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朋友聊天,我有个惊人的发现: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不把爸爸当回事儿了!
看完这些例子,我问自己,爸爸家庭地位低的个例,只是都被我碰巧遇到了吗?恐怕不是。于是试着搜了一下,这样的社会新闻也屡见不鲜。
《5岁男童独自出门找妈妈,把爸爸反锁家中》
“那天,他和爸爸正在家里睡觉,妈妈和姐姐出门了。男孩醒后,想去找妈妈和姐姐,便独自出门,上了公交车。
司机看见,便给孩子爸爸打电话。头两次都没接,直到第三次才被迷迷糊糊的爸爸接起来。当爸爸听公交司机说孩子跑出来了时,才一下子惊醒。最后还是孩子妈妈先赶到公交车站,将孩子接了回家。”
事后,网友庆幸孩子没出事至余,也充分体现了孩子对爸爸的熟视无睹,宁愿去找姐姐和妈妈,也懒得找身边的爸爸。
看来,在孩子心里,爸爸如同空气,只有到妈妈身边才能有安全感,妈妈和姐姐不在家,简直让自己太不安了!
对于家里“爸爸缺位”的状态,很多妈妈们可能也很无奈,甚至习以为常。无奈是因为,“他”真的太不靠谱,只能靠自己了。习以为常是因为,自己带娃时间一长,发现爸爸不出来添乱反而挺好。
作为心理学毕业的小编来看,无论是出于无奈的妥协,还是欣然接受这种设定,“爸爸家庭地位低”这件事,对于孩子都太可怕了。
孩子小时,爸爸只是帮助妈妈一起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确实可以只起辅助作用。但等孩子稍稍长大,到了性别意识开始形成的那短短几年,如果“爸爸依然缺位”,会对孩子未来性格、人际交往产生巨大影响。(感兴趣的可以深入研究一下“俄狄浦斯期”爸爸对孩子的重要性)
所以我呼唤各位看到文章的妈妈,不管你对老公多失望,多看不上
就算装、就算忍
也要让爸爸在家里的地位立起来!
凭什么?
就凭这样对孩子好
因为爸爸这个角色,对孩子很多方面的影响,远比妈妈重要的多!
爸爸对男孩儿的影响
爸爸是男孩儿的成长参照,儿子对爸爸男性角色的认同,爸爸对儿子的榜样作用,直接影响到男孩儿的自尊、自信心和男子气概的养成。
爸爸让男孩子变得更加有男子气概
这是母亲所无法企及的
记得前些日子看到的一个网络热议:为什么现在的中国男孩儿,越来越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阴柔之风”甚嚣尘上,甚至成为另一种“社会流行色”。人们都在不断地追问:中国男人的血性去哪儿了?
现在的男偶像们,涂着比女孩子还厚的粉,画着比女孩子还妖艳的妆,仅仅因为眼线没花好,就要翘起兰花指挡着自己的脸。近两年,这类的男孩子,越来越多了!
