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英华兰DrBing,英华兰DrBing(ID:HiDrBing),知性逗比德国儿童教育学者,精通英法德三语,游走生活于多个国家和文化,通过对无数孩子和不同阶层家庭背景孩子生命轨迹的思考,呈现给你一副儿童教育的总体画面。
来源 |英华兰DrBing(ID:HiDrBing)
欣源有话说
这篇文章,写得比较中肯。也有营养。
其实,欣源有些不一样的观点呢。在上面的原创文章那儿,做点儿补充。
随着社会进入物质富大丰富,越来越多男人成为了巨婴——一种不能为家庭,甚至不能为自己承担起责任的巨型幼崽。
我们都说社会对女性不公,其实换个看法,对男性更不公——女性可以选择相夫教子,逃离残酷的社会竞争,但男性——至少未来几十年,无论吃软饭还是啃老,都还会被耻笑。
所以怎样把男孩养成一个有担当的男人,还是男孩养育的重点。
我Bing发现一个有趣现象——纵观世界上的成熟社会,你会发现,传统观念以“男孩必须顶天立地”的东方文化(例如日本),男孩教育相当失败;而男女平等,能包容“无能男性”的西方(欧美加澳)则完胜——日本出现了大面积的宅男和啃老,而欧美却几乎没有。
怎么会这样,教育观念和教育结果出现“反效果”呢?
这篇文章从西方男孩的养育观出发,将男孩成长分为三个阶段,从0岁到18岁的发育特点、父母的承担角色、注意事项都列了出来,既有借鉴意义,又有操作性。它会告诉你,怎样才能养出一个有担当,能负责的,真正的男人。
很棒的干货文,我略做了修改让它更好读,但还是略长,但你读了一定有长远指导性帮助。
5399字,约8分钟
目前的社会系统,女孩完胜男孩,这个在《.为什么中国学校全面“阴盛阳衰”?》讨论过了,研究也发现,15岁后,男孩因为各种原因(意外、暴力、自杀等)早死的可能是女孩的三倍。
男孩怎么养才能心智上健康成长?父母应该注意什么呢?关注男孩成长的心理学家们把男孩的成长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0 — 6 岁
关键点:需要很多的爱和安全感
发展特点
婴儿时,男还得需求和女娃没有什么区别,他需要和抚养人建立特殊的亲密连接,母亲提供奶水、安抚和拥抱。父亲和他玩一些让他兴奋的游戏,比如抛高,举高,骑肩上等。
2岁起,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开始慢慢出现,女孩子比男孩更会认脸,触觉更敏锐。而男孩生长的更快。从2、3岁开始玩的时候,会占用更多空间,喜欢使用物品,喜欢把积木搭高(追求风险),而女孩子喜欢比较低的搭积木(追求安稳)。
父母的作用
母亲应该温柔但坚定地设定规矩,不是用打骂或羞辱的方式,他会接受这些规矩而且进步很快。他知道妈妈爱他。
如果母亲喜欢教他说话,他大脑的语言能力会发展更快,让他长大后更爱和人交往。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或交流能力是很多成年男人的弱点,他们就是著名的死肥宅。
如果母亲经常情绪悲伤,对娃缺乏关注,男孩大脑就会发生改变,长大后变得敏感忧郁。如果母亲总是生气,打骂,长大他会缺乏安全感。
所以母亲要养好娃,自己一定要爽爽爽。
应该接受他爱冒险的天性,而不是催他洗手换衣服,千叮万嘱不要摔倒,整天紧张兮兮。这样男孩会很拘束。
要让他知道:男人可以是让人激动的、友好的、爱读书的,也可以分担家里的家务和照顾孩子的任务。
注意事项
对于和母亲分离,男孩会有比女孩更强的焦虑症,如果感觉被抛弃,他长大后更容易关闭内心,缺乏交流。
有分离焦虑症的男孩可能会表现出好动或攻击性,大人们可能会他贴标签,说他好动爱打人,而这个标签可能会一直跟随他。
如果是由家人照顾或者是在只有几个孩子的小型家庭式托儿所由有爱心的老师照顾,男孩会适应更好,分离焦虑症会降低。
男孩们最早需要学到是亲密、信任、温暖、快乐和友善。这些幼年时体验到的感情会帮助他更平稳的度过容易冲动的青春期,平衡他爱冒险和爱竞争的天性。
