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亲子微时光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
就在这周一,湖南沅江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凶杀案。
年仅12岁的六年级男生小康因为和母亲发生争执,竟然拿起菜刀砍杀母亲,连刺母亲20多刀,致使母亲死亡。
在确认母亲死亡之后,他拿起母亲的手机给老师发短信请假,以母亲的口吻谎称自己感冒不去上学了,然后带着两岁的弟弟在杀死母亲的房子里继续睡觉。
直到第二天,邻居偶然发觉不对报了警,这个弑母、撒谎的孩子才被警方带走。可怜这位独自在家带两个儿子的妈妈,已经在血泊中躺了15个小时……
看完这则新闻,很多网友愤怒地评论,说这个孩子是天生的反社会人格,是杀害母亲的禽兽,应该被处以极刑,杀死都不足以泄愤。
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在其中的种种隐患。我们倾尽一切去爱孩子,换回的可能是孩子深入骨髓的恨和怨!
丧偶式育儿,让亲子关系紧张
当杀母的小康被警方带走时,小康的爸爸还在外打工,并没有得知消息。
可怜这位妈妈,既要照顾刚满两岁的二宝,还要费心教育叛逆的大宝,最终和孩子在激烈的冲突中不幸丧命。
像小康的家庭这般,“孩子丢给妈妈、赚钱交给爸爸”的家庭不在少数。然而这种家庭,缺失了来自父亲的支持,让母亲的生活变得苦不堪言。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亲的言传身教,也需要父母的双方配合。当孩子犯错时,一方言辞过于激烈,另一方可以从中劝和,缓和亲子之间的矛盾。
没有了父亲的干预,母亲就要承受独自带孩子的生活压力。当孩子顽皮捣蛋时,母亲想到自己又当爹又当妈,付出了双倍的辛苦还管不好孩子,就会感觉到加倍的痛苦和愤怒,从而加倍严厉地打骂孩子。
而丧偶式育儿中的孩子,原本成长在残缺的家庭中,内心会更依赖自己的妈妈。当母亲对自己只有严格的管束和控制的时候,自己最依赖的人变成只会管教自己的“狱卒”,孩子会对母亲充满恨意。
丧偶式育儿,不仅仅让夫妻关系疏远崩溃,也让母子之间产生深深的隔阂。
家暴式育儿,让孩子痛恨父母
前阵子,一位复旦教授写的《不打不骂是教不出好孩子的》刷屏全网。他主张学校和家长对孩子有适度的惩戒,让孩子记住犯错成本。
适度惩戒原本没有错,但是落实下去,很多父母的手便“没轻没重”起来。
弑母的小康在案发当晚,因为在校表现不好被老师通报批评,又被母亲发现在厕所抽烟。愤怒的康母摔碎了儿子的手机,还拿起皮带抽打儿子,邻居们都听到了小康凄厉的哭声。
后来一时怒火攻心的小康冲进厨房拿起菜刀,对深爱自己的母亲砍了20多刀,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暴力是最低级的家教,每次使用暴力“打服”孩子,只是暴露出教育孩子的无能。更可怕的是,当父母倾向于用暴力解决一切问题时,孩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意识,当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要用暴力解决。
喜欢家暴的父母,一直和自己的孩子处于紧张的对抗关系。一旦孩子有了足以伤害父母的能力,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回击父母来保护自己。
棍棒底下出不了孝子,总是挨打的孩子,并没有在挨打中知错,反而对父母越来越怨恨。
控制式育儿,让彼此伤痕累累
前段时间,备受争议的中国虎妈蔡美儿的两个女儿都进入哈佛大学读书的消息,震惊了那些反对“高压教育”的人,许多人再一次提出要对孩子进行高压教育。
然而,许多父母并不是像蔡美儿一样,对孩子进行有目标的引导和鞭策,而是等到孩子出现了问题,才揪住孩子的错事不放,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
就像这次事件中不幸被杀的康母,她在老师通知之后,才发觉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极差,甚至撒谎逃学,等到真正翻开孩子的书包,才知道孩子沉迷于玩手机,厌学至极,到看到香烟盒子,才知道孩子偷偷学会了吞云吐雾。
之后的康母,就拿起皮带“管教”孩子,想要把这个叛逆顽劣的孩子打到听话,让他按照自己心目中的路线痛改前非。
等到孩子出了问题,才想要一步纠正孩子,一定会把孩子逼出问题。细细搜索一下,这样的恶性事件竟然不是孤例!
这些孩子,都曾经被父母牢牢抓在手心里,每当出现问题,父母都希望他们立刻改正,马上变好,而不是去探寻他们出现问题的根源,陪伴他们解决问题。
一旦孩子“失控”出现自己不喜欢的状态,控制型父母立刻用暴力、威胁等各种手段,强行让孩子“改邪归正”。
控制型父母看不到前因,却一定要暴力改变结果,不但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也让孩子对自己失望透顶。
孩子不是一天变成“禽兽”的。我们爱孩子,就要在他出现问题之时,认真分析他的问题,帮助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别把孩子丢给妈妈,少了父亲的引导,妈妈变得又急又躁,孩子也很难快乐;
别用暴力解决问题,打板子只能让自己消气,却不能让孩子知错;
别强行控制孩子,事情皆有前因后果,不了解就强求改正,只能换来孩子的反抗。
不纵容,不溺爱,不忽视,多尊重,才能让我们的爱变成一种健康阳光的力量,驱逐孩子内心的不理解和不体谅。
希望天下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的朋友,也希望天下孩子真正明白父母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