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孩子真的会让他受伤、变笨! 这样教,比吼100次更有效

作者:超级育儿师 11-30阅读:909次

作者:超级育儿师

最近被网上刷屏的一张图笑到。

这样的场景熟悉吗?很多家长都有吼孩子的经历。许多人认为,吼两句嘛很正常嘛,谁小时候没有被家长和老师吼过呢,日子不是照样过吗?

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常被父母吼、被父母骂的孩子的大脑会真的受伤害,而且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记忆会受到影响,你还会再吼孩子吗?

而且,你以为吼完、骂完孩子,再给他们安抚一下,伤害就消失了吗?

当代知名心理学家、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曾在一篇被引用了超过5300次的重磅论文中指出,“坏的力量比好强”(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

他说,人类的大脑生来更关注危险和消极的事物。这一点的进化意义非常突出——关注危险的事物更有利于早期人类的生存

也就是说,从进化上来说,积极的事物和消极的事物无法互相抵消,因为它们对于大脑来说性质根本不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网上买东西,多少条好评都比不过一条差评带来的恶劣影响。那么,对孩子说一句刻薄的话,要多少句好话才能弥补呢

更可怕的是,长期的言语暴力的确会改变孩子的大脑,影响他们的智力。

哈佛医学院附属美国顶尖的精神病专科医院——麦克莱恩医院(McLean Hospital)精神病学副教授 Martin A. Teicher 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十几年来,他的团队对父母言语攻击的长期伤害进行过大量研究。

他的团队发现,父母如果经常用言语辱骂孩子,他们事后的安抚不会起到消除影响的作用。即使事后父母通过温情脉脉弥补孩子,他们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依然无法烟消云散。

你可能也有这样的经历——不管父母事前事后给过你多少好处,表扬了你多少次,但是他们说过的伤人的话留下的伤疤依然会时常作痛。

包括 Teicher 在内的许多学者的研究还发现,生命早期受到父母的言语暴力的孩子在成年后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问题。

这或许就是许多人常说,“父母在等我们道谢,而我们在等父母道歉”的一大原因吧。

这时候,肯定有不少父母要说了:“我是想好好说的,但就是说了1000遍,孩子就是不听,我才吼的……”

那么,首先,我们来分析下,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吧!

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决定的

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随时沉浸在当下的,这就是他们磨蹭的根本原因。

你可以让孩子停下手里的事情,看着你,这时再和他讲话。否则,很多时候孩子沉浸在做事情中,真的会没听见你的话。

是否对孩子控制过多

当你喊不动孩子时,要反思,是否对孩子指令过多、控制过多。

如果我们能给孩子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把属于他的事情交给他,只在真的需要家长的意见和提醒时才出现,那么,你的意见和提醒,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任何人都讨厌被催促,家长的催促常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家长可以用启发的方式来引导。

平时太唠叨,话语被削弱了力量

“要想说出的话有力量,就别唠叨”。为什么再刺儿头的孩子,到了部队里都服服帖帖?因为部队教官的指令干脆坚决,从不拖泥带水。越是冗长、繁琐的指令,越没有执行力

而且,有的时候家长生气了,就开始放“狠话”,“再不走,就把你一个人扔在这里”、 “再这么疯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门”……这样的“大招”,使用得越频繁,失效得就越快。次数多了后,孩子就会习惯,看似在听你说,其实注意力早已经游离到别处去了。

如何正确地给孩子下指令:

指令要具体,不带负面情绪

给孩子的指令,必须让他知道你希望他此刻具体做什么,比如,不说“你应该整洁一些”,而说:“现在把自己的桌面收拾一下,然后我们好做手工。”指令不要是抱怨、指责、数落,不要带负面情绪。

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

有时,孩子没有按照大人的要求做,只是因为他年龄小,听知觉能力还比较弱,他的大脑还不能很好地加工处理听到的信息。就是说,他的确“听”到这些声音了,但他的大脑并未真的理解并记住你的具体指令。

家长要孩子确认,有时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然后我们做调整,把我们的指令变得更加具体、清晰、简洁。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我们可以逐渐提高指令的复杂程度,锻炼孩子的听知觉能力。

耐心等待反馈

下指令后,给孩子一些时间。给完指令,你要在心里至少数到10 ,这时细心观察,找到问题所在。

你总批评他,但自己也没做到

有句话说的很好,三等父母用拳头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为管孩子。当我们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也就跟着好了。身教重于言传!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应该与孩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去帮助孩子改变,鼓励孩子改变。

俞敏洪大力推荐过一本叫《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的书,这书的作者贾容韬原本是个事业有成,但是“糟糕透顶”的爸爸。

他儿子是个“深度网瘾少年”,学习成绩倒数第一,数次参与打群架,两次被学校劝退。

对这个儿子,贾容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甚至跑到学校里闹。但是他儿子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在网吧里彻夜不归,不再去上学。

失望透顶的贾容韬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他关掉自己辛苦打拼建立起来的企业,回家专心陪儿子。

回家后,他恶补各种教育知识,努力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孩子犯错,他不再采取暴力解决,而是耐心的努力沟通;孩子邋遢不讲卫生,他先从自己做起,每天将所有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孩子不爱学习,他每天坚持大量阅读,努力营造学习氛围。

看到努力改变的贾容韬,他的儿子被感动,开始减少了去网吧的次数。一天儿子在同学的鼓动下又到网吧玩了一个通宵,直至第二天清晨才低着头走进家门。

贾容韬不但没有批评他,还端上热饭热菜,说:“孩子,虽然你又去了网吧,但你的进步是惊人的,进网吧的次数已经大大减少,这证明你是有毅力的人,离成功不远了!连网魔这么强大的敌人你都能战胜,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最终,贾容韬的儿子彻底戒掉了网瘾,努力学习,高考考上了重点大学。

养孩子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作为父母,如果想要孩子真正听进去我们的建议,就得学会耐下性子来调整心态,寻求有效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相信经过不断地尝试和调整,你一定能找到比吼更有效的沟通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