总 结:六岁之前,男孩和女孩没有根本的区别。母亲可以是主要的抚育者,但父亲也可以承担这个角色。重要的是有一两个关键的人爱他,在他的幼年期,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样他会一生都有的内在安全感,他的大脑会获得亲密交流的技能,喜爱学习和互动。
第二阶段
6 — 14 岁
学习男性的一面 :大概在6岁左右,男孩会有一个大的转变,他开始模仿超人、蝙蝠侠等这类的男性英雄的动作,喜欢挥枪舞棒,制造一大堆的噪声(和麻烦),他开始很粘父亲,如果父亲缺位,那么他会粘身边的其它成年男性,向他学习,模仿他。如果得不到父亲的注意和关怀,很多男孩开始出现行为问题,如打架、具有攻击性、在学校不服管教等。
父母的作用
1)母亲
社会对于男性的要求通常是坚毅顽强。其实啊,能够勇于面对内心情感,有温柔、爱心一面的男性人格更完善,婚姻和人际关系更加协调。
母亲应该让男孩知道她一直会支持他爱他,男孩就可以保持柔软的内心。
有的父亲抱怨儿子和妈妈太亲了,其实不是妈妈做的太多,而是他和儿子的互动太少。
如果母亲为了让男孩坚强,突然疏离他。男孩为了压抑悲伤,会关闭自己原本和母亲相通的一面:爱意和温柔,因为这些情感不再得到母亲的回应。这样的男孩长大后往往人际关系僵硬,感情单调。
2)父亲
6-14岁的男孩更加专注于男性角色能够给予他的榜样作用,他会注意和模仿父亲的言行。
6-14岁这8年是父亲影响儿子的最宝贵的时机,父亲这段时间应该花更多时间和儿子在一起,如果父亲缺位,那么男孩会转向寻找其他能够教导他的男性。
经典电影《天堂电影院》一对亦父亦友的故事
因为学校里男教师少,很多男孩家里没榜样,只好在年长的同伴中找榜样,这个年龄判断力不足,然后楼就歪了——小混混啊,小帮派啊——然后接触暴力、过性认识、吸烟喝酒打群架等不良影响,都是连带的恶性结果。
父亲在这8年,尤其是青春期做好模范作用,如果父亲实在不给力,请给孩子找到灵魂指引者和偶像,成为儿子和成年男性世界之间的桥梁。
俞敏洪的巨大成功,说明青年对优质导师型人物的市场强烈需要
下面是一些基本的为父之道:
1、 挤出时间
这是做父亲最重要的能力。如果你一周工作50-60小时,你很难成为好父亲。
2、 表达你的感情
男孩子喜欢拥抱、玩耍、摔跤,但也通过读书、讲故事、聊天、和听音乐等娘炮一点的活动和娃建立感情联系,要真诚的表示你对娃的赞许和接纳。有些爸爸害怕让儿子娘娘腔,但事实恰恰相反。从爸爸那里得不到赞许的,才容易娘娘腔。
3、 放松一点
不要仅仅出于责任感去和儿子在一起。享受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选择你们两个人都喜欢的活动,例如玩乐高,打电玩,讲历史政治科技都行。
4、 也要做严父
有些父亲喜欢做轻松的慈父,把难做的部分如管教孩子、分担家务、监督作业、为孩子做出选择等交给妻子。这不行!不能一个红脸一个黑脸,爸妈两人必须在教育上高度统一。
注意事项
他们会面临如霸凌、歧视、同龄人,过早性信息等,父母必须密切关注这些问题的表征。比如在学校受到霸凌的男孩会有不想上学、缺乏同学朋友、零花钱丢失等现象。
另一个普遍的问题是男孩在这段时间的心智成熟度比女孩晚半年到一年,所以觉得娃心智发育还不足的,可以晚一年上学。
总 结:男孩6-14岁是父亲为之奠定男性基础的宝贵时期,再忙的父亲在这几年也应该挤出时间,很小的事情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夏夜散步、和儿子聊聊自己的成长过程、一起打球、拍拍儿子的肩膀告诉他他很棒。这些美好的记忆会滋养男孩,伴随他心灵的成长。
第三阶段
14 岁—成年
成年的定义:我们通常认为孩子从14岁到成年的过程顺理成章的就是好好学习,多发展课外特长,进入理想的大学,然后找到体面工作。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包括我自己。
