儿值不值得哭,不由我们判断,父母的职责就是要满怀同理心地倾听他们。说到这里,有些爸爸可能会担心,如果这样会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软弱,哭个不停?尤其是男孩子。

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不会的。

孩子在这样的经历中,会逐渐体验到:他有一个安全的大本营。在那里,他可以体会自己所有的感受。

如果是男孩子,当他们长大之后,成为父亲时,他们将更有能力面对自己哭泣的孩子。

因为他知道,这是另外一种强大:去感受自己的情绪并勇于表达。


2

哭和攻击性

孩子哭,父母烦恼;孩子太有攻击性,父母也烦恼。

大多数家长并没有注意到,哭和攻击性是有关系的。当眼泪被迫埋在心里,无处挥洒,这种情绪能量就会以攻击的方式发泄出来。这就是为什么男性通常比女性更具进攻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女性可以展现脆弱的情感,所以,她们不需要用坚强来掩盖真实的情感。

举个例子。一位妈妈说,她5岁的儿子总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攻击性强。不如意的时候还会打妈妈,甚至还会说“我要杀了你!”

她觉得很伤心,也很担心。

我问她,儿子是不是很爱哭,她说是的,当孩子哭的时候,她就走开不理他,因为她认为:孩子需要自己学会控制情绪。

等孩子冷静下来之后,她才会去和孩子谈谈,但是孩子却不理她。后来,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有攻击性。

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孩子哭的时候,妈妈走开不理他,才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有攻击性。尽管这并不是妈妈的初衷,但是当孩子感到被孤立、被拒绝的时候,自然就会变得越来越愤怒。

当孩子被强烈的情绪所吞没时,他需要的是我们的帮助,如果得不到支持,他就很难从情绪中恢复。

这就是为什么,无论我们怎么严厉地责备和惩罚孩子,他们依然旧习不改的原因。

可要给孩子情感支持,该怎么做呢?其实就是,当孩子伤心的时候要去倾听他,无论他是在哭、在大发脾气、还是害怕地藏了起来,你需要和他在一起,如果需要还可以紧紧抱着他。有位妈妈说,“孩子哭的时候,会一边哭一边要求我抱她,我会告诉她,你要先不哭,我才抱你。”

这恐怕是很多父母的处理方法,但真的不利于孩子的情绪健康。

当孩子被强烈的情绪所吞没时,他需要的是温柔的拥抱。如果他不仅在哭,同时还乱踢乱打,即使我们无法安全地抱住他,也仍然可以待在附近,用平静而充满同情心的语气对他说:“我会在这儿陪着你的……”

之前那位妈妈说,她只有在孩子受伤的时候才会抱她。结果呢,这个孩子经常假装受伤,甚至故意伤害自己。

这说明,孩子在伤心的时候,是多么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啊。

如果我们要求孩子压抑情绪,马上平静下来,他可能表面上看来恢复了正常,但是那些难过的情绪都被压在了心底。

当孩子沮丧难过的时候,他需要的是更多的支持,而不是自己的情绪被否定。

我知道这个转变非常困难,但是我希望你能够为了自己去尝试一下,看看这会为你和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3

哭过之后还要轻推

哭过之后,就该帮助孩子面对挫折了。

接纳和欢迎所有的情绪,并不意味着让孩子在困难面前低头。当他们的情绪再次回到平衡状态之后,我们就要温和地引导他们再次面对挑战。

一般来说,如果他们在你这里哭够了,情绪稳定了,就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不过,在最终长出内在力量之前,他们有时候还是需要在你温暖的臂弯里重温一下你的爱。

如果我们给予孩子尊重和信任,孩子就更能找到内在力量,而批评和指责却只会削弱这种力量。

严厉的要求,也许能够让孩子看上去坚强,但根据孩子的节奏,设定适当的难度才是更好的方式,我们叫这样的方式为“轻推”。

因为轻推能够激发出孩子内心的勇气,而这要比假装的坚强重要得多。

关于游戏,我还想再多说一点。当孩子情绪激烈的时候,是没有办法进行游戏的。

所以,他首先需要的是共情和理解,当他冷静下来之后,你可以和他玩他最喜欢的游戏,来重建你们之间亲密的联结。

玩什么游戏都可以,只要你和孩子一起坐在地板上,玩他喜欢的游戏,他就会感觉和你更加亲密,而这种亲密的感觉是情感健康的基础。

作为成人,你曾经痛快地大哭过一场吗?在那之后,觉得心情好多了吧?我很希望你有过这样的体验。

这个过程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位敏锐而体贴的听众,向你传达着这样一种讯息:“我和你在一起,没关系,哭出来吧。”就算你是一个人,也可以在头脑中想象,有一个人在支持你、关心你。

最后,我还想问你两个问题:你小的时候,有没有流不出来的眼泪呢?当内心充满泪水时,你又曾经希望父母给你什么样的帮助和支持呢?

期待你的留言。

今日话题

「 你能接纳孩子的眼泪吗 」

欢迎移步留言区


劳伦斯·科恩博士

(Lawrence J. Cohen,Ph.D)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儿童游戏治疗师、亲子关系专家

《游戏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