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发怒毁了孩子!1岁后,孩子有哪些不好的习惯必须纠正?

作者:大话科普 10-30阅读:5867次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话科普,关注我们后台回复“育儿”,更多育儿知识让你少走弯路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难免会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有些只是无须在意的小毛病,

而有些放着不管却会发展成坏习惯。

孩子出现了不良的习惯,

爸爸妈妈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

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变孩子?

有哪些行为是爸爸妈妈必须制止的?

孩子不良习惯的具体纠正过程

通常取决于孩子自身的特点以及父母的育儿观。

但在纠正孩子的某些习惯之前,

爸爸妈妈应该明确地知道,

为什么要让孩子改掉这个习惯,

这个习惯存在什么问题,等等。

13~24个月之间,

对孩子不良习惯的纠正,

爸爸妈妈需要知道这些:

满周岁后,

孩子渐渐开始有自己的主张和意志,

爸爸妈妈这时就要注意改变孩子不好的习惯。

例如打人、咬人等行为,

要坚决制止,

并且要关注孩子做出这种行为的原因。

有些孩子会用头撞墙或者扯自己头发,

这是在发出信号,想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爸爸妈妈们最好适当地给予关注,

或者是装作没看到不去理会,

但不要发脾气或作出敏感的反应,

否则孩子的行为会愈演愈烈。

也有一些习惯是爸爸妈妈不必担心的。

比如孩子在练习自己吃饭时,

会将食物撒的到处都是或者打翻盘子,

爸妈们不要常因此呵斥孩子,

避免引发食欲不振。

不要让孩子看太多的电视。

电视传递的是单向刺激,

不需要孩子思考、表达,

看太多对孩子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发育有害无益。

也不要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

不仅影响孩子食欲,

还可能引起肥胖症。

如果孩子坚持要在吃饭时看,

即使饿他一顿,

也要让他明白这是个坏习惯。

即使遇到特别喜欢的食物,

也不要让孩子一次吃太多。

这个时期孩子的食欲随时会发生变化,

而且还不懂得节制,

如果在想吃时吃的过多,

胃就会变大,食量也会越来越大,

可能引起肥胖症。

夜里常醒的孩子,

请先断掉夜奶。

夜里给孩子吃东西其实更多的是出于心理或习惯因素,

而非营养的需要,

最好尽快帮孩子戒掉吃夜奶的习惯。

爸爸妈妈在对待孩子的坏习惯时,

要持续保持统一的态度。

如果时而置之不理,

时而大发雷霆,

可能会误导孩子,

同时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劣。

不要在孩子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说“不行”,

而是尽量调整环境,

让孩子想做的事情变成“行”。

适当的称赞和肯定会让孩子表现得更好。


1~2岁的孩子在情感上会自然而然地特别依赖妈妈,

但如果一刻也离不开妈妈,

这种过份的依赖可能带来困扰。

妈妈可以找一个有趣的小游戏,

慢慢教会孩子自己玩,

在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后逐步增加自己离开的时间。

育儿小知识

这个时期的孩子常常喜欢啃自己手指,

爸爸妈妈难免会担心引发卫生问题,

其实,孩子只是在通过吃手指

回忆喝母乳时获得的满足感,

并且以此消除不安情绪。

儿科医生认为,

只要没有到咬坏指甲的程度,

爸爸妈妈无需过分担心或强烈制止,

只需看护好孩子就行。

随着成长发育,

孩子的兴趣被其他活动吸引,

会自然而然地改掉这个行为,

爸爸妈妈与其过分指责,不如理解和关心。

关注公众号:大话科普 更多精彩育儿知识等你来看~

下载科普中国app了解最权威、更全面的科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