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绘本里的思维训练,让孩子“看得明白,活得通透”

作者:大J小D在美国 08-24阅读:1617次

我4月份回国和大家一起庆祝公号三周年时和现场的朋友们分享过,小D 3岁后,我阅读的重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育儿和父母成长类书籍了,开始看一些哲学书。

这也是我昨天分享的《我靠这三点,解决了“前读后忘,脑子不好使”的问题》里第三类的“前瞻性阅读”。现在还是门外汉,还经常被队友戏谑,“Jessica同学,你这是要修炼成家吗?学哲学有什么用?”,

哈哈,我和队友都是商科出身,的确我们看的书大部分都是“有用”的管理学营销类和领导力书籍,哲学真的挺“无用”的。

但咬牙坚持看完几本哲学入门书籍后(大家不要让我推荐了,我现在还在广泛涉猎阶段,不敢保证正在看的就是一定值得推荐的,再等等我一段时间哦),我发现,哲学提供的是一种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观察自己的思维方式。这真的很有用啊,多少生活中的纠结和争论,都是来自于我们的“看不清,想不透”啊。

这是我最近很大的一个感悟,然后再去看小D的一些绘本,突然发现很多孩子的绘本里都蕴藏着非常多的哲学命题。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哲学”对于孩子来说太高深了。我今天就想拿下面这本绘本举例,和大家分享,如何在亲子阅读互动中,帮助孩子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本绘本是Mo Willems的《The Pigeon Needs a Bath!》(《鸽子需要洗澡!》)讲述的是一只很脏的鸽子,但怎么都不肯去洗澡,在对话中各种“狡辩”,就是为了说服他人它不需要洗澡。

自我确认偏见

“自我确认偏见”,听上去挺深奥,其实大白话就是“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这本绘本中的鸽子就是这样,他总是选择性忽略一些信息,来证明“自己不需要洗澡”,尽管身上很脏,还有气味,他还会说“什么气味?我没闻到”。他还坚持声称,围绕着他周围的苍蝇就是巧合,以此来证明自己不需要洗澡。

在和小D讨论这个话题前,我会先引入几个她熟悉的情景:

- 你有没有过,假装没听到妈妈叫你,因为你不想去睡觉呢?Have you ever ignored Mom just because you didn't want to go to sleep?

-你有没有过,故意不看你的好朋友,因为她想玩你的玩具,而你不想给她玩呢?Have you ever ignored your friend just becuase you didn't want to share your toy?

这样的提问铺垫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绘本,然后我就可以问:

-你觉得为什么鸽子没有意识到自己很难闻呢?Why do you think that the pigeon doesn’t realize that he smells bad? 因为有了之前例子的类比和铺垫,基本上小D就能知道答案,因为鸽子不喜欢洗澡。

-那如果鸽子喜欢洗澡的话,你觉得他会闻到自己身上的气味吗?If the pigeon loved baths, do you think he would have noticed that he smells? 这个假设性提问,就是帮助孩子跳出“自我确认偏见”的坑。

学龄前的孩子不需要去教他们高深的概念,但这样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他们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时,他们就会换位思考,原来是因为自己不喜欢,所以才选择性忽视。不要选择性忽略和他人不同的观点,我们有的观点不代表就是事实。

绝对和相对

这本绘本里有另外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哲学命题,绘本一开头就有人指出,鸽子脏了,需要洗澡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怎么定义“脏还是不脏”,有没有一个绝对衡量值呢?

绘本里的鸽子就提出了,“你知道吗,有些地方洗澡是不礼貌的”,这里就有了一个“相对”概念:的确需要洗澡,但的确有些地方是不洗澡的。这一页虽然短,但却可以引发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讨论,就是绝对和相对的概念。

我就从这一点开始和小D讨论了下面这些话题:

-在我们家,是多久洗澡一次的啊?如果我家是一天洗澡一次,邻居家是两天洗澡一次?哪个是正确?In our house ,how often do we take a bath? If our family has rules that we bathe every day while our neighbors have rules that they bathe every the other day. Which is more right?

