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也是门艺术,有的人说的话会让人如沐春风,心情也随之变好,有的人说话却会让人如鲠在喉,不知道哪不对但就是不舒服。孩子和大人们也有一样的感受,也能听出来哪些好,哪些坏。家长们如果运用好“语言”这一强大力量,会让孩子的成长发生质的飞跃。
1、“我不喜欢不会自己吃饭的孩子”
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是不是会对孩子说“我不喜欢什么什么孩子”呢?这句话看似没问题,但是孩子听到后知道家长再说自己,而理解成“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会让孩子很没有安全感,并觉得自己不好。换成“我喜欢什么什么孩子”,孩子听到后,会以成为那样的孩子而努力,从而变得更加优秀。
2、“不许哭!不许胡闹!”
这句话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出现的频率尤其高,而且孩子听到后确实不哭闹了,不是事情解决了,而是被家长吓的。哭泣是人们发泄不良情绪的出口,大人偶尔也会大哭一场,何况孩子。家长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去拥抱孩子,给孩子温暖,和孩子说“宝宝怎么了呀,是害怕了么,告诉我们好不好?”而不是逼孩子“坚强”,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的。
3、“我都说几次了,你怎么还不会还记不住!”
家长发着火说出这种话,孩子听到后会认为自己是个笨蛋,什么都不会,而变得没有自信,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孩子再一次做错了,家长们对孩子说:“没关系,你已经很棒了,下次咱们一起完成好不好?”你给孩子机会,孩子就会给你惊喜。
4、“看看人家!”
“邻居家的孩子”可以说和小明小红一样陪伴了我们的成长过程,被父母各种和别人的小孩比较,父母永远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家长们认为,比较会刺激孩子的上进心,有时还会开玩笑似的嘲笑孩子。但是这样真的好么?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承受这种激励的。向孩子表达出父母的爱,对孩子说“你很棒!”“爸爸妈妈最爱你了!”更能让孩子有信心有动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