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近日,一名9岁萌娃一举打破“基尼斯记录”,被众人称之为“史上警惕性最强的小孩”。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9月2日傍晚5点左右,江苏常熟9岁的小杨同学随爸爸来到妈妈工作的王庄一带,一不留神被父亲遗忘在某羊肉店铺附近。
小杨在原地足足等候了3个小时,见天色乌黑,父亲还不来找自己的情况下,于是求助羊肉店铺的老板娘打电话。结果爸爸和妈妈,一个电话关机,一个电话打不通;再打电话给叔叔,同样无人接听。焦急的小杨打算自己回家,但夜晚道路黑,孩子年龄小,好心的店铺老板怕孩子出意外,于是挽留住孩子通知了警察。
谁料,当警察想带孩子到派出所去的时候,孩子却极力抗拒,死活不愿离开羊肉铺。不仅如此,据说周边也有热心人认识小杨的父亲(小杨家就在周边),想送他回家,但孩子摇头不同意;甚至连店铺老板怕他饿,好心煮了一碗羊肉面,孩子也没领情。直到好不容易联系上孩子的叔叔,见到叔叔真人,孩子才安心跟着回了家。
报道出来后,网友一片哗然:“腻害,一个9岁的娃娃,竟然如此强的警惕防备心,怎么可以连警察都不认?”
我不由地想替孩子说一句潜台词:这个警察,又没经过我爸妈眼神确认,我怎么知道他是真的还是假的?
在安全教育问题上,父母对孩子耳提面命,这几句话,你一定不陌生:
不知不觉,在父母“不要”的教育观下,孩子的信任体系根基动摇,除了父母,他对所有接近自己的人抱有怀疑,包括:那个穿着制服的警察,会是真警察吗?在孩子的内心,他们的安全感去了哪里?
02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涉世未深的孩子,之所以会怀疑警察真伪,除了父母强化负面的社会消息,另一方面还跟父母的恐吓教育有关。
我们其实都是被父母吓大的孩子,包括我自己。犹记得那句“再不听话,就让警察来抓你!”让我从小对警察心生畏惧,远远地只要看到有警车开来,我就会本能紧张:难道我做了坏事,警察要来抓我?直到看到警车呼啸而去,才大舒一口气。
我小的时候怕警察,现在的小孩也一样怕警察。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就告诉我一件令她哭笑不得,却又觉得有必要让所有父母深思的事情。
那天傍晚,朋友路过家附近一所幼儿园,看到一个4岁左右的小女孩独自站在门口良久,身边始终不见大人,于是朋友上前询问。孩子年龄小,说不清楚住址,也记不起父母的手机号码,无奈,朋友选择了报警求助。
在等待警察的过程中,朋友跟小女孩聊天很愉快,但是当警察一出现,孩子情绪变化得特别激动,她紧张害怕得大哭,同时拼命往朋友身后躲,并口中喊着:“警察叔叔不要抓我!”
最终朋友只能抱着孩子跟警察上了警车。因为孩子说自己是出门找妈妈,考虑到孩子可能生活在附近一带,警察开车转悠,最后车子开到了村口,孩子认出回家的路,顺利回了家。女孩的家长也承认,自己平日经常拿“警察叔叔”吓唬孩子,让孩子看到警察就不由害怕。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民警无奈地说,在平时孩子走失的案例中,很少有孩子主动向警察求助。一方面可能是孩子一时惊惶无措,而另一方面,恐怕和家长经常性对孩子的误导脱不了关系。孩子从小被灌输“警察抓人”的理念,让他们害怕警察,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甚至危险的时候,都不敢向警察求助。曾经有个报道说,有个孩子被绑架,绑匪带着他经过车站时,明明看到警察,孩子却不敢出声求助。
在童年时期,如果孩子过多接触恐怖信息,就会让他们时刻处在紧张的不安全感中,一个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让他感知不到这个世界的善意,不自觉中把自己排斥在了世界之外。
03: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孩子有安全感,才能有自信和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
生活中,无论是对孩子灌输过多的负面消息,还是对孩子进行过多恐吓,这种教育手段,容易加剧孩子内心的恐惧感。儿童心理学显示:这种恐怖的感觉,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个性的正常发展,甚至导致严重的情绪障碍和行为退缩。
在9岁小杨这个事件中,当民警来到现场后发现,这个小男孩只是木讷地站在那里,旁边一位好心的男子一直拉着他的手臂。在处警过程中,民警发现,其实小杨是认识自己家的,只是因为距离稍有些远,孩子感觉比较害怕而已。
我想起了郑渊洁经典童话故事《兔王卖耳》里的一段描述:
故事中的兔王总觉得自己没有王气,天天生活在惊恐里。为此,他决定去看心理医生,希望能够改变自己。
正当医生在给兔王检查的时候,兔王突然紧张起来,两只耳朵竖得老直,眼睛里露出恐惧的神色。
在医生的建议下,兔王把耳朵卖给了虎王,从此,兔王真的亮出了王气,他处事稳重,再不惊慌失措,赢得了整个兔家族的崇拜。甚至有一次,狼逼近兔子家族时,兔王的镇定,让兔子们度过危机。其实,兔王只是因为割了耳朵,没有听见狼的动静而已。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强大和自信,来自于内心足够的安全感。内心安定的兔王,散发出强大的王气,为他和兔家族赢得了好运。
04
韩寒在《一座城池》里说:内心的安定才是安全感的来源。
孩子最初的安全感,来自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以及给予他充足的爱!与爸爸走失3小时的小杨,任凭他怎么在原地一步不离,都没有等来回头寻找自己的爸爸。黑暗的夜色中,无法接通的电话,谁都不知道这个木讷孩子的内心有多悲伤。在这样的境况里,如何让孩子去相信眼前的陌生人?培养孩子内心的安全感,以下3个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父母。
1、融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安全感
我们常说原生态家庭给孩子带来伤害。祥和融洽的家庭氛围,相爱的爸爸妈妈,会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心中有爱的孩子有安全感,孩子才会变得更加自信,开朗。
2、父母接纳孩子,增加孩子安全感
孩子最早对世界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于父母的言行。很多时候,父母不经意间的语言暴力像一把无形的刀,给孩子稚嫩的心灵造成致命的伤害,从而坏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爱孩子,从接纳孩子开始,包括孩子身上所有的优点与缺点,并时刻告诉他,爸妈永远爱你。孩子感受到爸妈的接纳与爱,才更容易让他成长得自信和快乐。
3、父母的价值观,影响孩子的安全感
如果父母给孩子灌输太多这个世界的阴暗面,孩子就容易生活在阳光的阴影里。因为,在父母眼里,如果世界是美好的,值得信赖的,孩子就会成为父母眼中的光,成长为那个阳光、自信、充满安全感的孩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爱孩子,从呵护他的安全感开始,守护孩子的成长与幸福!
(诺妈家有男宝 / 80后小妈,育男宝一枚,自称诺妈。世界很大,理想很小,读书、写作、遛娃,笑看窗外事,静写心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