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见一篇大火的《哈佛学霸学习攻略》,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像一个哈佛学生一样学习。
这篇文章的内容并不是十分特别,与我们经常看到的北大清华学霸分享的学习方法一样,主要介绍一些学习方法。真正引起注意的,是它的作者。
作者名叫Sophia,这个名字大家可能觉得陌生,但是提到她的妈妈,大家就会恍然大悟,她的妈妈就是曾经在国内引起热烈讨论的权威教育代表人物——虎妈蔡美儿。
蔡美儿曾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博士,又是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她2011年出版了《虎妈战歌》一书,详细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对两个女儿进行严厉管教的。
在大女儿Sophia18个月大时,她就开始让孩子认字母表,3岁开始阅读《小妇人》,并练习钢琴,14岁时Sophia就能在卡内基音乐大厅弹钢琴了。
对孩子,她有非常严格的家规:不准看电视或玩游戏、不准跟其他小孩约着出去玩、不准去其他小孩家里过夜、不得参加集体游戏活动、不得自己选择课外活动、成绩必须拿A,除了体育与话剧其他科目不准不拿第一;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不准参加校园演出;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不准在某一天不练习钢琴及小提琴
她说自己“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
大女儿Sophia曾在一次数学考试中输给韩国小朋友,只拿到第二。那天回家蔡美儿给她布置了20张试卷,每张有100道速算,她在旁边掐秒表计时,经过一周强化训练,Sophia考试都是第一。
蔡美儿不允许女儿参加同学聚会。一次,Sophia想去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蔡美儿心软答应了,但她第二天发现女儿无心练琴,仔细逼问后发行她们聚会一整晚都在听一位同学谈论性,自此以后,她不再允许女儿把时间浪费在同学聚会上。
当Sophia不听话时,蔡美儿会骂她是“垃圾”,因为蔡美儿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被爸爸骂大的。
她对大女儿非常严格,对小女儿也一样严苛。
在小女儿Lulu四岁的时候,姐妹俩曾经亲手做生日卡片给妈妈。但蔡美儿却拒绝了,因为她觉得做得太粗糙了,卡片太难看,她对姐妹俩说:“我值得比这更好的礼物”。
Lulu是4岁开始学拉小提琴的,从那时起,蔡美儿要求她每天必须保证练习6个小时的小提琴,除此之外,还要练钢琴,只要弹得不好,蔡美儿就会威胁她烧掉她心爱的动物玩具。
对于虎妈的管教,Lulu也曾反抗过,一次在俄国旅行的途中,Lulu在餐厅里砸碎玻璃杯,大叫说她恨小提琴,恨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孩子的反抗不仅没有让蔡美儿反省,反而让她觉得自己的方法有效,这促使她把自己的育儿方法写成书出版。
这本书出版时,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在美国和中国都引发了巨大的讨论,很多美国人觉得她的方法简直丧心病狂,说她的两个孩子是“世界上受虐最多的孩子”,因为太过争议,蔡美儿还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
当时很多人觉得蔡美儿的两个女儿长大后会有心理疾病,性格冷酷而呆板,甚至可能自杀。
7年过去了,蔡美儿的两个女儿都进了哈佛,而且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大女儿Sophia在哈佛大学本科毕业之后,进入耶鲁法学院深造
从耶鲁毕业后,加入了美国陆军,妈妈蔡美儿和爸爸帮她戴上了二级中尉军衔。
小女儿Lulu也顺利从哈佛大学艺术历史系毕业
两个女儿名牌大学的身份让很多人羡慕,开始有人觉得虎妈的方法是有效的,觉得她这样的方式才适应现在的严酷竞争。
而Sophia和Lulu面对媒体谈论自己的妈妈时,都说自己很感激妈妈的严厉教育,认为父母严厉并不是坏事,认为妈妈的教育让自己更自信,Lulu甚至表示自己将来也一定要做一个虎妈!
虎妈两个女儿现在的回应及学习表现让很多人羡慕不已,很多人对虎妈的观点从原先的批评转为赞扬,觉得她的教育方式太成功了,她把两个女儿培养得那么出色,而且心理还那么健康,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如果从成绩来看,虎妈的两个女儿确实很优秀,但是成绩优秀就等于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吗?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信是内在真正的自信吗?
