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坚持
题主:@芸小豆
问:这是一个关于孩子无法坚持实施自己的计划的问题。家长提出孩子总是给自己写了很多计划,但就是坚持不住。自律性不好,拿起手机就看得没完没了。看到就要开学了,孩子还在制定自己的计划,怕他不能按照计划走会耽误时间,希望能够给与帮助。
答:这位家长,你好。从问题的描述中,了解到孩子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和想法的人,只是没有坚持实施自己的计划,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个问题。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探寻孩子总是不能坚持到底的原因,追根溯源,才可解决根本问题。
可能大家都会说做了计划无法坚持无非就是“懒”,实则不然,还关乎着其他几个因素:
1、学习动力不足
孩子可以自己制定计划,说明具有一定的动力,但尚且不足以支撑他往后执行。而这就关乎于孩子“为何而学”,学习动机是怎样的。
是为了“有用”而学还是“想学”而学,为务实有用而学则需要以各种方法和形式让他意识到“真的很有用,甚至很有意义”;为了兴趣而学则需要加深兴趣的培养,让孩子感受到他需要去学的东西比他想象中的更有意思。
一切行为都以增加孩子的学习动力为目标。
2、目标不明确
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头小毛驴。某天,这头小毛驴站在两堆一样的干草之间,犹豫了很久也不知道到底要吃哪一堆,最后在无所适从中活活饿死。这种因为选择自由而带来的左右为难的困境,就被称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针对很多都想学,不知道学什么这一情况,可从繁多的计划中选择某一项先做短期计划并坚定实施,不需做太多规划。择其重点,选其兴趣点。
3、不懂延迟享受
心理学中著名的糖果实验就是针对延迟享受的,心理学家给孩子分发糖果,要求是:如果马上吃,那么只能吃一块;如果10分钟后吃,那么可以吃两块。
观察发现,有的孩子忍不住诱惑,马上就吃,而有的孩子则能为了长远利益忍受暂时的痛苦。
心理学家又对这些孩子做了跟踪调查,发现20年后,那些懂得延迟享受的孩子成就更高。
学习对延迟享受能力是一种考验。
曾有位成功人士这样分享他的学习经验:每次学到厌倦想要玩游戏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再学5分钟,5分钟后我就可以玩游戏。”
其实,当你再次投入到学习状态,就不会再记得游戏这回事了。最重要的是,当你完成了学习计划,甚至是超额完成以后,你从游戏中得到的快乐就会加倍。
4、习得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倘若孩子给自己制订苛刻的计划,要求过严就会加重心理压力,减少了行动的乐趣。而一旦完成不了,就会打击自己的信心,觉得下次肯定也做不来。于是,连续几次之后连列计划的兴趣都没有了。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还可以如何帮助孩子坚持将自己的计划实施到底呢?
1、一个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
首先我们要保证我们的计划是切实可行的。保证制定的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什么是可操作性?
a. 可观察性,必须能用行动来定义目标。
b. 具体性和特殊性,当目标达成的时候具体做了什么?会在什么时候做它?
c. 分成几个小的步骤,不管一个目标是大是小,都需要一步一步的来。
d. 最小目标,可以先设置一个小目标,当目标达成时可以给孩子带来进步感和成就感,这种体验会成为孩子不断往前的动力。
2、合理管理时间
将计划以时间段划分,落实到时间点上,才更能合理的管理时间,否则一再拖延只会使时间总处于焦躁混乱中。
一位企业家从40岁开始,每天拿出两小时练画。退休两年后,他办了第一场个人画展,实现了儿时做画家的心愿。
一位研究婚姻关系的专家,受邀出国演讲却苦于英文太差。45岁那年,她下定决心要学好英文,每天利用等公交车、坐地铁的时间背单词,三年后已经可以流利对话。
善于利用碎片时间,你会发现,时间果真如海绵,挤一挤就有了。
3、监督和鼓励比计划更重要
计划的实施需要家长定时提醒、监督、检查,才能弥补孩子自律性不强的弱势。
但尤为重要的一点是鼓励,无论是监督过程还是检查计划完成情况,家长的一言一行必须是以站在孩子的立场,以同一阵营的口吻去“善意”“温柔”提醒,为了完成孩子的目标,需要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
只有以这样的态度与孩子平等交流,每一句指教都变成你的温馨提示,那么将会为孩子提供一个非常有利的心理环境。
身为家长,要看到孩子会为自己制定计划,对自己有所要求,那他一定比他人更优秀一点。育儿路上,还需家长更多的陪伴和鼓励,及时的引导指正,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优秀。
祝好!
注:本文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