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懂得孩子的叛逆意味着什么吗?

作者:大观家庭 08-24阅读:1154次

这是「How To·100计划」的第6篇原创家庭文章,由大观家庭和搜狐母婴联合推出。

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是疗愈自己内心伤痛的一个机会。

“我的美味午餐!”狐狸先生从书上撕下一页,撒上盐和胡椒粉包起来,然后用牙齿撕下一块,还边嚼边发出“啊呜啊呜”的声音。

这是绘本《吃书的狐狸》中的一个场景,也是“樊登小读者”App上最火的绘本故事之一。很多小朋友都特别喜欢扮演狐狸先生的派妈丽莎,因为她扮演的狐狸真得太惟妙惟肖了。更让他们吃惊的是,派妈居然真的把纸塞到了嘴巴里,好像还吃下去了……

后来App上总是收到孩子们的留言:派妈,你真的吃纸了吗?为什么我觉得不好吃,吃不下去?当然来自爸妈们的“抱怨”也不少:害得我在给孩子讲故事时,也吃了一张纸!

派妈本名张娜,不管是少儿节目主持人,还是央视少儿节目导演,从宝宝树主持人,再到现在的樊登小读者讲书人,面对“别人家”的孩子,她一直是最有耐心、最不怕吵的那个。还在电视台的时候,其他同事做节目往往只请妈妈和专家,小孩子能不请就不请,但她每次都会请一堆小孩,这边弄个小合唱,那边演个小剧场,荣登现场吵闹榜第一名。“导播都烦死我了,可我觉得小孩子就是很可爱啊,这才是少儿节目应该有的样子啊!”她笑着摊了摊手。

10年前,张娜生下了儿子陶赫。从那以后,不管工作多忙,加班多累,张娜始终坚持每天早上和他聊半小时,晚上再读书一小时。有段时间加班加得凶,她实在没办法赶回家给儿子读睡前故事,就借公司的录音棚给儿子读《窗边的小豆豆》,让他听着自己的录音入睡。除了读故事,张娜负责陪儿子做学习以外的所有事情——画画、下棋、变魔术、养昆虫、看电影、逛展览、看儿童剧、烤小饼干……在陶赫8岁之前,张娜和儿子的关系更像是朋友,俩人还经常列计划,约着一起去体验新鲜玩意,玩得不亦乐乎!

▲鬼脸小王子陶赫

而8岁后的陶赫开始让她感到头疼:“这两年很叛逆,基本你说东,他就一定要去西。”有次张娜出差后回家,刚赶上陶赫要上英语在线课,就替他约了时间。结果儿子一听,马上急眼:“我不是说改时间了吗?谁让你帮我选了?”。张娜还没从出差的疲惫中缓过神来就受到这种责怪,也憋着一股气吼了回去:“改改改,天天改,这不是你自己选的吗!”

等冷静下来后,张娜才记起是自己记错了,但道歉已经来不及了——儿子拒绝跟她说话,还把自己反锁进卧室。虽然最后以儿子叫她吃饭结束了这场冷战,但张娜依旧很后悔,想着找个机会好好道歉,修复一下母子感情。老公陶峻也提醒她:旷两节课不算什么,孩子内心的不信任和抗拒才是最重要、最需要解决的

作为和孩子打交道的人,张娜非常清楚这是孩子的成长规律——在Terrible 2之后,七到十岁是孩子第二段自我意识爆发期,他们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可以自己做决定,就想极力挣脱父母的掌控,变得处处喜欢跟大人“唱反调”。但理论终归是理论,在亲密关系中,原生家庭所带来的情绪第一反应,还是让张娜时常失控:儿子吼一句,她就得吼两句,而且声音要更大。这导致她每次都会和儿子因为件小事越吵越凶。

为啥儿子就跟我吵架?

张娜观察了一阵,她发现儿子似乎从来都只和她吵,不跟爸爸和爷爷奶奶吵。看来除了儿子的真·叛逆期,自己肯定也存在问题。

老公陶峻承包了跟儿子讲道理的工作——他会把一件事从大逻辑拆解到小逻辑,再一层层地讲给儿子听,经常一讲就能讲两小时,“要换我,可能讲20分钟道理就是极限了,我是很没耐心的。”她使劲摆了摆手。

▲幸福的三只在看电影

但细想一下,陶峻似乎继承了公婆俩的性格:公公热爱钓鱼,每天早上三点半出门,一钓就是三小时;婆婆则在教育孙子时格外有耐心,小时候陪陶赫拼拼图,每次都是俩小时起。

和老公一家比起来,张娜在教育孩子上就没那么耐心了。她更喜欢跟孩子一块玩,但一遇到问题情绪就会失控,“在我的原生家庭里,大家都是靠‘大声讲话’解决问题的,我下意识也这么做了。

有天陶赫去面试央视少儿频道的节目,临出发前突然说不去了。作为一个曾经的电视人,张娜深知这种嘉宾临时变卦的情况会给人添很多麻烦,就一直努力说服儿子改变心意。结果越说越着急,越着急就越大声,眼看着要吵起来,陶峻把她拉到一边,让她好好冷静,自己带着儿子回屋继续讲道理。

这时,旁边一朋友安慰她:“别那么着急,不管这次去不去,孩子以后都能给你娶个媳妇不是?”话虽糙,但道理张娜听懂了:从孩子的一生来看,这是个多小的事啊,参加不了天也不会塌啊!孩子发脾气,也只是漫漫成长路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其实家长也可以做到笑着应对,帮他学会控制情绪,帮他学会解决问题啊!

