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女儿远嫁,父亲跳楼!高晓松:我特别为中国的父母悲哀!

作者:爸妈邦 11-23阅读:5413次

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

01

上期《奇葩说》辩题是“过得不开心,要不要告诉父母”。

正反方虽然观点严重对立,但他们都默认了同一个前提,就是:每个父母,都在强烈地关注着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在孩子身上,甚至会觉得如果孩子过得不好,自己也不配过得好。

席瑞说,他以前的空间留言板上,有很多不太善意的玩笑,甚至辱骂。但有一个叫“沧海一粟”的人,会一字不漏地浏览完所有的内容。

那就是他妈妈的小号。

李诞也说,他上大学时,老爸每天都给他打电话问他过得好不好,让他不胜其烦,也不理解,觉得我反反复复说过得好,你怎么还问个没完。

后来他懂了,老爸就是想参与到儿子的人生中,他不能接受自己在儿子的世界里变得不重要。

这应该是大部分中国父母的心态。

而最后,高晓松说到了根本:我好为中国的父母悲哀,仿佛他们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独立的人格,他们不配有自己的亲密关系,就只能和孩子相濡以沫。

02

悲哀吗。

的确。

之前有个新闻,我看了很难过:

河南一位六旬老人,一直把女儿视若珍宝。

女儿在外地工作,前段又谈了男友。老人怕女儿远嫁,将来不能留在自己身边,有一天忽然情绪失控,反锁了家里的门,把家里的很多东西都从窗户扔了出来,酒、电扇、锅碗瓢盆,散落一地。

之后,他骑坐七楼阳台,激动哭泣。

他双目失明的八旬老母一直劝说,邻居亲友、消防员也极力安抚,但他还是跳下了7楼,当场身亡。

可悲可叹。

就在前几天,有个男读者跟我说,他挺苦闷一件事,就是父母对他太好。

他结婚四年了,他妈每天必须往他家跑两趟,坚持给他洗袜子内裤,经常坐十几站公交车去买他爱吃的菜,他要是不回家吃饭,他老妈就像丢了钱一样难受。他工作上遇到挫折或者变动,老太太能愁得一个月睡不好觉。

“我当然很感恩,”他说,“但也真心觉得累,在外面吃个饭都有负罪感,总想着我妈还在家等我呢。在外面遇到麻烦就更是,我自己怎么扛都好说,但我妈一跟着掺和,我压力大十倍。”

我特别理解。也瞬间想明白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中国孩子那么不独立?

因为他们的父母就不独立。

很多父母,自从有了孩子,就认定“你是我的全世界,我必须一辈子跟你绑一起”。

这样的父母,不可能真诚地教会孩子独立自主。

他们甚至会有意无意地,培养孩子对自己的深度依赖,让他永远离不开自己。

这种依恋看起来很美,其实很可悲。

一个不独立的人,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很难幸福。

因为你没办法自己满足自己,必须依靠别人获得幸福感。而别人是不可能无时无刻无条件去满足你的。一旦你依靠的人不合你意愿、不受你控制,你会立刻陷入绝望,全面崩溃。

举例说明:

  • 独立的人,是自己开车。
  • 不独立的,是搭别人的车。

自己开车,你想去哪去哪,方向盘在自己手里。

搭别人车,你得顺从别人意愿。

你能保证另一个人会一辈子听你指挥吗?

就算他听话,你觉得他会感到自由和快乐吗?

03

可怕的是,太多中国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件事。

在他们心里,孩子就是人生的90%。

年轻时有事业分散精力还好,一旦退休,更是心心念念全是孩子。

你稍微留心就会发现,老人凑群聊天,最热烈的话题几乎都是关于孩子的:儿子高升了儿媳加薪了,孙子会说话了孙女写字很好看……他们很少会说“我听到了一首喜欢的歌”“我买到了一双满意的鞋。”

他们的世界里,越来越少出现“我”。

我想了一个词,叫“失我老人”。

他们丢失了自我,世界里只剩下孩子。

可惜在孩子的世界,他们已经越来越不重要。

于是他们要尽量收起自己对孩子的渴求,可怜巴巴,等孩子施舍。

而孩子也要多留一份心,尽量去满足父母的额外需求,生怕自己一个疏忽,委屈了他们。

最后的局面就是:老人活得心酸,孩子活得心累。

04

我们一直说孩子要独立。其实为人父母,更应该首先学会独立。

实在到了老迈无力不能自理的时候,可以依赖孩子。但如果身体尚好精神清爽,你为什么不能看看书、旅旅行、打打麻将、跳跳广场舞、过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在六十岁的年纪,就过成了九十岁的样子,这一点也不好玩。

当然,我们的父母已经老了,很难改变。

但我们可以。

我们这一届父母,坚决不要长成悲哀的“失我老人”了。

  • 你得允许孩子从你的世界慢慢飞走,并有意识地把ta空出来的地方填满。
  • 你得好好经营和爱人的关系,因为ta才是真正和你厮守一生的人。
  • 你得有差不多的社交圈,不管家人亲戚,还是同事邻居,身边得有能说说话的人。
  • 你得找到自己哄自己开心的办法,不管是养花、画画,还是读书、旅行,总得有那么几件事,是你不靠别人,也能让自己很快乐的。

我们要做“从未丢失自我”的父母,而不是强行把生命转嫁到孩子身上,让他们背负着不该背负的背负,而我们又缺失了不该缺失的缺失。

05

高晓松说,今年他生日,他妈没来,因为她们合唱团有活动,她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缺席,影响另外四十多个老伙伴。

“我心里特别高兴,她有四十多个人和她一起唱歌。”高晓松说。

我同学的奶奶也是榜样:83了,自己种菜,养猫,每天拿个ipad查养生秘方,耳朵不大好,喜欢戴个助听器听听相声,自己过得特别热闹。

她也关心孩子们的情况,但还是觉得没她自己的事儿重要。

我觉得这样特别对。

我很爱你,但我必须首先保留我自己。

我为我活着,你为你活着,我们都独立、健康、完整,然后才有快乐可言。

06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通常是这样:

孩子出生时,100%依赖父母。后来他的世界越来越大,最后完全完全脱离父母而存在。

父母最初,对孩子零依赖。后来他们越来越老,最后100%依赖孩子。

如果只看起点和终点的话,就是:你从前只有我,我最后只有你。

那么我想,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尽量尽量地,拉长中间过程。

从我有了你,你便是我丰盛世界里极闪亮的存在,但绝不是唯一。

到未来某日,我终将无可避免地瘫倒在你怀里,希望那一刻你能稳稳接住我。

但在那一天之前,我会尽量拥有独自的自我,丰盛的世界,和同样独立而丰盛的你无负担相爱。

这应该才是父母子女一场,最理想的过程,和最happy的ending。

* 作者简介:李月亮。高人气专栏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新书《婚恋心理学:爱过你不如爱着你》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新浪微博:李月亮。

-End-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