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孩子是否有这些表现,过度“关心”可能会破坏他的关注力

作者:崔玉涛育学园 11-25阅读:2637次

最近,身边很多家长,不约而同地为孩子的专注力发愁:

“干一件事儿,不会超过两分钟,刚才还在搭积木,现在又跑去玩变形金刚了!”

“每次给他读书,总是看到一半就跑去干别的了,一本书从来没看完过!”

“孩子完全坐不住,屁股底下长了钉子了吗?”

“我家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啊?”

家长们都知道专注力很重要,而各种声称可以“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培训机构更是遍地可见。

但是,小编不得不先问2个问题,请各位家长务必严肃思考一下:

玩游戏注意力不集中、看书不够专注真的是孩子的错吗?

在为此苦恼,甚至责备孩子之前,你真的想过孩子真的是专注力不够吗?

So~大家是不是对专注力有什么误解?

今天,我们就来重新认识一下专注力!


01

专注力,到底是什么?

专注力,是指孩子能够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物上的能力。

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物上时,他们才能在最初的感知基础上,进行观察、记忆、理解、推理等思维活动,这些思维活动组成了整个的学习过程。

简单来说,专注力是一项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们学习的效果。

相信家长们之所以这么重视孩子的专注力,也是担心如果孩子专注力发展得不够好,会影响到他将来的学习和生活。

但实际上,就像我们常说的运动能力和记忆力一样,专注力的发展也与孩子的年龄阶段有很大的关系,不同年龄的孩子,专注力持续的时间长短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也就是说,孩子越小,专注的时间越短

所以,评判孩子专注力的高低,不能光看时间!


02

不同年龄的孩子

专注力持续时间不同

一般来说,1岁以下的孩子,我们是不怎么谈专注力的

因为他们很少会有目的性地观察一个物体一段时间,而且注意的时间非常短暂,基本上都是在家长的提醒下,拿起一个玩具,看两眼、摆弄两下就放下了。

那么,1岁后的宝宝,专注时间是多久呢?

由于婴幼儿专注力的测量需要难度比较大,所以大多数资料都是给出了一个范围。但在查找资料过程中,小编发现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学生识字教育行动联盟(SCALE),曾经引用过一个计算孩子专注时间的公式:

Attention span for learning = Chronological age +1

孩子专注学习的时间=生理年龄+1

依此公式,我们大致能够推算,从1岁到6岁的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专注时间基本是这样:

注:

1 表格中的专注时间,是指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间,比如,搭积木、做作业、学英语。如果孩子只是坐着自己玩,虽然他大部分注意在玩具上,但他可能一会儿扭屁股,一会挠后背,听到声音就扭头,隔几分钟就瞅别处,那么,就算孩子坐20分钟,也不能算专注20分钟。

2 表格中的专注时间是平均参考值,具体的专注时间“因娃而异”。


03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这也是家长朋友们最为关心的一件事儿,那么,下面这些方法,可能会给你很大的帮助。

找到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

家长可以通过耐心的观察,发现孩子感兴趣的活动,然后和孩子一起,把一件事做成一系列事情,也能培养他的专注力。

比方说,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喜欢恐龙,那就和他一起制定个认识恐龙的计划:玩恐龙玩具、读恐龙绘本、用乐高拼恐龙,还能带他去自然博物馆看恐龙,听一些恐龙科普知识。这样就能延伸出更多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点,孩子对恐龙的专注会更加深刻,更加持久。

提供一个“无干扰”的环境

“无干扰”包含两层含义,是指家长既不要主动去干扰孩子,也不要营造复杂的环境,让他受到干扰。

  • 不随便打扰。

家长不要在孩子“忙活”的时候,随意打扰他、逗他,跟他打招呼或让他吃喝,等等。这些行为会打断他的专注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

  • 提供的玩具“够玩”即可。

建议家长把玩具收纳到玩具箱里,每次只给宝宝提供1~2个玩具,当宝宝对这个玩具失去兴趣的时候,再把这些玩具放回玩具柜。然后,重新拿一些新鲜玩具出来,继续让他玩。

另外要提醒家长的是,即使是买玩具,也不建议一次性买几个新玩具,最好一次只提供一个新玩具,让宝宝“专心”钻研一阵子。

  • 瞅准时机加入,提供支持。

很多家长觉得有必要陪孩子一起玩,但害怕影响孩子专注的探索活动。那最佳的加入时机是什么时候呢?

答案是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

比方说,他拼图遇到困难,眉头紧锁,或者直接喊你帮助的时候,你就可以及时出手指导了。这样做,不仅不会打扰到孩子,还能促进他专注时间的延长。

不过,当宝宝玩得不亦乐乎时,家长就要尊重他自己探索和专注的学习时间,尽量不要中途干涉了。


04

这些破坏宝宝专注力的事

千万别做

在知道了专注力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之后,我们再来说说,家长常常做的4件伤害宝宝专注力的事情!

对孩子的专注力要求过高

从生理心理学上讲,主管注意等高级认知功能的前额叶皮层大概要20岁左右才会发育成熟。

也就是说,就连我们自己也是二十左右的时候,才发展出稳定的注意力

而现在,我们用对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哪怕是十几岁的孩子,对他们都是不公平的!何况是两三岁的孩子呢。

参考前文表格中的数据,如果你觉得,三岁的宝宝,没能坐十分钟听你读绘本,就跑出去玩玩具,是专注力不够高的表现,因而训斥孩子,那你就是对他要求过高了。

给孩子创设的环境过于丰富

有些家长认为要给孩子丰富的环境,于是就准备了很多玩具和书籍,让孩子随便看、随便玩,觉得孩子既能玩得开心,又能增长知识。至于宝宝的专注力方面,他们觉得只要给孩子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别打扰他就好了。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因为,在丰富的环境中,孩子玩一种新玩具时,很快就会厌倦,转而去玩其他新鲜的玩具。在不断变换玩具的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就会分散,也会养成浮躁的性格,不利于专注力的发展。

对孩子的活动关心过多

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不知道怎么玩”,经常希望去指导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

大家有没有见过或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在沙池中,宝宝想伸手抓一抓沙子,家长却在旁边指导“你用铲子挖一挖”,然后宝宝就会停下抓沙子的动作,开始用铲子挖沙子。

虽然,家长觉得宝宝用铲子挖沙子省劲儿了,但其实,宝宝专注探索沙子的活动被家长打断了。这种“关心”,实际上也不利于宝宝专注力的发展。

对孩子的专注缺乏耐心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专注行为不敏感,也缺乏耐心,经常因为自己的原因,打断孩子的活动。

我曾经见过,孩子开心地拿根小棍子数蚂蚁、观察蚂蚁搬家,而家长不想等,生生把孩子拽走了。

虽然这个家长可能有特别的理由,但这种方式非常不可取,不仅会伤害孩子专注的行为,也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理,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以后也不想再专心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总的来说,一切脱离孩子的实际年龄,抱怨孩子专注力不够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很高的专注力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要以“爱”之名,不合时宜地去干涉孩子,这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另外,如果宝宝与同龄孩子比,专注做一件事的时间大致差不多,就不必太过担心,家长只要保持平常心,在孩子提出需求的时候,正确地引导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