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带CC下楼,花园里有几个1、2岁的低龄宝宝在玩。
旁边还有几个姥姥奶奶,纷纷发表围观感言,这孩子脾气可真大。
很多宝宝都会“乱发脾气”,就说上面这个女宝宝,在奶奶的眼中,她一定是极不听话的无理取闹。
类似的情况每个孩子都有。
就说昨晚,我不小心误吃了CC的半个石榴,我以为她吃够不吃了,我是本着“打扫剩菜剩饭”的节约精神勉为其难的解决这半个石榴的。
没想到临睡前她又要吃,警惕的质问我跟爸爸,我的石榴呢?
我当下就虎躯一震,心想大事不妙,硬着头皮说:那个,我吃了。
还不忘心虚的补充一句:妈妈以为你不吃了。
果然,她立马张开大嘴嚎起来,我道歉依然不依不饶,我说明天再给你买,也听不进去。
从大人的角度看,娃的这种时刻,就是那种恨不得扔掉的时刻。
2
我想对于孩子发脾气这件事,大人跟孩子最大的分歧就是,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我们见惯了世事艰难,所以,孩子眼里所有的事在我们眼里都不是大事。
他们很多脾气发的完全超出了大人认为的合理范围。
出门带的瓜子吃完了、吃了你半个石榴也值得哭一鼻子吗?被领导骂的狗血淋头我们都没哭,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我们都没哭!
况且,不是解释了吗?不是道歉了吗?不是提供解决方案了吗?
大人做了一切你还没完没了,那就是你的不对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乖、这么不通情理,这么爱发脾气。
是啊,不继续给你安上个小气的罪名,大人已经很仁慈了。
我们的100米长的心路历程走完了、痛快了,却忘了,自己内心戏唱完之后,孩子呢?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她最想吃的石榴被别人吃了,他最想要的玩具不能拿到手,就是他迄今为止经历过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了,毕竟,他对生活的艰辛一无所知。
他不了解自己的情绪,当然不知道如何处理它们。
他眼下唯一知道的就是,他当下感到失望的程度超过了他所想象的任何事情,而且除了发脾气,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所以,如果能明白这一点,面对孩子的发脾气,就能从容很多。
当你明白孩子在哭,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而不是因为他是个爱发脾气的孩子或试图激怒你时,你就更容易保持冷静。
孩子发脾气才是正常的,而且会发脾气,说明孩子的心理发育是正常而成熟的,孩子要学习如何处理失望、困惑和恐惧,这是学习情绪管理的一部分。
这种时刻,并不意味你的孩子是个调皮的孩子,这只意味着他还在学习。
这是一段漫长的旅程,毕竟找到健康的方法来处理负面情绪,是大多数成年人仍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所以,想到这点,就会发现我们对孩子控制发脾气的要求有点太高了。
3
那么,如何避免把孩子发脾气搞砸呢?
先说搞砸的后果就是,你跟娃两败俱伤:
- 要么你战败,被娃牵着鼻子走,无原则无底线的满足止哭;
- 要么娃战败,不敢怒不敢言,因为负面情绪让他感到自卑,因为“这样的自己”妈妈不喜欢。
正确的做法是:接纳情绪——安抚情绪——提供解决方案
1、接纳孩子的情绪
对于发脾气的孩子有一个永恒的真理:当孩子们在精神上被接纳之后,无一例外心情会变好,而不会继续跟你死磕。
所以,接受孩子为了任何人、任何事出现的负面情绪,而不是自己妄下定论:不值得、没必要、很烦人。
发现道歉和解释没用之后,我明白了CC是真的在为这半个石榴伤心。
所以,我先肯定了她的情绪,你的石榴不小心被妈妈吃了,你现在很生气。
PS:帮助孩子给眼下的情绪命名,也是帮他梳理和认识情绪的良策。
2、安抚情绪、重归理智
接纳不代表跟娃一起沉浸在负面情绪里不出来,而是通过安抚,帮助他走出负面情绪,慢慢回归理智。
“妈妈也觉得很遗憾,你很喜欢吃这个石榴是不是?你还想再吃一点对吗?”
通常孩子愿意回应你,跟你沟通这个事件,就说明,他已经不那么激动了。
PS:提问一些很简短的问题,可以帮孩子从情绪大脑回归理性大脑。
3、提供解决方案
不激动了,不代表娃就平静的接受了。
还要通过一些建议、方案、道理,来让孩子彻底的接受这件事情,如果可以,最好能做到下次如何避免这类事情发生。
石榴被误吃,我们是这样解决的:
至此,吃石榴事件算是圆满地解决了。
回到开篇那个女宝宝,虽然瓜子吃完了,奶奶也不能原地变出来是事实。
但依然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她冷静,然后给出建议,比如:那宝宝现在是想跟奶奶回家立马咱们就吃到瓜子,还是你想再跟小朋友玩一小会儿,然后再回家吃?
孩子并非冥顽不灵,他们只是需要你的接纳和理解,一旦做到这两条,他真的不见得就非要当下吃到那口瓜子,或者那嘴石榴!
反而是大人的不接纳,让孩子的情绪无从发泄,他只能咬着眼下的问题不依不饶、发泄到底,最后也没能让负面情绪有效的排解出去。
所以,面对发脾气这件“好事”,你做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