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杀了我同学”遇校园欺凌,比教孩子打回去更重要的是这一点

作者:娇娇妈 09-27阅读:4240次


01

近些天,相信很多家长对“瑞安家长杀死女儿10岁同学”的新闻都有所耳闻。

据悉,9月19日,林某某的10岁女儿和同班同学小叶发生口角,结果小叶造成了林某某女儿眼睛轻伤(也有媒体说是无意中伤到的)。

林某某知道此事后,一直心生怨气,于是21日下午携带水果刀到学校寻找小叶,并将其刺伤。

据警方通报,10岁的小叶经抢救无效,于当天19时许死亡。

说实话,当时看到这个新闻,我内心是无比震惊的。

一直以来,我都理解爱子心切是家长的本能。

我支持所有家长,在孩子被欺负时,教育孩子打回去,甚至介入让老师、对方父母警告孩子不许再伤害自家孩子,但绝不支持家长直接暴力报复孩子。

因为成人和孩子之间,力量悬殊,这本不公平。在法律上和道德上更是不被允许的。

更何况,孩子之间的矛盾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解决的方式可以非常多样。

然而,这件事还是发生了,以如此惨烈的方式发生。

02

关于这位极端的父亲,法律自会定罪,这里娇妈已不想再多指责和评判。

然而,关于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家长要怎么办,这里娇妈却有必要和所有家长们好好谈一谈。

从林某某女儿眼睛被伤后,老师和双方父母的聊天记录来看,林某某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行为,归根结底,就是害怕这种同学小摩擦演变成了校园欺凌。

(语音聊天记录)

(聊天语音文字整理版)

林某某在沟通中一直强调道:“全班同学那么多,以后这个也来,那个也来欺负我女儿,这样可以忍受吗?”

“别人若是欺负你儿子,你会不会忍受得住?”

“你儿子当着同学的面向我女儿道歉,要是这样,那是最好的。”

从彼此沟通中,林某不断重复的这些话,不难看出他内心对校园欺凌的恐惧和担忧。

的确,近些年来,在校园欺凌暴力案件中,超过55%的校园欺凌事件是因同学之间发生口角、小摩擦而引发的。

而深受校园欺凌的人,往往都带着心理创伤成长,轻则影响人际、工作、生活,重则抑郁自杀。

因此,尽管我十分不认同林某某保护女儿的方式,可是他“害怕同学间的小摩擦变成校园欺凌”的动机我却可以理解,但也仅仅只是理解。

那么,借由此次事件,我们来谈谈,如果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家长可以如何做而不偏激应对?

心理学家John Carter曾针对“校园欺凌”进行研究时提出,父母要第一时间鼓励孩子打回去,反击是降低孩子被校园欺凌概率最有效的方式。

心理学家John Carter解释,如果孩子一味忍让、一味逃避,施暴者就会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于是他就会变本加厉地对孩子进行羞辱。

如果孩子在被欺负时,立马回击、打回去,就会立刻让施暴者意识到,欺负他,自己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从而收敛自己。

因此,面对孩子在学校被欺负时,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打回去。

03

那孩子打不过怎么办?

如果孩子之间体格悬殊,那么,家长可以介入,但不要冒然介入。

曾遇到一个家长,她接孩子放学时,孩子正和同学在操场上玩得特别开心。

当她走近孩子时,发现孩子手臂上有淤青,还有咬痕,顿时怒火中烧。

大吼:这是谁弄的?

本来一脸灿烂的孩子顿时变得惊恐不已,带着哭腔拉着她的手说:妈妈,不要问了,我们回家吧!

其实,在这里说这个案例,是想提醒家长们,如果孩子放过了或者忘记了这件事,说明她内心不介意。那么,就不要轻易介入。

当家长不尊重孩子的肉体和精神第一意愿,执一己之意要给孩子讨公道。事实上留给孩子最大的阴影是你。

因此,孩子与别人有冲突时,请你一定要观察孩子的反应,他委不委屈,介不介意,询问他是否需要父母的帮助。

如果孩子不需要,那这件事就不要再提起。

如果孩子需要你的介入,又该如何介入,将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这里,娇妈建议向对方父母说明情况,要求道歉并教育孩子以后不能再施暴。

一般来说,如果施暴孩子的父母是通情达理的人,这事很快就会和解。

如果对方父母无作为,甚至不分青红皂白,无条件护犊,那么也不必觉得自家孩子吃亏。

事实上,从孩子发展角度来讲,3-5岁,10-11岁,这两个时期,孩子的攻击行为会达到高峰,孩子之间互相有矛盾和冲突,都是很正常的行为。

而在这些冲突中,孩子从中学会了如何在挨打时降低痛苦,怎样去调节情绪,如何避免激怒对方,学会及时止损等。

因此,不必心理不平衡,这只不过是孩子成长过程必须付出的代价罢了。

04

再者,看似被打的孩子吃亏,事实上,真正吃亏的恰恰是事事好胜要强,坚决不让孩子吃半点亏的父母。

孩子生来一张白纸,他们通过成人的眼睛来认知这个世界,也效仿成人去对待这个世界。

当孩子和同学有冲突,父母不分青红皂白、无条件庇护。

孩子从这种处事方式中会看到什么样的价值观?

他会以自我为中心,会锱铢必较,甚至往后事事试图靠暴力镇压解决。

往大了说,这种粗暴的方式,或许当前会让孩子有所受益而沾沾自喜,可是终有一天必会将他吞噬——如昆山砍人反被杀悲剧事件。

往小了说,这种粗暴的方式,会让孩子注定一生孤独。

曾见过一个孩子,因为父母的宠溺和横暴,常常欺凌同学。

久而久之,学校里的孩子都对他敬而远之,没有人愿意和他成为朋友。

在他尝试用暴力吸引同学的注意时,同学会自发地默契地互相帮助来对抗他。

你说,这种孩子,在这样的处境下,又能如何健康成长呢?

孩子遇到挫折、遇到矛盾,一点都不可怕,全当体验人生。然而,怕只怕,孩子遇到了一个眼界不高又自以为的家长,用错误的方式让孩子逐渐脱离社会、脱离人类的美好和友善,走向危险的归途······

05

另外,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谁也不会承认。

校园欺凌也是一样的道理。

面对弱者,三观尚未稳定的孩子,常常不自觉跟风、任意践踏和侮辱,浑然不知自己在作恶。

甚至有些遭受过校园暴力的孩子,转身也成为了施暴者。

在校园欺凌题材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中,16岁的唐小米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她因长期被欺凌而不得不转学,然而转学后的她面对更弱者易遥,竟不断羞辱、中伤、造谣,使其坠入自己曾被迫坠入的深渊。

而易遥在不堪欺辱后,选择了自杀。

自杀前,她控诉道:“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你们比石头还冷漠,你们又恶毒又愚蠢,你们胆小怕事,别人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你们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个人,因为你们日子真的无聊,因为你们觉得自己不会承担任何后果。”

因此,希望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教会孩子是非分明有主见,更有勇气也有能力坚持对的。

一定要告诉孩子:

永远不要因为曾遇黑暗,便与黑暗融为一体,忘记阳光的存在。

永远不要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情和人,自以为是地评判,这是修养,更是教养。

更不要忘记: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

————————微信公众号:娇娇妈(ID:jiaojiaoma8);嗨,我是娇娇妈,专注于服务数百万妈妈的平台。我的文,偶尔理性冷静、偶尔温暖深情,只为让您在路上少走弯路,做个最懂孩子的好妈妈。

注:本文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