在国际夏令营里,不论是和美国欧洲的小孩,还是和日本韩国的小孩相比,中国孩子永远都是最弱的那一批。
当外国男孩儿在车库里修车
在野外生火搭帐篷的时候
中国男孩儿正在父母密切的关注下
变得理生理都越来越孱弱
摒弃中外体质差异不说,也不看身上的肌肉多少,单看男性气质和骨子里的果敢、坚毅和血气方刚,中国孩子们就差了一大截。不是说我们中国男孩子不好,想来想去,这可能输在了“中国爸爸”身上。
这虽然是外国爸爸吐槽带娃辛劳无奈的一段视频,却能看出外国爸爸在对孩子的教养中,参与度有多高。想必这是中国爸爸很难企及的。
在“中国爸爸”的地位越来越低,家庭参与度越来越缺失的状况下,下一代的男孩子何来成长的参照对象。孩子是善于模仿的,爸爸缺失,孩子对爸爸视而不见,就会在成长过程中模仿妈妈女性化的行为处事。男孩子就越发得没有阳刚气魄了。
爸爸影响男孩自控力的发展
这种能力关乎孩子将来的所有成败
孩子在2岁左右的时候,就该开始逐渐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和自控力了。规则应该由爸爸来立,爸爸在游戏中教会孩子做自我控制,教会孩子做规则建立,效果是最好的。男孩子喜欢的所有游戏和运动都有规则,这些规则在就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心理学也对一群人做了自我控制的长达30年的一个研究。他们发现从小能够做到自我控制的孩子,他们长大的成就感更高,幸福感更高。
爸爸成就男孩的自我价值感
孩子才会更自信
妈妈带给孩子的是让他敢于挑战和尝试的勇气,带给孩子的是“安全感”;而爸爸带给孩子的是他坚信他获得成功的信念,带给孩子的是“自我价值感”。
所有的人都是在为了自我价值而活,让自己活得有价值。所以,爸爸虽然有时吝啬去表扬孩子,但正是得来不易的爸爸的一句肯定和赞美,才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去尝试更多、更新鲜的事物。
爸爸对女孩儿的影响
俗话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情人”,父亲是女儿生命中最早接触的异性,对女儿未来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女儿未来的幸福指数。
爸爸的爱,让女孩儿更快乐
爸爸的爱和妈妈的爱截然不同。爸爸更喜欢跟女儿用自由且略带冒险的方式去游戏,这种力量感,会带给女儿更多吸引。
研究发现,那些从来不缺乏父爱的女孩子,会拥有更良好的个性和人际交往关系,同时,在学习和工作方面,会表现出更强烈的自信,也更容易与人沟通。从小有父亲陪伴着一起游戏的女孩,总能够活得更开朗乐观,也更独立和果敢。
“缺失”的爸爸
更易造成女儿亲密关系上的混乱
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亲有意或者无意、主动或者被迫变得“弱化”,一点不重要,那么他的女儿一定会存在亲密关系上的混乱。
电影《大宅门》中,白玉婷的妈妈(二奶奶)非常强势,说一不二。爸爸被排挤到绝对“弱化”,等同于“不存在”。
白玉婷的关键问题在于,她不知道如何跟异性建立亲密关系,与异性之间何种关系才是好的。她看不到她的爸爸和妈妈之间的夫妻关系是怎样的,什么样的夫妻关系才是好。
白玉婷的“照片丈夫”
恰恰如同家里那个“不存在”的爸爸
▼
现实生活中亦是如此。
爸爸在女儿的择偶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模本。他是女儿这一生对异性认知的第一站。爸爸对女儿的评价,会对女孩儿的自我评价造成极大的影响。
爸爸多陪伴、多夸赞
女儿长大后更有女性魅力
我的心理学导师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案例:
曾经有一个女孩问我:“老师,你觉得我丑吗?”我说:“你很漂亮。”她说:“可是,在我看来,我是一个非常非常丑的女孩儿,没有人会喜欢我,也没有人爱我。”
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姑娘,为什么会这样想?了解后我才知道:从小到大他的父亲对她都非常冷漠,对她不闻不问,没有拥抱、没有亲吻、没有对话,什么都没有。
所以,她对自己完全不认同,一直都找不到男朋友,甚至觉得自己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完全没有女人味儿,没有男生会喜欢自己。
这样一个从小缺少父亲陪伴、认可和赞美的女孩儿,自己对自己的女性魅力都怀疑、不认可,又怎会得到周围人的欣赏?!
说了这么多爸爸在家庭中的重要,对儿子和女儿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无非是希望和呼吁家里的爸爸们都强大起来,至少让孩子看到、感受到爸爸的存在,成长中有榜样可参照。
有时,爸爸不参与
可能是妈妈做错了
都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在我们无限抱怨爸爸不作为的同时,是否想过也许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够,导致了爸爸的参与不积极呢?
