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咋这么磨蹭?别催,多半是……欠打?

作者:同砚四驱小英雄 09-19阅读:2140次

快点起床了,上学要迟到了;

快点吃,饭都凉掉了;

快点睡觉啦,明天起不来了;

作业怎么还没有做好啊?

你看你,出门都说了20分钟了,你到现在衣服都没穿好。

.......

这些话做父母的是不是很熟悉?

同样的话每天都要和孩子说上许多遍,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总觉得孩子太磨蹭了……

一位爸爸说:自从孩子上幼儿园以来,每天早上就跟打仗一样,孩子各种磨蹭。早上起床要喊N遍,洗脸刷牙穿衣也要催,实在忍不了了只好帮她穿好,扛出门去——我也不想代劳,也不想来硬的,可是不扛不行啊,要不然肯定迟到,孩子上幼儿园迟到,我上班也要迟到。


一位妈妈说:我家孩子做事总是磨磨蹭蹭,在家做个作业各种拖拉,一会玩铅笔盒、一会玩手指…1个小时能完成的功课,硬是被拖到晚上至少10点多钟。在学校也是,课堂作业经常完成不了,最后被老师留在办公室,上课还坐不住,总是动来动去。我天天催也催了、说也说了!还是没用,真是为孩子操碎了心。

著名喜剧演员安妮塔·兰弗洛有一次灵感突发,将自己催促孩子的话写成了歌曲《妈妈之歌》,整首歌的内容,很形象地写出了很多妈妈的心里话,整首歌都是妈妈的催促声:“快点,立刻,马上,不然就来不及了!”

在多数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磨蹭没有比较好的应对之招,一着急就催促、代劳了,甚至给孩子贴标签:“你是世界上做事拖拉的孩子了”“没见过你这么磨蹭的!我该拿你怎么办”……

实际催促多了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无助的感觉,让孩子觉得很惶恐。

父母的包办、代办,只会让父母越来越累,孩子也相应的减少了很多锻炼机会,遇事能力变弱,想快也快不起来。

粗暴地给孩子贴上标签只会强化了孩子的磨蹭心理,自己该做的事情更加难以完成了。

孩子的拖拉、磨蹭,经专家研究发现,更多受限于孩子的认知水平发展。如果父母在不了解孩子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孩子做事慢的现象做出过度干预,反而加重了孩子的“拖延”、“磨蹭”。

研究表明:

2岁之前,孩子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他们完全活在当下,不会回忆过去,也不会焦虑未来。

大约到了3岁左右,孩子对时间的先后才有了初步认识。但仅限于分清过去、现在、未来这样大段的时间。这时你对孩子说“10分钟后出门”,他是完全听不懂的。

孩子大约在4岁以后能够描述昨天、今天做了什么事,但是具体到什么时间也不是很清楚,这需要一个慢慢引导的过程。

大多数5岁孩子,已经能够掌握成年人常用的与时间相关的词汇,他们已经分得清过去与将来,知道一天之中跟他有关的事情和时间上的相互关系。

6岁的孩子对时间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和深入,但是即使长到了6岁,大部分孩子仍然不会认钟表,对于10分钟大约是多长时间,是没有概念的。

因此,你如果告诉孩子,他还可以再玩20分钟就该如何如何,基本上就等于白说。

更好的做法是,给孩子做一个提醒的操作,比如给他上个闹铃,或者让他看挂钟上的大针已经指到了那个地方。让孩子能通过声音、视觉有个感官的记忆。

所以,在孩子还分不清时间的时候,去要求孩子在特定的时间里一定要完成什么事,这其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告诉孩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当孩子磨蹭时,先不要急着催他,你可以试着这样做:

当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玩玩具时,不要跟孩子说:“不许玩玩具。”你可以告诉孩子:“先吃饭,再玩玩具。”

因为,此时孩子的兴趣点不在吃饭上,越是禁止,孩子越是想玩。

这个方法适用于孩子的很多拖延行为。比如,告诉孩子:先洗澡,再讲故事;先写作业,再玩。这是一个慢慢引导的过程,既尊重了孩子的想法,又可以暗中帮孩子规划时间。

给出孩子事实,并选择性的督促

比如当孩子迟迟不肯睡觉时,你可以这样告诉孩子:睡觉时间到了,先洗漱还是先讲故事。当要出门时,孩子还在磨磨蹭蹭时:我们还有5分钟就要走了,你现在穿好衣服,还是把衣服拿着?你要带什么包?

这样的说法会让孩子记住时间,给孩子选择,让他自己选择喜欢做的事情,然后顺理成章的完成。

一次只下达一个指令

一次不要让孩子做太多的事。比如,孩子在睡觉前,不要一开始就告诉孩子:“准备洗脸刷牙睡觉了。”而应先对孩子说:“现在,我们来洗脸吧。”等孩子做完以后再对孩子说:“现在,我们来刷牙吧。”

因为孩子的记忆力有限,太长的指令记不住。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你催了半天,孩子还在发呆,很可能就是孩子消化不了你的指令。洗漱对孩子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大指令。孩子并不会分解那么多的动作。

陪伴孩子共同完成某件事

如果孩子本身就是慢性子,我们可以放慢自己的节奏,陪伴孩子共同完成某件事。在陪伴的过程中,可以用语言进行鼓励,比如“宝贝,妈妈相信你能穿好的,一步一步来。”中间可以再提醒孩子,“嗯,已经穿好一只袖子了,妈妈一定能够很快看到你穿好衣服的。”

就这样,我们并不催促,但是过程中,给孩子一个稍快的节奏,让他能慢慢按照大人的节奏去努力。等他再大一点,慢慢也就变快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平时多陪孩子做一些益智游戏,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兴趣所在,给孩子报特长班(如美术、音乐、书法等等),在开发孩子思维的同时,也能培养孩子课堂上的专注力,逐渐提高做事效率。

父母眼中的“磨蹭”,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太磨蹭,而是我们太着急。孩子的动作和步骤,又怎么能跟得上成人呢?只有在心里认同孩子的磨蹭,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感受时间、感受规律,孩子才会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