但直到最近这两年,在面临职业、家庭、环境的很多变化时,在失败和尝试、辛苦和快乐中,我才明白:我以前的自尊、骄傲、对自身身份的确认很大程度来自于我的技能、学位和工作,我的安全感来自于和家人、丈夫的关系,我对别人的判断更多基于他的学位和职业,我从未真正关注过我社会阶层之外的人,我也从未真正后悔过自己的过失和给别人带来的伤害。
我才意识到:如果没有自给自足的心灵,如果爱只保留给自己,如果总是沾沾自喜的点数一些物质的收获,那么我还是个巨婴。
真正的成年人,有自己的原则、有跌倒了爬起来的勇气、有不役与外物的能力、有对家人和朋友的爱。
这样的成年人能面对家庭的矛盾、处理自身健康的问题、面对经济环境的改变和职场技能更替的挑战,他对自身的认同、和家人的关系和幸福感,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轻易改变。
所以在孩子14岁到成年的这段时间,我们的目标不应该光是名牌大学,而是如何培养他心智的成熟。
我们要做的应该与男孩的前面两个发展阶段相反:继续爱他,但要后退一步:让他接触外界的优秀的人,给他更广阔的视野,给他帮助别人的机会,给他做决定和承担责任的经验。
发展特点
Don Elium在《Raising A Son》中很好的描述了男孩在青春期的特点:
1、思考
男孩在这段时间里发育的重心其实在于他的头脑。可以说青春期是男孩开始思考的年纪,他开始抽象思维,开始批判、分析自己、他人和他身边的世界。
青春期的男孩经常说这样的话:“我父母总是说他们支持我,但他们不让我去探索真正的自我”、“我爱我爸爸,但他说话会有种族歧视”、“我妈妈人很好,但她总是让别人左右她”等等。
他开始有沉默独处的时候,用来思考、吸收、理清自己的感受,分析生活中事件的意义。父母们这时要相信我们在他幼年奠定的基础,要信任他。
2、多变
青春期的男孩是多变的,容易情绪化。为了探索自我,他会尝试不同的行为方式,显得三天两变,人格分裂。
父母们有时会很不喜欢他的一些言行,比如染头发、带耳环、批判别人等,但只要我们记得一点,就可以平静的对待他——他只是在探索自己,去了解这个世界,或者通过一些言行,希望被他的朋友们接纳,他并不是在针对你。
3、从否定到肯定
《Between Form and Freedom》一书指出,青春期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从13岁到16岁左右,男孩子们带着美好的希翼去探索世界,他们理想很丰满,以为世界很美好,一切都在等着他去收割。结果发现现实很骨干,全世界都在针对他,自己就是个矮穷挫。这时他会变成个极端的超级愤青。
到了青春期的末尾(大概是进入大学后),男孩会从幻想破灭,转为接受现实,开始期待新的生活,脚踏实地地开始为理想努力。
4、精力旺盛
这段时间里,男孩的荷尔蒙会是幼年期的800倍,身体飞速发育,很多男孩整天坐立不安,打球跑步等成了他们最喜欢的事情。所有的男孩这时都应该有体育活动,外向的适合篮球、足球等团体运动,内向的可以练习游泳、自行车、摔跤等个体运动。
父母角色
1、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阶段,男孩的荷尔蒙和发育推动男孩进入成人的角色,他们渴望精神的偶像和激励,充满激情和梦想。
如果学校只有作业,父母只关心成绩,男孩因为没有追求光荣和实现英雄梦的途径,找不到可以信仰和跟随的人,再遇到一些挫折,就容易陷入迷惘,导致比如吸毒、犯罪、醉酒等。
2、建立沟通的基础
父母要做的不是关注于男孩的表面问题,如染发、奇装异服等。
父母要透过字面义,去发现背后的信息,比如 “爸爸总是不理解我”,可能意味着他其实需要支持和认可;“我恨你!”可能是表达他感到受伤;“我找什么样的女朋友不关你的事”可能意味着“我需要做决定的自由”
3、避免过度养育
我Bing昨天听了个笑话“两个纽约上东区(富人区)的犹太妈妈在街上聊天,一个说:好久不见,你家孩子咋样了?另一个说,医生还在念幼儿园,律师已经小一了”。
