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曾发布过这样一则海报:
“你脑子让猪吃了吗?考成这样,还有脸回家?”
“天天毛手毛脚,你上辈子是闯祸精啊?家里有你,真倒大霉了!”
“没见过这么脏的孩子,你是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
海报的制作人,把这些来源于家庭的“暴力语言”,刻在了孩子的身上,就像伤疤一样。
可是即便身上的伤疤会消褪,孩子心里的“伤疤”,却连时间也无法抹去。
你以“爱”为名说出的话语,殊不知只是着急下的情绪发泄,落在孩子身上,成了无心又彻底的伤害。
01
“你说的话,我都会当真”
记得前几天,朋友说她在跟老公聊天时,无意中聊到儿子笨,不然怎么每次考试都考这么少,老公也说,可能是有点吧。
当时儿子刚从卫生间出来,听到这话就愣了一下,她也没怎么当回事。
之后的几天发现,孩子的表现有点奇怪,再也没有像往常一样活蹦乱跳,也不怎么爱说话了,整个人就是很丧的样子。
一开始,她怀疑孩子生病了,带他去医院检查,也没事。
一星期之后,在接儿子放学回家的路上,儿子突然说:"妈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在你和爸爸的眼里,我是不是,特别无能啊?"
这句话一出来,朋友就慌了,问他怎么会这样想。
儿子低着头说:“我那天,听到你和爸爸,说我笨了。”
苏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中说:
“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是啊,年幼不知事的年代,父母就是孩子心目中的神,他们的话就是真理。即使你随口说出的一句玩笑话,对孩子来说就是“圣旨”。家长的一言一行,乃至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某些话,即使你忘了,孩子也会记得清清楚楚。
02
语言暴力将孩子推入“消极”的深渊
有人给语言暴力下了定义:
“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和伤害。”
心理研究显示,对六岁之前的孩子,经常说一些生气的话,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
且一定的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和童年时期遭受语言暴力之间有强烈的正相关。
第57届戛纳国际创意节银奖作品《语言暴力》,就是一个证明。
谢勇导演对沈阳市少管所的6名拘押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他们都遭受过来自父母密集而惨烈的语言暴力攻击:
“丢人”、
“猪脑子”、
“废物”、
“你怎么不去死”
......
这一声声的谩骂和埋怨,将他们推入无尽的黑暗之中,受尽心理上的折磨,最终酿成大错。
所有的语言暴力,都没有半点教育成分。
因为我们这是在本质上,恃强凌弱,发泄自己的怒气和怨气。
而长时间的不平等对待,会让孩子感觉被父母嫌弃,认为自己真的没用,甚至自暴自弃。
03
杜绝语言暴力,这样“说”孩子更爱听
针没有扎在自己身上,父母永远不知道孩子到底有多疼。这些语言,对孩子心理的伤害远比体罚更严重。停止用语言伤害孩子,父母义不容辞。
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说话和沟通的方式:
01
降低声调,让孩子更集中注意力听
大声骂没有效果,不妨试试降低你的声调。
降低声音,不但可以约束自己,控制情绪,还可以降低孩子的反抗。因为家长说话声调低,孩子也会因此更集中注意力听,他们虽然也知道自己是在被教育、被批评,但内心仍然感觉是被尊重的,因而也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意见。
02
把”警告“变成”鼓励“
任何一件事只有反反复复做,到最后才可能是满分。家长应该把“烦躁”变成“耐心”,把“警告”变成“鼓励”。生活中,用「保持安静」代替「不要吵闹」,用「慢慢走」代替「不要跑」,用「离开那里」代替「不要靠近」。
比如,3岁的孩子要帮忙做家务时,
不要不耐烦地直接阻止说:“你放着,别捣乱”。
应该温和地告诉孩子:“谢谢你,宝贝!你可以慢慢来。”然后告诉孩子步骤。
03
以“怎么做”代替“为什么”
父母认为孩子知错不改,而孩子认为父母固执己见,油盐不进。用「启发式」代替「责问式」。
比如:“为什么连这种小事也做不到?” →“该怎么办才好呢”?
后者可以让孩子有机会反思自己,然后改过自新。
04
适当地赞美
孩子和成人一样,向往认可,恐惧责骂。适当的赞美,是不错的沟通方式。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南风效应”,讲的就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吹出了刺骨的寒风,结果行人因为害怕寒冷,就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吹出了柔和的微风,行人觉得很暖和,便解开了纽扣,继而脱掉大衣。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适当的赞美,有时就是“南风”,反而能起到你想要的沟通效果。
比如:如果孩子在自家墙上作画,有的爸妈会说:“看你又做了什么坏事",
有的爸妈则会说:"孩子,你画得不错,但我们应该画在纸上,这样可以保存下来留作纪念哦。"
教育的目的,最基本的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内心、健全的人格,最好的,莫过于鼓励他做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