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了,家长的这几句话,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作者:贝贝豆育儿学堂 10-30阅读:1756次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前几天去幼儿园接孩子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小班的孩子刚出幼儿园就和妈妈哭诉,说班里的某个同学今天又欺负他了,故意把他绊倒了,他摔破了腿,一边说还一遍撩起裤腿让妈妈看,而妈妈的答复是:“没事就是小挫伤,妈妈回去给上点药就好了,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大家都是同学要好好玩,没关系的。”

孩子似乎不满意妈妈的答复,仍然执拗的说:“可是他都绊我好几次了,就是故意的,而且我摔得好疼。”妈妈依旧一边帮孩子擦眼泪,一边和孩子讲道理,让孩子要和同学好好相处,不能挑事!领着一瘸一拐的孩子走了。

而在我看来,妈妈的行为完全忽略了孩子心中的感受和诉求,孩子渴望妈妈帮自己做主,起码要告诫对方不能这样欺负自己,可妈妈“没关系”三个字淹没了孩子的感受,这种行为只会让孩子的内心不安,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成长。

孩子被欺负了,家长的这几句话,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1:“没关系,都是同学,要互相帮助不要打闹”

如果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年龄小的孩子肯定会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妈妈,孩子的心里会委屈,需要妈妈帮忙梳理情绪,需要家长帮忙给予心理支撑,更渴望家长能替自己做主,帮助自己警告欺负自己的人。毕竟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他们的所有安全感都来自父母,他们被欺负时,最渴望得到的是父母的帮助。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妈妈没注意到孩子的根本诉求,而是告诉孩子“没关系”,就无异于告诉孩子,欺负他的人没有做错,要学会“容忍”。但是可能孩子一味的容忍,只能换来更多的欺负,妈妈的这句话,没有任何保护孩子的意义,会导致孩子的性格慢慢变得懦弱,胆小。

2:“肯定你也有问题,否则人家怎么不欺负别人”

很多家长在孩子“告状”时,还没等孩子说完,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自己的孩子肯定也有问题,可能是自己的孩子先欺负了人家。往往这种情况只会让孩子受到二次伤害,而且比第一次的更深。这种行为会把孩子从自己身边推得越来越远,孩子有任何事情都不愿意再和父母商量。

往往孩子在面对欺凌时,不是变得懦弱胆小,就是会暴力反抗,因为孩子知道从家长那里得不到帮助,就会自己去解决问题,为此,家长也会越来越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懂事。其实是家长从最初开始,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才会形成自我保护,变得越来越“难以管教”。

孩子被欺负后,家长的态度很重要

之前听过一位家长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我的孩子敢主动挑衅欺负别人,我肯定会狠狠的教训他,直到他长记性不敢欺负人为止。但如果有人主动欺负我的孩子,我也会替孩子站出来,保护他,因为我是他的爸爸,在他长大之前,需要我的保护。”

很多人都说过,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让孩子们自己沟通化解。可这有一个前提,矛盾和欺凌时不一样的,如果孩子们之间因为争抢玩具之类的发生矛盾,家长要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让孩子懂得明辨是非的道理,知道对错了,孩子往往就不会主动犯错。

在得知孩子被欺负时,家长理应出面帮助孩子缓解内心的不安和惶恐,当然家长也要讲道理,而不是和小孩子以及对方的家长起冲突,一个敢于替孩子出头的家长,相信有过一次就不会再有人敢欺负自己的孩子。

各位家长,你在遇到孩子被欺负时什么怎么处理的?或者你小时后被欺负后,被家长忽视过吗?那对你有多少影响呢?分享你的经验和观点,一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吧!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