我不由得想起了Lin,Lin可谓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女性代表,她的大学是名校,在学校的时候她的功课就特别优秀,就像虎妈的女儿一样,考试成绩基本都是第一。
大学毕业后,Lin先后换了几份工作,因为能力强,很快被提升为高管。结婚后,Lin辞去工作,自己创业,她的公司迅速步上正轨,收益非常不错。在外人眼里,Lin是那种泰山崩于前都面不改色,自信而坚强。
在外人眼中,Lin的家庭也很幸福,老公虽然事业没有她成功,但对她足够体贴,她们有一个儿子,Lin对儿子的培养也非常尽心尽力,但儿子的表现却常常让她抓狂。儿子身体一直不好,小时候反复生病,学习能力方面也比较差,学什么都慢,Lin一度怀疑儿子智商有问题。
我与Lin是因为她儿子的问题而认识,在进行了无数次深入交流后,Lin告诉我她的内心远不如她所表现的那么自信,她说别人觉得她很成功,但是她内心从来没觉得自己成功,很多时候,她内心常常有一种发狂的感觉,想要毁掉自己的成功,就好像这些成功她不配得到一样。
她总是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觉得自己很糟糕,如果自己某件事做得不够完美,她的脑海里就会充斥着各种批评的声音,每当听到别人表扬的时候,她总觉得浑身难受,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希望找个地洞把自己埋起来。
她觉得自己的脾气太过暴躁,她只有感到自己被一丁点冒犯就会暴跳如雷,常常莫名其妙会发怒,但是她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她说自己不断努力,不断追求权力与掌控感的背后,是认为自己只有足够强大,足够有权力,别人才不能伤害她。
在愤怒背后,她更常常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相信,没有人可以依靠。虽然她看起来有很多朋友,但真正贴心的朋友却几乎没有,她觉得朋友总是让她很受伤,她很害怕与朋友靠得太近,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慢慢地,她发现每一次当她做得不好的时候,她的内心就会有各种批评的声音出现,这让她感到深深的羞耻与内疚。即使是别人在抱怨、指责,她都会把原因归咎为自己,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Lin有一个对她要求几近严苛的妈妈,在Lin的印象中,妈妈什么都要求她做得“好”,必须要学习优秀,从小到大,妈妈为Lin报了很多兴趣班,钢琴、书法、围棋、舞蹈、画画、游泳、网球、英语、思维……,妈妈告诉她一旦决定了的事再苦再难都不能放弃,必须认真刻苦地练习。Lin记得自己兴趣班最多的时候是,一周有20节课。上幼儿园的时候,常常是上午半天在幼儿园,中午吃完饭就被外公接回家,辗转于各个兴趣班。
上学后,妈妈对Lin的学习要求严格,考试成绩不得低于年级前三,只要Lin不够小心认真,妈妈就会严厉处罚。打、骂、关小黑屋,罚跪……,Lin都遭遇过。
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语文没考好,妈妈拿到卷子当场撕成碎片,把Lin赶出家门,任由Lin在门外伤心地哭了2个多小时,伤心、难过、害怕、恐惧、绝望一层层袭来。自那以后,Lin在学习上只敢全力以赴,她害怕那种被抛弃的绝望与窒息感。
除了学习上的严格,妈妈生活上对她也非常严格,不允许她大声说话,执拗自私,也不允许她做出一些行为举止故意引人注意,就连Lin有事找妈妈求助,也不允许随便打扰。
在妈妈的严苛管教下,Lin开始学会抑制自己的愤怒和恨意,因为她知道不管自己多愤怒,在与妈妈的战争中,都只能是一个输家。为了讨好,为了能够生存下去,Lin开始不断用成绩、用自己的优雅行动等来取悦妈妈,成为“别人家优秀的孩子”。
在Lin一天天的成长中,她越来越习惯用成绩优秀、乖巧听话、压抑内心的真实情感等方法保护自己,她给自己筑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围墙,在围墙这边,是Lin习惯的那个强大、自信、勇敢、乐观、积极向上的自己,被包裹在围墙另一边的,是那个脆弱、敏感、孤独、委屈、恐惧的自己。Lin不允许别人看到那个脆弱无助的自己,慢慢地,厚厚的围墙彻底割断了内在真实的她与外在的联结,那个内在脆弱无助的自己她也越来越陌生,她只熟悉外在的这个自己。
Lin的脑海中常常充斥着各种批评的声音,她常常觉得自己太敏感、太容易愤怒、戒备心重,但是她又不了解这种情绪究竟是什么。
直到她逐渐往内,看到自己内在的脆弱无助、孤独、恐惧,她才知道,这一切都源自她内心那深深的羞耻感。原来,她的自信勇敢都只是一层伪装,掩盖的是她内心的极度自卑。与别人认为她很厉害很强大的观点完全相反,她内心真正对自己的评价是:觉得自己很没用,打心眼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值得有朋友,对自己无比厌恶。
因为内心充满羞耻感,所以Lin难以接受赞美、认可、成功,她觉得这些赞美认可都是假惺惺的,在赞美背后都是各种批评、否定的声音。
当Lin知道是妈妈小时候对自己的严苛无情导致了这一切的结果后,Lin觉得无法接受,她很怀疑这些感觉的真实性,尤其当她谈到她与妈妈的感情时,Lin说自己与妈妈的关系很好,理解妈妈为什么会这样。
