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叛逆期真可怕!聪明妈妈有绝招:把握黄金期,教出高情商宝宝

作者:曼曼侃育儿 12-03阅读:5944次

从1岁到3岁这段时期里,宝宝将会越来越明白“自我”是个怎么回事,而且他还会学着使用自己的自主能力。家长们会在这个阶段里与孩子“可怕的两岁”相遇,想想都够爸爸妈妈们头疼的。

这个时期的宝宝,他们会越来越多的表现出不顺从,刚好这个时期也是宝宝语言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所以家长们可能会经常听到:“不”“这是我的”“我不干”“我要自己做”“我就要这个”。

两岁叛逆期的宝宝该如何跟他沟通呢?

爸爸妈妈别着急,其实你应该高兴你家宝宝的情绪正在日渐丰满,如果你把握好这个时期,正确的引导,完全可以教出一个高情商的宝宝。

不论宝宝处于哪个阶段,是婴儿也好还是可怕的两岁叛逆期也好,爸爸妈妈都应该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看他现在正遇到的问题。

宝宝在1-3岁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再像婴儿那样,事事依赖爸爸妈妈,因此,家长应该尽量别让宝宝感到无助,没有权力和控制力。

打个比方,有个妈妈想给一个2岁的孩子喂药,妈妈主观觉得宝宝可能会不配合,所以就决定速战速决,于是她把孩子搂紧,准备强行灌药,可这次宝宝反抗的特别厉害,妈妈感觉都抓不住他了,这时,孩子的爸爸进来了,从妈妈手中接过药,问孩子:“宝宝,你想自己吃药还是妈妈喂?”孩子点头说想自己吃,接着就自己把药拿过来,一口气喝完了。这个小男孩想要的,只是对这种情况的些许掌控权,家长应该成全他,哪怕他喝得到处都是,需要整理半天。

在宝宝处于1-3岁这个年龄段的时候,如果父母能经常在日常的生活中给孩子一些简单却实在的选择权,将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利。

比如,家长可以说:“你今天想穿什么?夹克还是毛衣?”而不要说:“今天外面很冷,你必须穿上外套”。

在划定行为界限时,只关注宝宝的安全,在家长能心安的前提下,给孩子提供一个自主选择的机会,将会让整个过程变得更愉快,家长和孩子都能开心。

在孩子争取自我肯定的过程中,他们对周围的小朋友越来越感兴趣,尽管彼此都有浓厚兴趣,但却没有良好与人沟通、相处的社交技能,所以,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学习分享的时候,总是打打闹闹、风波不断。

这个时期的宝宝眼中一般会有一种规则,叫做“幼儿所有权规则”,这个规则特别任性,很符合这个年龄段宝宝的特征:

规则1:我看见的东西就是我的。

规则2:你的东西,如果我想要,那么它也是我的。

规则3:如果这个东西是我的,那么它必将永远属于我。

所以,你明白了吗,有时候宝宝的一些行为和态度并不是代表他有自私的品质,只是宝宝还没完全学会如何表达自我,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暂且只能考虑他自己的观点,并不能理解其他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因此,你这个时候跟宝宝说分享,他其实是很难理解的。

既然宝宝很难真正理解分享的含义,那么宝宝之间争抢玩具就变得再频繁不过了!

换个角度看问题,其实在宝宝争抢玩具的过程中,也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那就是一旦当宝宝有情绪产生时,父母应该抓住机会进行情绪管理训练。

比如:当宝宝的玩具被抢时,他会很生气或者沮丧、伤心,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先帮助宝宝理解他现在所处的情绪是什么,也就是给孩子的情绪贴标签,这样当下次他有同样的感受的时候,他就能表达那个时候的心理状态了。

当然,不光让宝宝知道他现在怎么了,还应该教宝宝怎么解决这一情绪的方法,比如父母可以让宝宝们轮流玩。

平常你要向孩子解释清楚,只有愿意与小朋友分享的玩具,宝宝才能带出去,如果有小伙伴来家里玩,你要提前让宝宝选出几样不愿意与别人分享的专属玩具,然后帮宝宝把这些玩具藏到一个隐蔽的地方,等待小客人的光临,这样一来,孩子就会体会到他一直渴望拥有的权力和控制力,这样宝宝无端发脾气的时候会少很多。

如果宝宝偶尔表现出愿意分享的迹象,请一定要及时鼓励和赞扬宝宝的这一行为,给予正向激励,这样他才会在一次次的体验中,真正学会和感受到分享带给他的快乐。

所以,并不是2岁的宝宝可怕,只要爸爸妈妈懂宝宝内心的“坚持”,他也会是个很天使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