这个问题对小D来说有点“搞脑子”的,但是却非常有意义,因为给予孩子一个更加多元看待问题的视角。她当时告诉我的就是,“我们家是对的”。

而我回答她的是,“都对的,到底多久洗澡一次没有绝对标准,这取决于自己的生活习惯。很多规则只是不同,没有绝对对错” 。They are both right. It depends on you and your family's lifestyle. Lots of rules are just different. There is no absolute right or wrong.

之后我们就顺其自然展开了一个讨论,我们家里有没有一些规则是和你同学家的规则不同的?有没有什么规则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需要遵守的,还也有情况可以打破?

小D就自己想到了一个关于身体界限的规则,“身体是我自己的,我不喜欢就可以不让别人碰。但有时,身体坏了,就需要医生碰一下看一下”。

这个话题的讨论很有意义,不少家长自己也有困惑,立规矩会不会让孩子变得很刻板。我的想法一直是“先立后破”,先让孩子明白规则是什么,为什么这么遵守。然后逐渐引入这样“相对”的概念,和孩子讨论,哪些情况下规则有例外。

这些讨论没有绝对答案,但这样的思考方式可以帮助孩子自己去探索,从而找到自己和社会的边界在哪里,这是受益终身的财富。

人生优先级

最后一个“哲学性话题”就是关于人生优先级的,鸽子说,“人生那么短,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呢?”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展开:

-洗澡是不是不重要的事呢?Is taking a bath an unimportant thing?

-生活中每天都做的刷牙、洗手,是不是不重要的事情呢?What about other little everyday activities like brushing your teeth,washing your hands?

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引发孩子思考,“重要”对于自己的定义是什么。

-生活中重要的事情有哪些?What are the important things in life?

-我们可不可以只做重要的事呢?不重要的事情我们可不可以不做?Can you just focus on the important things? Why can't we do the less important things?

我和小D的讨论中就会发现,她觉得幼儿园毕业很重要,长高长大很重要;的确也会像鸽子那么觉得洗手、刷牙、睡觉不重要。但当我问她最后那个问题时,她又似乎觉得“不能不做不重要的事”,这时我就会告诉她,不做这些小事,大事就完不成。

你看,这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要只想“有用”,要多想“无用”。通过一个绘本就让孩子理解了思辨的意义,很多有用和无用都是相对的。

学会提问,和孩子进行有意义的讨论,这是最好的提升孩子思维能力的方法。思考,不是为了追求答案,讨论过程本身就足够有意义。思维训练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进行的。

我一直觉得对一个成人最高的评价不是聪明、努力这些,而是“通透”。知道自己要什么,明白自己的价值和局限,不妄自菲薄,也不轻易嘲笑他人,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活的明白”,道理很简单,但要做到却很难。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欲望太多思想太少。保持思考,保持心智,保持清醒,这是一辈子的修炼,这一次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P.S. 还要替自己花了7个月时间的《大J电台》打call,今天介绍的这本绘本音频电台里就有。这个电台里会有我精心挑选的150本适合学龄前孩子阅读的英文绘本,由纽约市优秀老师Lilly录成音频,全部免费分享给大家。

推荐阅读

1、上周文章回顾

从数感到数学,未来好成绩从这些日常游戏做起

孩子被猥亵后说“不是你叫我要听老师的话吗”|听话是最大的教育失败

从不会读到玩转绘本,我靠这些“备课笔记”完成了逆袭

“生下孩子就自然成为父母了吗”|打骂是教育的无能

孩子总爱摸妈妈乳房,是性早熟还是被惯出来的呢?

2、亲子阅读

培养爱读书的孩子并不难,抓住亲子阅读8大关键阶段就可以

亲子阅读不是父母的朗诵比赛,更不该是孩子们的攀比会

从不会读到玩转绘本,我靠这些“备课笔记”完成了逆袭

学渣逆袭记|我做了什么让女儿爱上了读绘本

3、思维训练

让孩子从逻辑混乱到思路清爽,差距就在每一次的日常互动中

想培养与众不同的孩子,请先教会孩子接纳不同

思维模式决定潜力,这是每位家长该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不想让孩子今后过的浑浑噩噩,请从小唤醒这份觉察

家长会不会提问,竟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