只有她的身体一直在真实的表达,谈论起往事,Lin会忍不住颤抖,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掉,她终于明白为什么每一次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候,自己都处于战备状态,为什么自己表面上看起来和妈妈很亲热,但是身体从来无法真正地靠近妈妈,她终于知道为什么每一次与妈妈说话时的亲昵和靠近,都感觉像演戏一样,原来她内心真实的自己对妈妈充满害怕与胆怯,会不顾一切想要逃离……。
不止Lin是这样,饱受虐待与伤害的童年都会让余生活在负面评价里:过度追求完美、自我漠视、自我毁灭,人际关系失衡、孤独无助……,这些负面的评价通过很多自我成长方式都可以缓解,但是,在所有的负面评价中,有一种情感很难缓解,那就是——童年受虐所带来的羞耻感,它会难以抑制地出来,不管多少人伸出援手,不论用多少积极正面的方法,都无法缓解。
这份因为父母粗暴的批评、辱骂、轻视、漠视、不合理的期望以及身体虐待所带来的羞耻感,会让孩子永远活在羞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会先归罪于自己,认为自己“不好”,不值得被爱。这份感觉就像有人用针猛扎心脏,让人无法呼吸,只感到灰心丧气,浑身虚脱,也可能让人恶心作呕、暴跳如雷,让人活在残忍暴力行为及破坏性关系中。
有的人则会反向形成,他们感受不到羞耻感,取而代之的是无耻,你可以看到遇到很多事他都是一副理所当然,你亏欠我的表情。这是对羞耻感的防御,如果他们看到内在的羞耻感,他们会感到强烈的窒息感。
大家或许会怀疑,真的会有这么多羞耻感吗?看虎妈的两个女儿,不是挺成功的吗?
成功是外在的她们所需要的,这是她们的伪装。但是,在她们取到这些成果时,因为她们的内心是空虚的,她们无法真正的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感,享受成功的快乐,她们会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够好,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都不够,每天焦虑而紧张,战战兢兢。
因为她们内化了妈妈从小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她们的内在对自己充满否定的评价,这些否定的评价会随着她们年龄的长大而越积越多,她们会越来越敏感多疑,最后,一些如火星般微弱的记忆、言行、挫折或是别人无心的一个评价,都会轻易出发她们内心的羞耻感,内心积蓄已久的悲伤、无助、害怕、脆弱就像冲破堤坝的洪水一般,彻底爆发。
有的人会不断强迫性重复自己被攻击、被否定的命运,即便已成年,有了自己的家庭,也重复小时候被攻击被虐待的样子,有些人也会在被虐待中找到力量,变成施虐者。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只要人生能成功,只要进名校,有点羞耻感又有什么关系?忍一忍不就过去了吗?
羞耻感不会因为忍受就过去。它是非常深的情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戴维•R•霍金斯通过研究,为人类的各种情感划分了“能量等级”:如果用从0-1000的等级来对应最负面、最伤身到最正面、最滋润的情感。羞耻感,则是所有情感里最低的那一级。要一层一层剥离到最后才能看见。
但是羞耻感会操纵着我们,没有办法享受积极的人生。那些以虐待所换取的成功,并不能真正让人获得自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成功会变成一种煎熬。
越成功,内在的羞耻感就越强,毁灭性的冲动也会越强烈。有一天,那份强烈的羞耻感一定会把人拉回情绪的深渊,到那时,外在的成功已经无法弥补内心的空虚与苍白,内在的负面情绪会如洪水般泛滥,把人拉入情绪的深渊……
真正的成功是由内而外的,内在坚实而自信才能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的成功需要孩子从小就被妈妈恰到好处的回应,共情,接纳,内在有一颗强大的种子,这样真正的自信,才能帮助孩子踏踏实实地享受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感,享受人生的每一步,不管自己成功或失败,都可以不放弃,不自责,让人生真正的绽放出生命的光芒。
——END——
特别声明:本文为60分妈妈月华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60分妈妈月华”
如未经授权转载,将举报,并追究法律责任!
更多亲子教育内容,小儿推拿内容,儿童阅读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60分妈妈月华,ID:liushifenmama
【60分妈妈月华】畅销育儿书作者,国家级儿童心理咨询师,著有《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得太多》。专注宝宝的吃喝拉撒,生长发育,学习力培养及身心成长,也关注妈妈的心灵成长,健康的母婴关系才能培养出更加杰出的宝宝。如果你想孩子身心灵都能更健康,关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