咦咦咦咦咦,一开始我没搞懂,怎么医生律师跑去重读幼儿园小学吗?后来才明白,这位犹太妈妈已经为孩子严密地规划了一生。
很多父母过度关注孩子的成功,聘请昂贵私教,送各种特长班和比赛,拼命把孩子往名牌大学里推,选择研究生学院,帮娃投递简历。这种overparenting会限制孩子成为独立的人,而且人为把孩子的发展划定了一个框框。
这会限制孩子发展的可能性和孩子的想象力,还导致抑郁和焦虑。2011年田纳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来自富裕家庭的青春期孩子的抑郁和焦虑比例和在监狱中的少年犯接近。
所以,更好的方法是在把握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给娃留出一定的自由度。
4、迈向成年
我们无论怎样希望孩子避免犯错误,怎样希望把他们扶起来重新振作,都无法替代他们去感受悲伤、失望和痛苦。
而不经过弯路和错误,男孩永远无法认清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习得勇气和坚持。
我们能做的是为他们提供成长的机会,接受更多优秀的人的辅导(Mentoring),迈向成年。
家庭可以在男孩一定的年龄,举行小小的仪式,宣布他将成年,告诉他成年人的责任和对他的期许,讨论他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性、交友问题、饮酒等。
另一重要部分是为他寻找一位或几位Mentor,可以是一位体育教练、教会牧师、家族中有分量的长辈。。。
Mentor愿意关注他成长、愿意辅导引领他、给他提出挑战、关心他不要犯致命错误,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家庭结成Mentoring小组,爸爸们或者叔叔们会定期带男孩们去远足野营,分享成长的经验,讨论一些问题,回答男孩们的疑问,每一个男孩都会有一个男人代表他、捍卫他、提升他。
总 结:在14岁到成年的阶段,男孩渐渐脱离家庭,渴望成为更好更独立的人。我们父母需要把视线超越上大学这个门槛,关注成年的真正意义,为他寻求可以辅导引领他的优秀成年人,给他独立发展的空间和经验。
最后bing总结一下东西方男孩养育的特点和导致结果:
东方
- 对“要有出息”的要求太强烈,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
- 对“顶天立地”要求太强烈,“安全感”建立的早年获得的(表达出来的)爱不足;
- 为了保证“有出息”这个结果,对娃人生实行了全面设计和包办,忽略了孩子自己的主动性,结果却是孩子没有了自我和担当。
西方
- 早期给予足够的爱;
- 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度和试错的机会,建立完整的人格和对人生的自主性
- 充分给予榜样的作用,重视mentor和引路人的作用
- 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看来,东方物质成熟社会养出那么多巨婴废男的原因,也许正是家长太输不起,太关心结果了。更重视过程,结果可能反而不一样!
你说呢?PS,你老公是巨婴吗?
授权转自普林斯段科学实验室(ID:PrincetonScienceLab)
作者&来源 | 英华兰DrBing,英华兰DrBing(ID:HiDrBing),知性逗比德国儿童教育学者,精通英法德三语,游走生活于多个国家和文化,通过对无数孩子和不同阶层家庭背景孩子生命轨迹的思考,呈现给你一副儿童教育的总体画面。
声明 | 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速与我联络。
头像 | 唐小鸭,雁枫桦,擎石设计,版权为本公众号所有,翻版必究。
但……
敬请期待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