她用“豁然开朗”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还感慨:“当你一个大人都控制不好情绪的时候,凭什么要求一个孩子控制好他的情绪?”想明白之后,她和节目编导重新约了面试时间,陶赫最终成功上了节目。“既来之,则安之呗!”说完她抿了抿唇,往椅背轻轻一靠。

▲雪山上风很大,儿子一把抓住妈妈,妈妈我来保护你!️

老公是我的情绪管理教科书

在那之后,再遇到儿子撒泼打滚,张娜会先忍住不发火,然后看着他眼睛一遍遍跟他讲:这件事必须这么做。但这个方法太单一了,很容易让儿子的逆反心理更激烈,一旦张娜控制不住情绪,两个人立马又吵起来。

有次她和儿子吵完架,正值陶峻在外地出差,她就一个电话打过去告(儿子)状。其实陶峻早就接到儿子的告状了,但他还是听张娜讲了一遍,然后反问:“这次的确是他先发脾气了,但你一定要用发脾气来解决吗?有没有别的办法?”

“那他无理取闹,我还不能发火啦?”

“你再想想。”

“那我不发火,进屋关上门?”

“这样是比刚才好,但你其实是在逃避,还有没有更好的?”

想得气都快消了,陶峻终于甩出终极大招——《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他六年前就送给张娜了,但张娜嫌字多看着累。深知老婆脾性的陶峻就发过去一个讲书链接,让她边听边学习。听完,张娜立马知道儿子为什么发脾气了,“肯定是有需求没被满足。

▲张娜的《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之后每次和儿子闹矛盾,她都会对照着书里的公式跟儿子沟通。前段时间陶赫不想上英语网课,就在地上撒泼打滚,嚷嚷着“我讨厌英语”。张娜按捺住火气,蹲下来跟儿子说:“当你在地上哭闹打滚时(事实),我有点不高兴(感受),因为我想要和你平等地说话,而不是我来哄你或者你发脾气(为什么),可以请你和我说清楚为什么不想上英语课吗?(要求)”

儿子慢慢停下哭声,但还赖在地上。这时刚好陶峻在英语学习微信群里发了个笑脸,问儿子:“今天是不是有英语课?”儿子马上爬起来回复:“爸爸我今天有事,能不能换到明天的xx点上课?”他的解释是:现在放暑假了,但网课时间还是上学期间定的,这个点自己有事,所以想调整一下。最后儿子和爸爸一起重新制定了学习时间表,张娜也没发脾气,这事就这么解决了。“允许孩子适当释放情绪,其实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发完脾气就该干啥干啥了!”

“我很感谢我的老公”,张娜直言,“因为他一步步引导着我改变,我才能成为一个越来越好的母亲。”

做家长是一场修行

叛逆期是孩子必须经历的成长阶段,也是父母必须要经历的阶段。两年前,张娜和朋友们出去玩,还会被一针见血地指出“你就是太焦虑,才这么容易发火”;但现在她的情绪好转了不少,还自嘲“活了三十好几才活明白”。

“他每次发飙,肯定是因为我不理解他,他受委屈了。”和儿子“对抗”了两年后,张娜才想明白这个问题,开始反思自己。孩子生下来就一张白纸,如果父母的教育方法有问题,那这孩子多半也会被管得乱七八糟。“做父母不用持证上岗,很多东西只能靠自己慢慢学”,张娜坦诚自己做教育这么多年,最后养儿子还是得重头再学。

▲陶赫和他的爱宠蜥蜴“小橘子”

她把做家长比作一场修行,“可能真要走一些弯路,才能悟出道理来。”现在的她,意识到了问题,也学习了方法,能越来越熟练地应对儿子的各种叛逆行为。而与此同时,儿子也在悄悄改变着。

最近,她带儿子去坐地铁。坐上没多久,儿子就闭上眼睛说要想事情,还问张娜:“妈妈,你最近有没有自我反省?每个人都必须经常自省。”

张娜倒懵圈了:“反省啥?”

“想想本周发生的事啊,有些地方怎么做能更好。”

这个回答让张娜有点出乎意料,“现在他都是我的学习对象了!

▲母子俩在地铁上的自我反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