2
妈妈和孩子的关系过于紧密
让爸爸插不进来
妈妈和孩子关系的亲密度远大于妈妈和爸爸的关系,这是中国家庭中的常见问题。很多爸爸都说,不是自己不想帮忙妻子照顾孩子,而是妈妈和宝宝每天都腻在一起,自己就像被隔绝一样,完全没有间隙插进母子的二人世界。
建议妈妈,学会适当“放手”:
担心宝宝到爸爸手里就哭
担心娃爸不会哄娃午睡
……
的确,男人的心思没有女人细腻,带娃的方式也相对粗犷,但是,正因为父爱母爱的不同,带给了宝宝更丰富的爱的体验,更加有利于宝宝的成长。所以,不妨就放手把宝宝交给爸爸带,实在看不下去就暂时离开。
2
妈妈对爸爸0容错率
让爸爸不敢插手
由于妈妈的不放心,爸爸的一点失误都有可能被妈妈无限放大!确实,男人的神经比较大条,有些细节注意不到。但若是一有失误,就挨妈妈一通臭骂或贬低,爸爸当然不敢插手带孩子,甚至不愿再多做一点点。
建议妈妈,学会不埋怨:
怎么用这么烫的水冲奶
怎么连个纸尿裤都能穿反
……
我知道,爸爸看娃,妈妈可能会有100个看不惯。但也正是妈妈无休止的唠叨,和一连串的埋怨,把爸爸好不容易燃起来的一点点帮忙欲望,给浇灭了。干越多越出错,索性不干了呗。所以即便爸爸偶尔帮忙时犯了错,一定要先忍住责备的冲动、不唠叨、不埋怨!
每天30分钟
给爸爸和宝宝独处的亲子时间
不管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发生什么
都不帮忙、不参与、不指挥、不越权
3
放低期待
别总训斥责骂老公
学会像夸孩子一样夸老公
我知道,娃爸身上可能有很多缺点,是妈妈看不上的:
挣钱少,又不上进
路子拉碴,还不爱干净
懒癌晚期,家里油瓶子倒了都不扶
不会带娃,教他也不学
……
即便如此,也请你先放低期待,不要因为娃爸的一点错误,张口就骂、抬手就打,更不要贬低他。反而是要学会夸老公,哪怕只看到娃爸的一点进步,也要使劲夸!把你能想到的最多的赞美之词,全都用来夸他,比如:
亲爱的,你抱娃的姿势帅爆了
亲爱的,你给娃换尿裤比我还快
亲爱的,看咱家娃多俊,像你
……
男人无比享受女人的崇拜和欣赏,这也就成了他更乐意去做,更努力做得更好的动力。有的妈会说,矮马这么肉麻,我实在夸不出口啊!所以:咬碎后槽牙也要夸!掐着大腿也要夸!昧着良心也要夸!
还是那句话!凭什么?就凭这样对孩子好!
爸爸不得已“不在”的话
妈妈怎么办?
还有一些情况,比如爸爸妈妈离婚了、爸爸常年外派工作,或爸爸不幸离世。确实做不到时时在宝宝身边陪伴的话,妈妈可以这样做:
第一,经常对孩子说:“爸爸虽然不在,但他真的很棒!”。给孩子树立爸爸的伟岸形象,孩子会从妈妈的口中“认识”爸爸。
第二,即使他不能经常回来,也最好通过电话跟孩子说话;通过视频要让孩子看见爸爸。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对他的陪伴和游戏,首先得让孩子接纳这个总是离开他的人,然后才能再进入父子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
第三,离异家庭中,妈妈当好妈妈自己就行了。没有爸爸的角色,不用太担心,一方面可以做一些努力,再去重新成立、建构一个家庭,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爱;另一方面,也可以者给他补充一些成年男性的角色进来,比如我刚才说到的叔叔、舅舅、爷爷、姥爷,都很好。
说在最后:
说到这儿,可能不少妈妈也是心酸一片,对“爸爸育儿”简直心如死灰,不抱一点希望,觉得“想让爸爸参与育儿”太难了,费半天劲也无法改变现状。
但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妈妈们也别太灰心了,用上这些套路,能改变一点是一点,至少我们已经意识到了爸爸对孩子的重要性,意识到了要调动爸爸参与育儿的积极性,也是好的,总比什么都不做,每天只是抱怨,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